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砖成型装置及成型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59494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9 0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砖成型装置,该砖成型装置包括模压装置、模具接收装置,所述的模压装置和模具接受装置在上下运动过程中采用同一导向装置,模具接收装置上设置有模具容置区,在模具容置区的两侧分别设有支撑臂,所述的模具接收装置上还设置有模具定位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包含该砖成型装置的成型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砖成型装置上只设置一个模具接收装置就能配合砖成型模具的凹槽、定位孔结构完成模具的接收、定位、压紧、起模功能,操作方便,结构简单,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制砖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能够配合相应能够随生产过程移动的模具实现模具的接收、定位、压紧、提起的复合结构砖的成型装置,本技术涉及包含该成型设备的成型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制砖领域也是如此,为了满足不同的需要,各种功能的砖产品被开发出来,其中很多具有双层复合结构,甚至多层复合结构。公开号为CN1966861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复合透水砖,该透水砖为双层复合结构,包括透水表层和透水基层。该文献给出了该种复合透水砖的制备工艺,包括三种第一种将透水表层和透水基层一次复合成型;第二种,先分别制造出透水表层和透水基层,然后将两者复合在一起,如通过粘结;第三种,先制造出透水表层和透水基层之一,然后在 其上成型另一层。该专利文献对这三种方法只是粗略给出了指导性的方向,具体采用何种设备、何种工艺,并未指出,由于多层复合结构砖相对于传统单一结构砖有很多特殊之处,在成型上存在单层结构砖不会遇到的困难,现有单层结构砖的成型设备和工艺并不能直接适用于多层结构砖。多层复合结构砖的特殊之处主要表现在首先,是它的复合结构本身,这种复合结构可能需要每层具有不同的物料、不同的厚度、各组成层层内各部分的厚度要均匀、层间界面要较明确,为了满足上述要求在工艺上需要多次布料、甚至多次压制,并需要布料工艺完成两项工作,一项工作是将物料置入模腔,另一项工作,是将置入模腔内的物料布平整。如果采用第一种方法配合现有工艺、设备,则会有以下问题现有成型系统一般是在成型设备上向模具内布料,并通过震动的方式使物料均匀平铺,使用这种设备、工艺在多层物料布料过程中将会遇到困难多次布料需要多个布料设备,在一套成型设备上设置两个甚至多个布料设备比较困难,假设能够设置,因为不同层的物料可能具有不同的物性,仅通过震动方式对于物性较粘的物料或者具有其他影响均匀布料的物性的物料难以布均匀,如果采用压头预压辅助布料,此时压头会接触不同的物料,则压头携带的某一层的物料会对其他层造成污染;同时同一台成型设备上设置多个布料设备,会造成操作空间狭小,无法对物料是否布匀进行检查,从而难以生产出性能优良的复合结构砖;如果采用上述该第二种配合现有设备、工艺,一方面采用粘合层可能会影响砖的质量,另一方面,对于不能采用粘合层的砖将无法生产,而且这种方法下如何实行连续、自动化的生产也是没有解决的问题;如果采用上述第三种方法配合现有工艺、设备,则需要两台设备压制,同样在两台成型设备之间实现连续、自动化的生产并没有解决,或者采用一台成型设备,则会产生和第一种方法类似的问题;其次,在需要多次布料、甚至多次压制时设备构成会比较复杂,采用何种设备、何种工艺才能保证连续、自动化的生产也是复合机构砖生产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复合结构砖的成型问题,公告号为CN201808124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制备复合透水砖的成型设备,该专利文献对现有制砖设备进行了改进,采用分体式的模具器件,该模具器件包括底模和上模,该底模和上模均具有型腔并相互配合形成模腔,上模在上模升降控制装置的带动下,可以在工作位置进行上下运动,底模则在完成表层物料的布料后,由连续输送装置输送到工作位置,和上模组装好后,在上模模腔内布好底层物料,然后压头对模具内的物料进行压制成型。该专利文献采用两次布料一次成型的工艺,配合由底模和上模组成的模具结构,将物料性质较粘的层布在底模中,压制过程中压头只接触物料性质相对松散的底料,解决了不同层物料之间相互污染的问题;同时生产过程中,底模随生产过程移动,上模固定在成型设备上,其表层粘性物料布料装置设在成型设备之前,为布料提供了更大的操作空间,容易实现布料均匀,解决了双层结构砖如何完成两次布料及连续生产的问题。