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童车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行走时承载体可以摇摆的童车。
技术介绍
本申请人开发了多款能够增强婴幼儿承坐乐趣的动感式童车,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或授权,如中国专利号ZL200920124163. 5公开了一种后单轮驱动的摇摆式童车,其包括承载体、推把、车底架、两后轮及转向前轮,两后轮设于车底架的后部,转向前轮设于车底架的前部,两后轮设于驱动轴的两端,一后轮是驱动轮,另一后轮是差速轮,差速轮与驱动轮轴转动配合;车底架后部转动式安装一偏心轴,驱动轮轴通过一减速装置与偏心轴联动;承载体后底部开设摇晃孔,摇晃孔与偏心轴转动配合;车底架前部上方与承载体前部 下方设摇摆机构。该专利技术方案虽有其优点,但是,经使用发现,其存在如下不足之处由于推把与承载体后部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致使一些内部的零部件暴露于外。而外部的一些杂物很容易掉入此间隙,从而会造成内部的零部件被卡住,无法正常动作,影响了童车的正常使用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设有保护盖的摇摆式童车。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摇摆式童车,包括车底架、两后轮、前轮、承载体及推把,前轮装于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摇摆式童车,包括车底架、两后轮、前轮、承载体及推把,前轮装于车底架的前部,两后轮装于驱动轮轴的两端,一后轮是驱动轮,另一后轮是差速轮,驱动轮与驱动轮轴联动,差速轮与驱动轮轴转动配合;驱动轮轴与车底架后部转动配合;车底架后部设一转动式偏心轴,所述的驱动轮轴通过一减速传动装置与偏心轴联动;承载体两侧的后底部各开设摇晃孔,摇晃孔与所述的偏心轴转动配合;车底架前部与承载体前部设摇摆机构;所述的推把固定于车底架的后部,其特征是:推把与承载体的后部之间安装保护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摇摆式童车,包括车底架、两后轮、前轮、承载体及推把,前轮装于车底架的前部,两后轮装于驱动轮轴的两端,一后轮是驱动轮,另一后轮是差速轮,驱动轮与驱动轮轴联动,差速轮与驱动轮轴转动配合;驱动轮轴与车底架后部转动配合;车底架后部设一转动式偏心轴,所述的驱动轮轴通过一减速传动装置与偏心轴联动;承载体两侧的后底部各开设摇晃孔,摇晃孔与所述的偏心轴转动配合;车底架前部与承载体前部设摇摆机构;所述的推把固定于车底架的后部,其特征是推把与承载体的后部之间安装保护盖。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摇摆式童车,其特征是所述的保护盖能伸缩,其横截面呈连续W形。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摇摆式童车,其特征是所述的减速传动装置设置一联合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摇摆式童车,其特征是所述的驱动轮轴通过齿轮带动偏心轴转动,与驱动轮轴相连的齿轮为主动轮,与偏心轴相连的齿轮为被动轮,主动轮通过惰...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