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规格热轧钢板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95514 阅读:2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薄规格热轧钢板的生产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调整热连轧机中各机架上、下两个轧辊之间的距离,且使第一台机架的压下率ε1为53%至63%,其中,ε1=(H1-h1)/H1,H1为第一个机架入口板坯厚度,h1为第一个机架出口板坯厚度;b.将高温的板坯送入依次设置的机架的轧辊入口进行轧制;c.板坯经各机架上的轧辊轧制后,薄规格热轧钢板从末机架轧辊出口输出。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保证安全性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提高第一个机架轧辊的压下率,使后方机架轧辊的负荷降低,提高轧制的效率及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轧钢领域,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薄规格热轧钢板是指厚度2. 0mm以下的热轧钢板,传统流程钢厂在生产薄规格热轧钢板 时,采用30 35mrn的板坯轧制到2. Omm以下的规格,由板坯到成品的总变形量只有93%,因 此分配到各个机架(各机架由前至后依次是F1、 F2、 F3、 F4…)的变形量较小,即使变形量 最大的F1、 F2、 F3也不会超过50X,由于变形量小,所需要的轧制负荷也较低,薄板坯连 铸连轧流程精轧机入口板坯厚度达到50 70rnm,由板坯到成品的总变形量达到97%,远远高 于传统轧机;因此轧制薄规格热轧钢板时,各机架轧制变形量远远超过了一般轧机。大的变 形量必然会带来较大的轧制负荷,从而在薄规格热轧钢板生产过程中产生各种问题,主要表 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按照常用轧制负荷分配原则,轧机前几个机架应尽量分配大的负荷,以便使铸坯在高 温下尽量完成大的变形量,但F1机架考虑到板坯咬入的问题,如果变形量过大,可能会造成 板坯不能咬入,因此F1机架的压下率设定一般比较保守,普遍都设定在50%左右;轧制薄规 格热轧钢板时,总的变形量增加,而F1的变形量又偏小,导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规格热轧钢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调整热连轧机中各机架上、下两个轧辊之间的距离,且使第一台机架的压下率ε1为53%至63%,其中,ε1=(H1-h1)/H1,H1为第一个机架入口板坯厚度,h1为第一个机架出口板坯厚度;b、将高温的板坯送入依次设置的机架的轧辊入口进行轧制;c、板坯经各机架上的轧辊轧制后,薄规格热轧钢板从末机架轧辊出口输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杨勇毛新平李轲新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珠江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