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处理碳酸钙和含有该表面处理碳酸钙的糊状树脂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43355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2 18: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配合于糊状树脂组合物中时能够赋予高粘度、高触变性且能够对糊状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赋予良好的机械物性和粘合性的表面处理碳酸钙和含有该表面处理碳酸钙的糊状树脂组合物。一种以含有脂肪酸的钠盐或钾盐的表面处理剂进行过表面处理的表面处理碳酸钙,其特征在于:设表面处理剂中的棕榈酸的钠盐或钾盐的酸换算含量(重量%)为PW、设硬脂酸的钠盐或钾盐的酸换算含量(重量%)为SW时,这些的合计含量(PW+SW)为PW+SW≥90,这些的含有比例(PW/SW)为0.30≤PW/SW≤1.1,设表面处理碳酸钙的BET比表面积(m2/g)为SA2、设脂肪酸的钠盐或钾盐相对于100重量份碳酸钙的酸换算处理量(重量份)为FA时,BET比表面积(SA2)为15≤SA2≤48,且相对于BET比表面积(SA2)的处理量(FA)之比(FA/SA2)为0.095≤FA/SA2≤0.13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表面处理碳酸钙和含有该表面处理碳酸钙的糊状树脂组合物
技术介绍
在粘合剂、密封材料等中,制作糊状溶胶,使用该溶胶进行涂布、涂装、施工和混合等。从固化物的物性品质等出发,在糊状溶胶中不能大量配合填充材料时,使用能够以少量而对溶胶赋予高粘度的气相二氧化硅等的填充剂。但是,气相二氧化硅显示高触变性(摇溶性),也有添加量以微量之差、粘度极其变化的问题。另一方面,各种高分子材料,例如,塑料、橡胶、油墨、涂料、密封材料、PVC溶胶、丙 烯酸酯溶胶等中,使用碳酸钙作为填充剂。因此,通过添加碳酸钙,能够赋予高触变性,则能够作为比较廉价的触变性赋予剂使用。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用将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以规定的混合比例混合而进行过表面处理的表面处理碳酸钙。通过使用该表面处理碳酸钙,在油墨、涂料、密封材料、PVC溶胶、丙烯酸酯溶胶等中添加,能够赋予高触变性。但是,近年来,从环境卫生方面等的观点出发,研究减少粘合赋予剂等的用量,如果使用上述现有技术得到的表面处理碳酸钙,虽然能够得到高触变性,但如果减少粘合赋予剂,固化物的机械物性就欠缺,特别是拉伸物性下降。因此,要求以高粘度、高触变性、能够对固化物赋予良好机械物性的表面处理碳酸钙。在粘合剂和密封剂的固化物物性和品质中,机械物性对粘合剂和密封剂而言也是重要的物性。拉伸强度等由ISO规格和JIS规格严格限制,希望具有充分高的性能。在专利文献2 14中,提出了用于赋予高粘度、高触变性的表面处理碳酸钙,但即使使用在该现有技术中公开的表面处理碳酸钙,固化物的机械物性和粘合性也欠缺,难以赋予充分的机械物性和粘合性。在专利文献15中,提出了以含有85%以上月桂酸和肉豆蘧酸的表面处理剂进行过表面处理的碳酸钙。但是,即使使用这样的表面处理碳酸钙,也难以赋予高粘度且高触变性。另外,一般以脂肪酸表面处理碳酸钙表面时,配合该碳酸钙的糊状溶胶固化型树脂组合物的粘度物性得到改善,但由于使用脂肪酸,产生固化物的机械物性和粘合性差的弊端。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3-171121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7-197585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06-169421号公报专利文献4 :日本特开2005-336417号公报专利文献5 :日本特开2004-331963号公报专利文献6 日本特开2003-342553号公报专利文献7 :日本特开2003-147227号公报专利文献8 :日本特开2003-295502号公报专利文献9 日本特开2002-363443号公报专利文献10 :日本特开2002-309125号公报专利文献11 :日本特开2002-220547号公报 专利文献12 :日本特开2001-158863号公报专利文献13 日本特开1999-349846号公报专利文献14 :国际公开2006/067144号小册子专利文献15 :国际公开2004/031303号小册子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配合于糊状树脂组合物中时能够赋予高粘度、高触变性且能够在糊状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得到良好机械物性和粘合性的表面处理碳酸钙和含有该表面处理碳酸钙的糊状树脂组合物。