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红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防眩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60107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9 04: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防眩光装置,由车灯、光阀、光电探测器和控制器组成,并且控制器与车灯、光阀之间分别有控制连接,控制器与光电探测器之间有信号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提到的车灯特指汽车的前照灯。通过探测对面来车车灯的光强信号,经过识别判断后,对光源与光阀的控制信号调整,达到更好的防眩光的作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防眩光方法和装置,尤其涉及快速开关的车灯光源与快速光阀同步配合实现防眩光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在夜间行驶时,夜间背景相对较暗,驾驶员受到迎面车辆前照灯的照射,强烈的光线刺激驾驶员眼睛视网膜上相应的感光细胞,抑制了其周围的感光细胞,使驾驶员看不清周围景物,产生眩光效应。眩光不仅会使驾驶员产生疲劳感,而且也会伤害驾驶员的视觉系统,更为严重的是眩光会导致驾驶员无法辨识路面状况,从而引发交通事故。防止汽车眩光是人们一直致力解决的难题,人们为此提出了许多方法,有人通过墨镜、偏光镜、表面设计有色彩层(专利号200520102517.8)或表面有遮光图形的眼镜(申请号200910009355. 6)来减少对面来车强烈灯光对驾驶员眼睛的刺激;也有人设计车灯 的光场来减少对对面车辆驾驶员眼睛的照射(申请号200610125296. 5和96109871. 6);还有人设计复杂的视频成像分析系统判断对面来车状况,进而调整自身车辆前照灯的光照模式(申请号200810200286. 2);更有人提出直视型防眩光成像系统(申请号201010242147. 3)。以上的方法对防止汽车眩光都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各自还存在缺陷,从目前实际情况看,都较难实用化。近几年,两项技术的巨大进步正在改变着世界人民的生活。一项是液晶(IXD)技术的进步,液晶开关透光率的对比度增加,已经液晶的响应时间从以前的几十ms,下降到现在的Ims以下,推动了液晶显示器、液晶电视和基于液晶光阀的三维显示的快速发展,取代了传统的CRT显示技术。另一个是以发光二极管(LED)为代表的固体照明技术的发展,不仅为人们的生活点缀了色彩,而且能够节约能源。随着固体照明技术的发展,LED在汽车上也得到了大量的应用,有些汽车的内饰灯、刹车灯和轮廓灯采用了 LED技术,还有些高端昂贵汽车的前照灯也引入了 LED技术,并且采用LED为光源的汽车前照灯已经成为汽车发展的主流技术。LED光源的一个重要优点是,LED开关速度非常快,远小于ms量级。因此,把LED为光源的前照灯和快速液晶光阀结合起来,两者都用脉冲方式工作,并且使快速液晶(LCD)光阀透光与LED发光同步,就能够有效防止汽车眩光。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防止汽车眩光的装置。这种新型汽车防眩光装置由车灯、光阀、光电探测器和控制器组成,并且控制器与车灯、光阀之间分别有控制连接,控制器与光电探测器之间有信号连接。本技术中提到的车灯特指汽车的前照灯。所述车灯的光源为以发光二极管LED为代表的快速光源,响应时间小于5ms。所述光阀为以透射式液晶LCD为代表的快速光阀,响应时间小于5ms。所述控制器分别向车灯的快速光源和光阀输出同步的脉冲控制信号,即使车灯的快速光源发光时快速光阀透光,车灯的快速光源不发光时快速光阀不透光。所述脉冲控制信号的周期小于人眼视觉暂留的时间,约41ms。通过调节所述控制器输出的脉冲控制信号的占空比和车灯LED光源驱动电流,能够得到较佳的防眩光效果。光电探测器探测对面来车的灯光信号,并且传送给控制器,控制器对对面来车的灯光模式进行识别判断。控制器根据识别判断出的对面来车的灯光模式,调整向车灯和光阀输出的脉冲控制信号,调整方式描述如下若对面来车灯光模式为连续发光,则LED光源和LCD光阀的控制信号根据对面来车的光强调整占空比和LED光源的电流,保持本车车灯照射前方景物光线基本不变的同时,有效防止对面来车的眩光;若对面来车灯光模式为脉冲发光方式,且灯光强度超过一光强阈值,则在n个脉冲周期后,把LED光源和LCD光阀脉冲控制信号调整为 与对面车灯脉冲信号反相,即对面车灯开时,本车LED光源与LCD光阀关,当对面车灯关时,本车LED光源与IXD光阀开。所述控制器与车灯、光阀及光电探测器之间分别有控制连接或信号连接,无论控制连接还是信号连接都是有线连接方式和无线连接方式中任意一种。