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顺堂专利>正文

离心式生活垃圾分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4373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离心式生活垃圾分捡机,包括供料机、离心筛、循环筛、输送装置,输送装置安装在循环筛的下部,循环筛安装在离心筛的下部,离心筛包括单层结构的罩体,罩体中安装有动轴、横梁,动轴上安装有若干组相位差为90度的动“S”型叶片,其二端支承在固定于罩体上的轴承中,其中一端安装有皮带轮,皮带轮由电机带动,横梁与动轴相平行,其二端固定在罩体上,罩体的侧面设有垃圾入口,供料机的供料端从垃圾入口伸入罩体中并位于横梁的上部,罩体的下部设有垃圾出口,垃圾出口位于循环筛的上部,其特征是横梁上安装有与动“S”型叶片数量相配的带有上顺刺和下顺刺的静“S”型叶片,且静“S”型叶片和动“S”型叶片在罩体内呈交错型排列。(*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离心式生活垃圾分捡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环保设备,特别是一种能将生活垃圾进行破碎后自动分捡的垃圾处理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离心式生活垃圾分捡机。
技术介绍
目前,垃圾处理是全球头痛的问题之一,也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堆放、焚烧、填埋处理方法均存在严重的不足,不是投资大,就是易造成二次污染,而垃圾的回收利用及分类处理是各国专家倡导的处理方式,它具有投资少,节约资源,可减少二次污染等优点,是一项利国利民有利于持续发展的措施。但由于垃圾的量十分巨大,靠人工进行分捡不仅无法满足要求,而且不利于分捡人员的身体健康,因此研制开发投资少、效率高的垃圾分捡机就显得十分重要,专利号为ZL99228699.9的中国专利就公开了一种这类的垃圾处理设备,这种设备设计了二层动刀装置,使得结构复杂,成本大,同时其静刀结构不尽合理,使得破碎效果较差,此外安装在筛选装置下部的循环筛采用的是固定式帘式筛,使用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堵塞,需人工定期清理,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更为简单,利用一套破碎装置即可达到理想碎效果的离心式生活垃圾分捡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离心式生活垃圾分捡机,包括供料机、输料机、离心筛、循环筛,供料机的输出口位于输料机的上方,循环筛安装在离心筛的下部,离心筛包括单层结构的罩体,罩体中安装有动轴、横梁,动轴上安装有若干组动“S”型叶片,其二端支承在固定于罩体上的轴承中,其中一端安装有皮带轮,皮带轮由电机带动,横梁与动轴相平行,其二端固定在罩体上,罩体-->的侧面设有垃圾入口,输料机的一端从垃圾入口伸入罩体中,罩体的下部设有垃圾出口,垃圾出口位于循环筛的上部,其特征是横梁上安装有与动“S”型叶片数量相配的带有上顺刺和下顺刺的静“S”型叶片,且静“S”型叶片和动“S”型叶片在罩体内呈交错型排列。本技术还采取了以下技术措施:上顺刺和下顺刺分别位于静“S”型叶片的上、下侧。循环筛包括机架、主动轴、从动轴、链轮、传动链条,主动轴和从动轴的二端均安装在固定于机架上的轴承中,主动轴的一端上安装有皮带轮,皮带轮由电机驱动,主动轴和从动轴的二端各安装有传动链轮和传动链条,在二根传动链条之间间隔安装有能随链条一起移动的叶片轴,叶片轴上安装有若干叶片,同一根叶片轴上的叶片之间设有间隔套,叶片的长度应保证其另一端能搭接在相邻的叶片轴上。叶片上设有振动销,在机架相应位置处安装有振动轴。供料机包括平置机架、主动轴、从动轴、传动链条,主动轴和从动轴的二端均安装在固定于平置机架上的轴承中,主动轴的一端上安装有皮带轮,皮带轮由电机驱动,主动轴和从动轴的二端各安装有一根传动链条,在二根传动链条之间间隔安装有能随链条一起移动的叶片轴,叶片轴上安装有若干叶片,同一根叶片轴上的叶片之间设有间隔套,叶片的长度应保证其另一端能搭接在相邻的叶片轴上;在靠近从动轴位置上方的支架上安装有匀齿爬。匀齿爬由一带钩的爬体、拉簧、安装臂组成,拉簧的一端与爬体不带钩的一端相连,另一端固定于机架上,安装臂的一端与爬体相连,另一端铰装在固定于机架上的铰轴中。叶片上也设有振动销,在机架相应位置处也安装有振动轴。从上可看出,循环筛和供料机的整体结构大致相同,可实现互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更为简单,带有顺齿的静刀片使得破碎效果好,同时也解决了发酵垃圾粘性大难分离等难题。-->2、本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循环筛的堵塞问题,且结构巧妙,利用筛页在循环运转过程中的重力脱离筛条,从而使由筛条及筛页形成的筛孔自然加大,筛孔中的垃圾自动下落至下层的输送装置上。