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表面处理碳酸钙是以含有脂肪酸的钠盐或钾盐的表面处理剂进行过表面处理的碳酸钙,特征在于,设表面处理剂中的棕榈酸的钠盐或钾盐的酸换算含量(重量%)为PW、设硬脂酸的钠盐或钾盐的酸换算含量(重量%)为SW时,这些的合计含量(PW+SW)为PW+SW彡90,这些的含有比例(PW/SW)为0. 30 ( PW/SW ( I. 1,设表面处理碳酸钙的BET比表面积(m2/g)为SA2、设脂肪酸的钠盐或钾盐相对于100重量份碳酸钙的酸换算处理量(重量份)为FA时,BET比表面积(SA2)为15彡SA2 ( 48,且相对BET比表面积(SA2)的处理量(FA)之比(FA/SA2)为 0. 095 ( FA/SA2 彡 0. 135。根据本专利技术,在配合于糊状树脂组合物中时,能够赋予高粘度、高触变性,且在糊状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中,能够得到良好的机械物性和粘合性。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以二乙醚提取表面处理碳酸钙而求出的表面处理剂量优选为0. I重量%以下。在本专利技术中,棕榈酸和硬脂酸以外的脂肪酸的钠盐或钾盐,优选为碳原子数14 22的脂肪酸的钠盐或钾盐。本专利技术的糊状树脂组合物的特征在于,含有上述本专利技术的表面处理碳酸钙。本专利技术的糊状树脂组合物由于含有上述本专利技术的表面处理碳酸钙,具有高粘度和高触变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糊状树脂组合物,可以列举双液固化型聚氨酯糊状树脂组合物、双液固化型聚硫化物糊状树脂组合物、一液型改性硅组合物和PVC增塑凝胶组合物等。本专利技术的糊状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是使上述本专利技术的糊状树脂组合物固化得到的固化物。在本专利技术的糊状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中,由于含有上述本专利技术的表面处理碳酸钙,显示良好的机械物性和粘合性。专利技术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表面处理碳酸钙,在配合于糊状树脂组合物中时能够赋予高粘度、高触变性,且在糊状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中,能够得到良好的机械物性和粘合性。本专利技术的糊状树脂组合物,由于含有上述本专利技术的表面处理碳酸钙,具有高粘度和高触变性。本专利技术的糊状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由于含有上述本专利技术的表面处理碳酸钙,具有良好的机械物性和粘合性。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更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 (碳酸钙颗粒)在本专利技术中,作为表面处理对象使用的碳酸钙颗粒没有特别限定,只要是能够作为各种高分子材料的填充剂使用的碳酸钙颗粒即可。在碳酸钙中,有天然碳酸钙(重质碳酸钙)和合成碳酸钙(轻质(胶质)碳酸钙)。天然碳酸钙是从石灰石原石直接制造得到的,例如,能够将石灰石原石机械粉碎、分级而制造。合成碳酸钙是从氢氧化钙制造得到的,例如,能够通过使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而制造。氢氧化钙,例如,能够通过使氧化钙与水反应而制造。氧化钙,例如,能够通过以焦炭等混合烧制石灰石原石而制造。此时,由于在烧制时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因此,能够通过使用该二氧化碳气体与氢氧化钙反应来制造碳酸钙。BET比表面积一般通过表面处理形成稍小的值。因此,作为表面处理前的碳酸钙,优选使用具有比表面处理后的碳酸钙的BET比表面积稍大的BET比表面积的碳酸钙。在本专利技术中,表面处理剂中的棕榈酸的钠盐或钾盐的酸换算含量(PW)和硬脂酸的钠盐或钾盐的酸换算含量(SW)的合计含量(PW+SW)设定为PW+SW彡90重量%。通过这样设定,能够提高含有本专利技术的表面处理碳酸钙的糊状树脂组合物固化物中的机械物性和粘合性。PW+SW更优选为92重量%以上,更加优选为95重量%以上,更加优选为98重量%以上。在本专利技术中,棕榈酸的钠盐或钾盐的酸换算含量(PW)相对于表面处理剂中的硬脂酸的钠盐或钾盐的酸换算含量(SW)的含有比例(PW/SW)设定在0. 30 ( PW/SW ( I. I的范围内。如果PW/SW之比过低,在配合于糊状树脂组合物中时,不能得到高触变性。另外,PW/SW之比过高,在配合于糊状树脂组合物中时,也不能得到高触变性。PW/SW更优选为0. 5彡PW/SW彡0. 8,更加优选为0. 55 ( PW/SW彡0. 8,更加优选为 0. 6 彡 PW/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原慎次朗萱野善贞PC·莱纳G·普列莫斯科
申请(专利权)人:白石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