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上附连有连接装置的电梯系统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55349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9 00:30
一种组件包括:(a)带,其包括沿带的长度方向延伸而之间有空间的多个线材索,并且包括索的延伸到索之间的空间中的覆层,所述带构造成在电梯系统中用作轿厢和配重的悬挂带,或者构造成在电梯系统中用作轿厢或配重的传动带,或者构造成在电梯系统中用作轿厢和配重的组合式悬挂和传动带;(b)第一连接装置,其包括第一数量的索接触元件,其提供接触元件与索的电连接;以及(c)第二连接装置,其包括第二数量的索接触元件,其提供接触元件与索的电连接,并且第二连接装置包括各自电连接到索接触元件中的相应的一个上的至少两个传导性元件,提供传导性元件来与带监测单元进行电连接,带监测单元根据传送通过索的电信号来监测索的合适状况;(d)其中,第一连接装置和第二连接装置中的至少一个包括至少一个桥型索接触元件,桥型索接触元件延伸到两个索之间的间隙中,并且对两个索提供电连接,从而电连接两个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组件,其包括带,其构造成在电梯系统中用作轿厢和配重的悬挂带,或者构造成在电梯系统中用作轿厢或配重的传动带,或者构造成在电梯系统中用作轿厢和配重的组合式悬挂和传动带;以及附连到带上的至少ー个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现代电梯系统在许多情况下都配备有带,带在其中结合了在覆层中的线材索(而非由线材制成的未经涂覆的圆绳),带悬挂或驱动或者悬挂和驱动电梯轿厢和配重。如果带具有传动功能,即,传输上下移动轿厢和配重所需的カ,则电梯系统的设计常常使得带在传动槽轮上面运行。 在电梯系统的运行期间,特别是在带在槽轮上面或者在偏转滚子上面运行的情况下,相应的索内的线材相对于彼此有轻微的移动,借此带弯曲,并且之后再次伸展成直线构造。在长周期的运行时间里,线材的相对移动会引起被称为微振磨损的类型的磨耗。另外,由于在长周期的运行时间之后的疲劳的原因,単独的线材可破裂,尤其是在它们由于微振磨损而变弱时。电梯系统的厂商安装在没有失效的风险的情况下它们可传输的最大张カ的方面必须符合严格规范的帯。索具有额定的极限拉伸強度,而且典型地,容许最大载荷被规定为极限拉伸強度除以典型地为12或16的安全系数。由于安全系数高的原因,带远离任何失效风险,即使在已经发生某个量的微振磨损,或者在带被使用相当长的时间之后,索中的某个百分比的线材或者甚至带中的多个索中的一个已经断裂。尽管如此,遭受超过可容忍的量的微振磨损或者在索中具有超过容许百分比的断裂的线材的带应当由新带代替。已知的是,监测电梯系统中的带的特别是由于线材和/或破裂线材上的微振磨损而引起的机械强度恶化。监测的普通方式包括通过索来传输电信号(脉冲或多个脉沖;或流动较长的一段时间的电流),以及确定和分析传输的信号。例如与原始信号或与存储在带监测单元中的基准信号相比,传输的信号的幅度或其它变化是对索的变化的指示。作为示例,可监测索的电阻的变化。已知的是,将ー个或多个连接装置附连到带上,相应的连接装置包括索接触元件,索接触元件在相应的接触元件和带中的索之间提供电连接。基于这种电连接,例如将电信号输入到相应的索或者从相应的索中输出电信号是可能的。取决于连接装置的设计和监测带的方式,进ー步已知的是,在两个索接触元件之间提供外部导线连接,使得使两个索短路是可能的。带和连接装置的已知组件包括这样的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以及将两个部分与它们之间的带的区段夹持在一起的螺钉(W0 2005/094248 A2、WO2005/094249 A2)。索接触元件是具有当带区段合适地置于连接装置中时定位在面向相应的索的中心部分的位置处的尖鋭的尖部的销。通过转动螺钉,连接装置的两个部分移动成更靠近彼此,借此索接触元件的尖鋭的尖部刺穿带的覆层,并且刺入相应的索的中心部分中(相对于宽度)。需要相对高的力来促使所有相应的索接触元件的尖部同时就位。