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连接器的滤波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54424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8 23:33
一种应用于连接器的滤波电路,其具有线缆侧与物理侧、连接于此两侧之间的变压器与共模扼流圈、接地点、及电涌抑制元件,变压器包括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第一线圈设有中心抽头及连接于线缆侧的两第一连接端,第二线圈设有两第二连接端,共模扼流圈包括第三线圈与第四线圈,第三线圈连接于一第二连接端与物理侧之间,第四线圈连接于另一第二连接端与物理侧之间,电涌抑制元件连接于中心抽头与接地点之间并控制着中心抽头与接地点的连通与断开。本电路的设计有效抑制接地点对电路输入杂讯电流,电路性能得到改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连接器的滤波电路,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相互连接的变压器与共模扼流圈的滤波电路。
技术介绍
2011年I月11日公告的公告号为M396531的中国台湾专利,其第八图揭示了一种滤波电路,其设有互为输入输出的线缆侧与物理侧、连接于此两侧之间的变压器与共模扼流圈、接地点、具有一定导通电压的电涌抑制元件及与电涌抑制元件并联的一导电支路(其包括串联的电阻与电容),变压器包括互为原边线圈与副边线圈的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第一线圈设有中心抽头及连接于线缆侧的两第一连接端,第二线圈设有连接共模扼流圈的两第二连接端,共模扼流圈包括第三线圈与第四线圈,第三线圈连接于一第二连接端与物理侧之间,第四线圈连接于另一第二连接端与物理侧之间,电涌抑制元件与所述导电支路相并列地连接于第一线圈的中心抽头与接地点之间,电涌抑制元件起到将电涌或雷击 产生的过电压导入接地点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接地点不光会吸收杂讯电流,由于接地点并非绝对的零电势点,其会具有不恒定同时比较微弱的电势值,从而也会对所连接的电路产生反馈电流,即,接地点会对所连接的电路产生杂讯干扰,
技术介绍
中,由于与电涌抑制元件并联的导电支路的存在,不论电涌抑制元件是否被激发导通,接地点都可通过导电支路而与中心抽头处于连通状态,从而接地点通过导电支路向中心抽头输出杂讯电流,影响电路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连接器的滤波电路,其通过抑制接地点经过中心抽头对电路输入杂讯电流从而性能得到改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滤波电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连接器的滤波电路,其具有互为输入输出的线缆侧与物理侧、连接于此两侧之间的变压器与共模扼流圈、接地点、及具有一定导通电压的电涌抑制元件,变压器包括相互耦合的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第一线圈设有中心抽头及连接于线缆侧的两第一连接端,第二线圈设有连接共模扼流圈的两第二连接端,共模扼流圈包括第三线圈与第四线圈,第三线圈连接于一第二连接端与物理侧之间,第四线圈连接于另一第二连接端与物理侧之间,电涌抑制元件包括对应与第一线圈的中心抽头连通的第一端及对应与接地点连通的第二端,当电涌抑制元件所述两端间的电压达到导通电压从而电涌抑制元件被激发导通时,第一线圈的中心抽头经过电涌抑制元件而与接地点相导通,当电涌抑制元件所述两端间的电压未达到导通电压从而电涌抑制元件未被激发导通时,所述第一线圈的中心抽头与接地点相断开。对于本专利技术,当电涌抑制元件所述两端间的电压达到导通电压从而电涌抑制元件被激发导通时,第一线圈的中心抽头经过电涌抑制元件而与接地点相导通,当电涌抑制元件所述两端间的电压未达到导通电压从而电涌抑制元件未被激发导通时,所述第一线圈的中心抽头与接地点相断开,电涌抑制元件控制着中心抽头与接地点间的导通与断开,当电路遭遇电涌或雷击产生的过电压时,所述过电压激发电涌抑制元件导通从而进一步被导入接地点,电涌或雷击毕竟是短暂而偶然的事件,在通常状态下,电涌抑制元件不会遭遇电涌或雷击产生的过电压,而是处于未导通状态,使得接地点与中心抽头相断开,接地点具有的微弱电势无法对中心抽头形成杂讯电流,本电路的设计有效抑制接地点经过中心抽头对电路输入杂讯电流,电路性能得到改善。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I是符合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滤波电路的电路图。