但是该文献提供的工艺、设备存在以下问题首先,采用包含底模和上模组成的模具不可避免的要遇到模具对齐的问题,如果模具对齐处理不好,产品会出现飞边,影响产品质量;其次,该种工艺、设备下,面料、底料经过一次压制成坯,这种情况下砖坯底部面料部分的强度相对会较低,成型之后不能直接脱模,而且如果是自动化生产的,下模具受托板 限制不能脱出,这样就需要制备较多的底模,模具成本较高,并且给砖的制备带来不便;再次,不能解决多于两层的多层复合结构砖的成型问题。申请人:研究发现,如果能够使带有整个模腔的单体模具随生产过程移动经过多个布料装置、多个成型设备,则可以有效的解决上述各问题,此时,选择合适结构的单体模具对于方便的实现生产至关重要如果采用带有底板的整体模具,则在生产过程脱模比较困难,至少需要翻转结构配合;如果采用底板加模框的形式,则可以通过向上提起模框的方式脱模,从而将砖坯留在底板上,脱模工艺及设备相对简化,采用底板和模框分离的模具在生产时,第一台成型设备需要分别接收模框和底板,并将其组成一个完成的模具,由于模框和底板是分体的,需要将模框和模具中间压紧,以防止物料从模框与底板之间的缝隙漏出,同时需要将模具压紧在工位上,防止模具在压制的过程中的移动,影响压制质量,在生产过程中,成型设备在接收模具后还需要将其精确定位到压头的正下方,因此采用模框加底板的模具结构时必须解决模具的接收、压紧、起模、定位的问题,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在成型设备上设置不同的功能结构,从而使得成型设备的结构复杂,操作不便,效率较低,如何通过在成型设备上设置一个功能结构从而同时方便有效的解决带有整个模腔的模具在移动过程中的接收、压紧、起模、定位的问题,现有技术没有给出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在砖成型装置上设置一个简单的结构来解决由底板和模框组成的单体模具在移动过程中的接收、压紧、起模的问题。本技术进一步通过优化该一个功能结构解决成型过程中因模具移动带来的定位问题,此处的定位问题是指如何才能将砖成型模具定位在本技术的成型设备的正下方的问题。本技术还解决模具在砖成型装置上移进移出时减小摩擦力的问题。本技术最后还解决砖成型模具的有效压紧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砖成型装置,包括机架;模压装置,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包括压头以及和压头相连的压头提升缸;还包括模具接收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支撑臂,在两个支撑臂之间构成模具容置区,两个所述支撑臂的内侧的端部上分别设有沿模具传送方向设置的滑块或者沿模具传送方向延伸、至少一端贯通的凹槽,所述支撑臂上的滑块或至少一端贯通的凹槽和模具上的凹槽或滑块相匹配;所述模具接收装置具有上部、下部两个工作位置,所述模具接收装置在上部工作位置配合模具上的凹槽或滑块完成模具的接收或提起,所述模具接收装置在下部工作位置上配合模具上的凹槽或滑块完成模具的松开或压紧;模具提升缸,设置在机架上,用于控制所述模具接收装置的上下运动。优选的,两个所述支撑臂的内侧的端部上分别设置所述沿模具传送方向设置的滑 块,支撑臂上的所述滑块成条带状,并和模具上的凹槽相匹配,在所述滑块的内侧表面上分别设置有用于传输模具的若干滚动装置,所述的滚动装置分别包括连接在滑块内侧表面上的轴和转动设置在轴上的滚动轴承。优选的,所述的支撑臂为扁平的板状,条带状的所述滑块与支撑臂连为一体。优选的,所述的滑块的底面上设置有用于压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砖成型装置,包括:机架;模压装置,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包括压头以及和压头相连的压头提升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模具接收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支撑臂,在两个支撑臂之间构成模具容置区,两个所述支撑臂的内侧的端部上分别设有沿模具传送方向设置的滑块或者沿模具传送方向延伸、至少一端贯通的凹槽,所述支撑臂上的滑块或至少一端贯通的凹槽和模具上的凹槽或滑块相匹配;所述模具接收装置具有上部、下部两个工作位置,所述模具接收装置在上部工作位置配合模具上的凹槽或滑块完成模具的接收或提起,所述模具接收装置在下部工作位置上配合模具上的凹槽或滑块完成模具的松开或压紧;模具提升缸,设置在机架上,用于控制所述模具接收装置的上下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申二马金奎胡胜利贾屹海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仁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