为了增加循环筛的筛分效果,本技术通过在筛页上增加振动销,使筛页在运动过程中带动振动销与固定在支架上的挡轴自动相接触而使筛页适当提离筛条产生一定的振动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静“S”型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动“S”型叶片和静“S”型叶片在动轴及横梁上的安装位置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循环筛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2、3、4、5所示。一种离心式生活垃圾分捡机,包括供料机1、输料机25、离心筛2、循环筛3、输送装置4,供料机1的输出口位于输料机25的上方,输送装置4安装在循环筛3的下部,循环筛3安装在离心筛2的下部。离心筛2包括单层结构的罩体5,罩体5中安装有动轴6、横梁7,动轴6上安装有若干组相位差为90度的动“S”型叶片8,其二端支承在固定于罩体5上的轴承中,其中一端安装有皮带轮,皮带轮由电机带动(因其为常规技术故图1中省略未示出),横梁7与动轴6相平行,其二端固定在罩体5上,罩体5的侧面设有垃圾入口9,输料机25的上端从垃圾入口9伸入罩体5中并位于横梁7的上部(如图1),罩体5的下部设有垃圾出口,垃圾出口9位于循环筛3的上部,横梁7上安装有与动“S”型叶片8数量相配的带有上顺刺11下顺刺12的静“S”型叶片10,上顺刺11和下顺刺12分别位于静“S”-->型叶片的二侧(如图1、2所示),静“S”型叶片和动“S”型叶片在罩体内呈交错型排列(如图1、3所示)。循环筛3(如图1、4、5所示)包括机架13、主动轴14、从动轴15、传动链条16、17,主动轴14和从动轴15的二端均安装在固定于机架13上的轴承18中,主动轴14的一端上安装有皮带轮,皮带轮由电机驱动,主动轴14和从动轴15的二端各安装有一根传动链条16、17,在二根传动链条16、17之间间隔安装有能随传动链条16、17一起移动的叶片轴19,叶片轴19上安装有若干叶片20,同一根叶片轴19上的叶片之间设有间隔套21,叶片20的长度应保证其另一端能搭接在相邻的叶片轴19上。叶片20上还可设置振动销29,在机架13相应位置处也安装有与振动销相配的弹性振动轴。供料机1的结构与循环筛3的结构大致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在靠近从动轴位置处的叶片的上方安装有匀齿爬28,匀齿爬28由一带钩的爬体22、拉簧23、安装臂24组成,拉簧23的一端与爬体22不带钩的一端相连,另一端固定于机架13上,安装臂24的一端与爬体22相连,另一端铰装在固定于机架13上的铰轴中。具体实施时在供料机1的下部还应安装一个常规的皮带输送机26,以便于经供料机1初步处理后下落的垃圾能及时通过另一皮带输送机27运离破碎现场,输送装置4输送的垃圾最终也通过皮带输送机27运离破碎现场。本实施例未涉及部分可参考ZL99228699.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离心式生活垃圾分捡机,包括供料机、输料机、离心筛、循环筛,供料机的输出口位于输料机的上方,循环筛安装在离心筛的下部,离心筛包括单层结构的罩体,罩体中安装有动轴、横梁,动轴上安装有若干组动“S”型叶片,其二端支承在固定于罩体上的轴承中,其中一端安装有皮带轮,皮带轮由电机带动,横梁与动轴相平行,其二端固定在罩体上,罩体的侧面设有垃圾入口,输料机的一端从垃圾入口伸入罩体中,罩体的下部设有垃圾出口,垃圾出口位于循环筛的上部,其特征是横梁上安装有与动“S”型叶片数量相配的带有上顺刺和下顺刺的静“S”型叶片,且静“S”型叶片和动“S”型叶片在罩体内呈交错型排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心式生活垃圾分捡机,包括供料机、输料机、离心筛、循环筛,供料机的输出口位于输料机的上方,循环筛安装在离心筛的下部,离心筛包括单层结构的罩体,罩体中安装有动轴、横梁,动轴上安装有若干组动“S”型叶片,其二端支承在固定于罩体上的轴承中,其中一端安装有皮带轮,皮带轮由电机带动,横梁与动轴相平行,其二端固定在罩体上,罩体的侧面设有垃圾入口,输料机的一端从垃圾入口伸入罩体中,罩体的下部设有垃圾出口,垃圾出口位于循环筛的上部,其特征是横梁上安装有与动“S”型叶片数量相配的带有上顺刺和下顺刺的静“S”型叶片,且静“S”型叶片和动“S”型叶片在罩体内呈交错型排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生活垃圾分捡机,其特征是上顺刺和下顺刺分别位于静“S”型叶片的上、下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生活垃圾分捡机,其特征是循环筛包括机架、主动轴、从动轴、链轮、传动链条,主动轴和从动轴的二端均安装在固定于机架上的轴承中,主动轴的一端上安装有皮带轮,皮带轮由电机驱动,主动轴和从动轴的二端各安装有传动链轮和传动链条,在二根传动链条之间间隔安装有能随链条一起移动的叶片轴,叶片轴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顺堂
申请(专利权)人:刘顺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