图2是符合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滤波电路的电路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滤波电路1、2线缆侧100物理侧101变压器11第一线圈110、21第二线圈111第一连接端112中心抽头113、115、210第二连接端114共模扼流圈12第三线圈120第四线圈121第五线圈122接地点13、24电涌抑制元件14、23第一端140第二端141电容15电阻2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I所示,符合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滤波电路1,其应用于连接器(未图示),所述滤波电路I具有互为输入输出的线缆侧100与物理侧101、连接于此两侧之间的变压器11与共模扼流圈12、接地点13、及具有一定导通电压的电涌抑制元件14。变压器11包括相互耦合的第一线圈110与第二线圈111。第一线圈110设有中心抽头113及连接于线缆侧100的两第一连接端112。第二线圈111设有连接共模扼流圈12的两第二连接端114及中心抽头115。共模扼流圈12包括第三线圈120、第四线圈121及与第二线圈111的中心抽头115连接的第五线圈122,共模扼流圈12为三线式的,当然其也可为两线式,即不设有第五线圈122。第三线圈120连接于一第二连接端114与物理侧101之间,第四线圈121连接于另一第二连接端114与物理侧101之间。电涌抑制元件14包括对应与第一线圈110的中心抽头113连通的第一端140及对应与接地点13连通的第二端141,当电涌抑制元件14所述两端间的电压达到导通电压从而电涌抑制元件14被激发导通时,第一线圈110的中心抽头113经过电涌抑制元件14与接地点13相导通,当电涌抑制元件14所述两端间的电压未达到导通电压从而电涌抑制元件14未被激发导通时,所述第一线圈110的中心抽头113与接地点13相断开。电涌抑制元件14控制着中心抽头113与接地点13间的导通与断开。电涌抑制元件14起到将电涌或雷击产生的过电压导入接地点13的作用,于本实施方式中,电涌抑制元件14为晶闸管或气体放电管,但不以上述两种为限。电涌抑制元件14的导通电压为300V,即电涌抑制元件14所述两端间的电压达到(即等于或大于)300V,电涌抑制元件14被激发导通,电涌抑制元件14所述两端间的电压未达到(即小于)300V,电涌抑制元件14未被激发导通从而处于断开状态。当然本专利技术电涌抑制元件14的导通电 压显然不以300V为限,可视实际需要而选用导通电压为其他值的电涌抑制元件14。所述第一线圈110的中心抽头113直接连接电涌抑制元件14后进一步连接接地点13,S卩,所述第一线圈110的中心抽头113与电涌抑制元件14之间未连接有其他电子元件。第五线圈122具有两连接端(未标号),第五线圈122的一连接端连接第二线圈111的中心抽头115,第五线圈122的另一连接端连接于一电容15后接地,于本实施方式中,第五线圈122的另一连接端直接连接于电容15后接地,当然第五线圈122的另一连接端也可先连接于其他电子元件(如电阻),再进一步连接电容15后接地,即第五线圈122的另一连接端可间接连接于电容15后接地。在连接器内,所述中心抽头113连通至接地点13必然经过电涌抑制元件14,即在连接器内,所述将中心抽头113与接地点13连通的导电线路必然经过电涌抑制元件14。 请参阅图2所示,符合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滤波电路2,其接地点24与变压器第一线圈21的中心抽头210之间仅连接有电涌抑制元件23与电阻22,且第一线圈21的中心抽头210、电阻22、电涌抑制元件23及接地点24依次连接,对于滤波电路I亦可如此设计。权利要求1.一种应用于连接器的滤波电路,其具有互为输入输出的线缆侧与物理侧、连接于此两侧之间的变压器与共模扼流圈、接地点、及具有一定导通电压的电涌抑制元件,变压器包括相互耦合的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第一线圈设有中心抽头及连接于线缆侧的两第一连接端,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连接器的滤波电路,其具有互为输入输出的线缆侧与物理侧、连接于此两侧之间的变压器与共模扼流圈、接地点、及具有一定导通电压的电涌抑制元件,变压器包括相互耦合的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第一线圈设有中心抽头及连接于线缆侧的两第一连接端,第二线圈设有连接共模扼流圈的两第二连接端,共模扼流圈包括第三线圈与第四线圈,第三线圈连接于一第二连接端与物理侧之间,第四线圈连接于另一第二连接端与物理侧之间,电涌抑制元件包括对应与第一线圈的中心抽头连通的第一端及对应与接地点连通的第二端,其特征在于:当电涌抑制元件所述两端间的电压达到导通电压从而电涌抑制元件被激发导通时,第一线圈的中心抽头经过电涌抑制元件而与接地点相导通,当电涌抑制元件所述两端间的电压未达到导通电压从而电涌抑制元件未被激发导通时,所述第一线圈的中心抽头与接地点相断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勇春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