提供用于连接两个索接触元件以使两个索短路的导线使得连接装置复杂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ー个主题是ー种组件,其包括(a)带,其包括沿带的长度方向延伸而之间有空间的多个线材索,并且带包括索的延伸到索之间的空间中的覆层,所述带构造成在电梯系统中用作轿厢和配重的悬挂带,或者构造成在电梯系统中用作轿厢或配重的传动带,或者构造成在电梯系统中用作轿厢和配重的组合式悬挂和传动帯; (b)第一连接装置,其包括第一数量的索接触元件,该索接触元件提供接触元件与索的电连接;以及 (C)第二连接装置,其包括第二数量的索接触元件,该索接触元件提供接触元件与索的电连接,并且第二连接装置包括各自电连接到索接触元件中的相应的ー个上的至少两个传导性元件,提供传导性元件来与带监测单元进行电连接,带监测単元根据传送通过索的电 信号来监测索的合适的状况; (d)其中,第一连接装置和第二连接装置中的至少ー个包括至少ー个桥型索接触元件,桥型索接触元件延伸到两个索之间的间隙中,并且对两个索提供电连接,从而电连接两个索。本专利技术的另ー个主题是ー种将连接装置安装到带上的方法,带包括沿带的长度方向延伸而之间有空间的多个线材索,并且带包括索的延伸到索之间的空间中的覆层,所述带构造成在电梯系统中用作轿厢和配重的悬挂带,或者构造成在电梯系统中用作轿厢或配重的传动带,或者构造成在电梯系统中用作轿厢和配重的组合式悬挂和传动帯; 其中,所述连接装置包括槽ロ,槽ロ或者作为开ロ通道而延伸通过连接装置,或者在其一个端部部分中具有用于带的、与槽ロ相关联的止动部分; 以及其中,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至少ー个膛孔和接合膛孔的壁的一个螺钉,膛孔具有横穿槽ロ的轴线; 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带的区段置于所述槽口中,并且转动所述至少ー个螺钉,借此螺钉的一部分被挤压到两个索之间的空间中的一个中而与两个索接触,从而在两个索之间提供电连接。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设计成用于附连到电梯系统的带上的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可比上面描述的现有技术的连接装置更容易地安装到带上。本专利技术进一歩提供一种设计成用于附连到电梯系统的带上的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以简单的方式在相应的索接触元件和索之间产生良好的电连接。本专利技术进一歩提供一种设计成用于附连到电梯系统的带上的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有利于在带中的两个索之间建立短路连接。附图说明将借助非限制性实施例以及借助显示那些实施例的图来进ー步阐明本专利技术。图I是正视图,并且示意性地示出了电梯井中的电梯系统; 图2是透视图,并且示出了在本申请中称为“第一连接装置”的类型的连接装置;图3是图2中显示的连接装置的平面 图4是沿着图3中的线IV-IV得到的截面 图5是沿着图3中的线IV-IV得到的截面图,并且示出了其中索接触元件已进入使用位置中的情形; 图6是透视图,并且示出了在本申请中称为“第二连接装置”的类型的连接装置; 图7是图6中显示的连接装置的平面 图8是沿着图7中的线VIII-VIII得到的截面 图9是沿着图7中的线VIII-VIII得到的截面图,并且示出了其中索接触元件已进入使用位置中的情形; 图10是正视图,并且示意性地示出了其中图6至9的第二连接装置已经与带监测単元组装在一起的情形。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显示了电梯系统2的以下主要机械构件乘客轿厢4、配重6、由电动驱动马达10 (位于图的平面后面)驱动的传动槽轮8,以及多个带(典型地两个或三个或四个带)中的ー个带12,当沿垂直于图的平面的方向前进时,多个带以平行的关系位于彼此的后面(在它们之间有一定距离)。在相应的带12的第一端部区段中,带12固定到第一終端装置14上。在第二端部区段中,相应的带12固定到第二终端装置16上。在一个实施例中,终端装置14和16是楔形夹的结构,如本领域已知的那样。电梯系统2的另外的机械构件或用于乘客轿厢4的第一对导轨和用于配重6的第ニ对导轨6在本领域中是众所周知的。为了不降低图I的清楚性,未在图I中显示那些导轨。整个电梯系统2都定位在电梯井18中,电梯井18典型地具有长方形的水平横截面,并且位于建筑物内。在一个实施例中,未显不的导轨以它们的下部端支托在电梯井18的坑的地板20上,并且各自利用互相隔开的夹(未显示)而连接到电梯井18的相应的壁上,以便防止导轨翘曲。具有例如安装在马达轴上或者由马达轴形成的传动槽轮8的电动马达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诺尔廷MS迪金森MF奥雷卢普
申请(专利权)人:奥的斯电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