贮槽平台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60234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9 04: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贮槽平台车包括:车身支架、台面板组件和轮底板组件;车身支架分为前后向设置的车身底部和上下向设置且位于车身底部两端上方的扶手部;台面组件和轮底板组件均固定连接在车身支架上,轮底板组件位于台面组件的下方;轮底板组件的底部设有多个医用静音脚轮。该贮槽平台车具有多个台面组件,采用高强度静音塑料轮,推行方便,车体采用304不锈钢,坚固耐用,可整车进行冲洗,适用于医院中医用物品的运输、存放和发放等活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用贮槽平台车
技术介绍
医用贮槽平台车广泛应用于医用物品的运输、存放和发放等活动,是医院中心供应室的常用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适合在医院使用的贮槽平台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贮槽平台车,包括车身支架、台面板组件和轮底板组件;车身支架分为前后向设置的车身底部和上下向设置且位于车身底部两端上方的扶手部;台面组件和轮底板组件均固定连接在车身支架上,轮底板组件位于台面组件的下方;轮底板组件的底部设有多个医用静音脚轮。上述台面组件的数量为2至4个,且沿上下向间隔设置。上述医用静音脚轮中位于前侧的均为医用定向静音脚轮,位于后侧的均为医用万向静音脚轮。上述车身支架的四个角上均设有防撞块。上述车身支架由一根圆管弯折而成;防撞块套在构成车身支架的圆管上;防撞块位于最底部的台面组件的下方、轮底板组件的上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的贮槽平台车具有多个台面组件,采用高强度静音塑料轮,推行方便,车体采用304不锈钢,坚固耐用,可整车进行冲洗,适用于医院中医用物品的运输、存放和发放等活动。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I为本技术的贮槽平台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的贮槽平台车从后方观察时的结构示意图。上述附图的标记如下车身支架1,车身底部11,扶手部12,台面组件2,轮底板组件3,医用静音脚轮4,防撞块5。具体实施方式见图I及图2,本实施例的贮槽平台车包括车身支架I、台面组件2和轮底板组件3。车身支架I分为前后向设置的车身底部11和上下向设置的分别位于车身底部11的两端上方的扶手部12。台面组件2有3个,均水平设置,分别焊接固定连接在车身支架I的扶手部12的上中下部。轮底板组件3焊接固定连接在车身支架I的车身底部11上。轮底板组件3的底部设有多个医用静音脚轮4。前侧的医用静音脚轮4均为医用定向静音脚轮,后侧的医用静音脚轮4均为医用万向静音脚轮。车身支架I的车身底部11的四个角上均设有防撞块5。车身支架I由一根圆管弯折而成。防撞块5套在构成车身支架I的圆管上。防撞块5位于最底部的台面组件2的下方、轮底板组件3的上方。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技术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贮槽平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支架(1)、台面板组件(2)和轮底板组件(3);车身支架(1)分为前后向设置的车身底部(11)和上下向设置且位于车身底部(11)两端上方的扶手部(12);台面组件(2)和轮底板组件(3)均固定连接在车身支架(1)上,轮底板组件(3)位于台面组件(2)的下方;轮底板组件(3)的底部设有多个医用静音脚轮(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贮槽平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支架(I)、台面板组件(2)和轮底板组件(3);车身支架(I)分为前后向设置的车身底部(11)和上下向设置且位于车身底部(11)两端上方的扶手部(12);台面组件(2)和轮底板组件(3)均固定连接在车身支架(I)上,轮底板组件(3)位于台面组件(2)的下方;轮底板组件(3)的底部设有多个医用静音脚轮(4)。2.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贮槽平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面组件(2)的数量为2至4个,且沿上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万盛精密钣金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