汽车的前照灯(包括远光灯和近光灯)采用快速光源(以发光二极管LED为代表),此快速光源的开关响应速度小于5ms ;在汽车驾驶员眼睛前方放置一快速光阀(以透射式快速LCD光阀为代表),此光阀是通过电信号控制透光和与不透光的开关,此光阀的开关响应速度小于5ms ;并且在汽车驾驶员眼睛前方放置一个光电探测器,用于探测对面来车的车灯状态;有一个控制器,一方面接收来自光电探测器的信号,另一方面对快速光源和快速光阀进行控制,此控制器分别向车灯的快速光源和快速光阀提供脉冲电信号,控制快速光源和快速光阀的开关,并且使快速光源和快速光阀的开关同步(见图2),即使车灯的快速光源发光时快速光阀透光,车灯的快速光源不发光时快速光阀不透光;控制器分别向快速光源和快速光阀提供的脉冲电信号的周期T小于人眼视觉暂留的时间(约为41ms),保证本车驾驶员和对方车辆驾驶员不会因光闪烁而不适。以下进一步说明本方法防止汽车眩光的原理。定义控制器输出脉冲的占空比n=tl/T (一个脉冲周期T内,光源与光阀导通时间tl与脉冲周期T的比例),光阀导通时的透光率为P,则本车驾驶员接收到的本车灯光的效率为3。如果对面来车为普通车灯,即连续发光而非脉冲式发光,则本车驾驶员眼睛接收到的对面来车光线减少比例为(I-n ^ ),若占空比n为50%,^为90%,则本方法可以通过光阀过滤掉对面来车光线的55%,有效避免对面来车的眩光,若占空比n调整到30%,^仍为90%,则可以通过光阀过滤掉对面来车光线的77%,更能有效避免对面来车的眩光。当然,随着占空比的减小,本车车灯的照射亮度也会受到影响,需要适当增加本车车灯在开态时的光强,对LED光源而言,适当增加驱动电流,以保持足够的照射亮度。如果对面来车也使用根据本技术设计的汽车防眩光装置,即车灯是脉冲方式发光工作的,则有可能出现,本车车灯与光阀的开启时间与对面来车的车灯与光阀的开启时间重叠较大的情况,这时双方车辆的光阀就不能有效滤除对面来车的强光。安置在汽车驾驶员眼睛前方并且与控制器相连的光电探测器,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光电探测器探测对面来车的灯光强度,把探测到的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收到的信号判断对面来车灯光的强度和模式,来对本车的车灯和光阀进行相应控制调整。具体方法如下设定一光强阈值10。若探测到对方来车的光强小于阈值10,则本车车灯和光阀的控制信号保持不变。若探测到对方来车的光强大于阈值10,本车车灯和光阀的控制信号暂时在m(m> I)个脉冲周期内保持不变,进一步判断对面来车灯光的工作模式,若为连续发光,则本车车灯和光阀的控制信号在n(n ^ m)个脉冲周期后仍然保持不变,但是占空比和光源的亮度需要根据对方来车的光强进行调整,比如对面来车光强过高,则控制信号的占空比减少而LED光源输入电流增加,反之,来车光强较低,则控制信号的占空比增加而LED光源输入电流减少,这样可以保 证既起到防眩光的作用,又基本不影响本车照射前方的亮度;若对面来车灯光的工作模式为脉冲式工作,则控制器在n(n ^ m)个脉冲周期后对本车车灯和光阀的控制信号做出调整,使本车的控制信号与对面来车的信号反相,即对面来车灯光亮时本车车灯与光阀都处于关闭状态,而当对面来车灯光关闭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防眩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由车灯、光阀、光电探测器和控制器组成,并且控制器与车灯、光阀之间分别有控制连接,控制器与光电探测器之间有信号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防眩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由车灯、光阀、光电探测器和控制器组成,并且控制器与车灯、光阀之间分别有控制连接,控制器与光电探测器之间有信号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防眩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灯的光源为响应时间小于5ms的快速光源,所述快速光源包括发光二极管LED。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防眩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阀为响应时间小于5ms的快速光阀,所述快速光阀包括透射式液晶LCD。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防眩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分别向车灯的快速光源和快速光阀输出同步的脉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红
申请(专利权)人:李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