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金水专利>正文

工件端面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41648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2 0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件端面加工装置,其是包含一第一研磨机构相对一第二研磨机构,其中第一研磨机构具有一第一研磨组装配在一可滑动位移的第一滑座上,且第二研磨机构具有一第二研磨组装配在一可滑动位移的第二滑座上;又第一研磨组具有一第一砂带,第二研磨组具有一第二砂带,且一第一推动单元及一第二推动单元分别对应第一砂带及第二砂带;是以工件通过第一研磨组及第二研磨组时,第一砂带及第二砂带可搭配滑动位移及各推动单元的推迫而贴抵工件的端部表面,以执行研磨加工,藉此达到方便及快速加工的效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件端面加工装置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工件的加工设备,特别是可自动对该工件的端部表面进行研磨抛光之端面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工件(如木制、碳纤等产品)其表面须经磨研抛光后,才能再进行上色加工。然以手工研磨抛光,操作者需具备较高的工作经验,且整个加工时间较长,因此并不适合目前大量生产的制造模式。单机研磨方式可由操作者取工件对应砂轮机进行研磨加工,或手持砂轮机对着工件表面进行加工。此种方式研磨所耗费的工时可缩短;但是工件若要经粗磨与细磨等不同研磨度的加工,操作者要更换不同的研磨机具或是搬动工件,因此仍有操作不方便的情形。此外,对于长条状工件,或具曲度的长条状工件,其端部因面积小且不易定位,故以一般研磨方式的来研磨端部并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件端面加工装置,特别是可自动对该工件的端部表面进行研磨抛光之端面加工装置。藉此达到方便及快速加工的效果。本技术是这样实现,一种工件端面加工装置,它包含一第一研磨机构,其具有一第一研磨组装配在一可滑动位移的第一滑座上,其中该第一研磨组由复数个第一滚轮及一第一砂带组成,且该第一砂带是绕设在各第一滚轮外表面;一第二研磨机构,是对应该第一研磨机构,其具有一第二研磨组装配在一可滑动位移的第二滑座上,其中该第二研磨组由复数个第二滚轮及一第二砂带组成,且该第二砂带是绕设在各第二滚轮外表面;一第一推动单元,是包含一第一推动气缸及一第一模块,该第一模块装配在该第一推动气缸的一端,且对应该第一砂带;一第二推动单元,是包含一第二推动气缸及一第二模块,该第二模块装配在该第二推动气缸的一端,且对应该第二砂带。是以,工件通过第一研磨组及第二研磨组时,第一砂带及第二砂带可搭配滑动位移及各推动单元的推迫,进而贴抵工件的端部表面,以执行研磨加工。本技术具有能自动地、快速地及确实地使砂带接触工件的端部表面以进行研磨加工。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研磨机构及第二研磨机构位移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推动单元及第二推动单元推迫砂带贴抵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固定座与第二固定座装配在基座之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一固定座与第二固定座旋转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基座 (12)第一嵌入槽 (14)第二嵌入槽(20)第一研磨机构 (22)第一研磨组 (24)第一滚轮(26)第一砂带 (30)第二研磨机构 (32)第二研磨组(34)第二滚轮 (36)第二砂带 (40)第一滑座(42)第一滑杆 (44)第一位移气缸 (50)第一固定座(52)第一嵌入部 ¢0)第二滑座 ¢2)第二滑杆(64)第二位移气缸 (70)第二固定座 (72)第二嵌入部(80)第一推动单兀 (82)第一推动气缸 (84)第一模块(90)第二推动单元 (92)第二推动气缸 (94)第二模块(100)工件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I,图中揭露一基座(10)上配置有一第一研磨机(20)及一第二研磨机构(30)。更进一步,第一研磨机构(20)是一第一研磨组(22)组结合一第一滑座(40),且第一滑座(40)可活动地装配在一第一固定座(50)上。再者第一固定座(50)是装配在基座(10)上。又第一滑座(40)是配接一第一滑杆(42),且该第一滑杆(42)穿过第一固定座(50);此外一第一位移气缸(44)位在第一滑座(40)的一侧,且第一位移气缸(44) 一端结合第一滑座(40)。第二研磨机构(30)是一第二研磨组(32)结合一第二滑座(60),且第二滑座(60)可活动地装配在一第二固定座(70)上。再者第二固定座(70)是装配在基座(10)上。又第二滑座¢0)是配接一第二滑杆(62),且该第二滑杆¢2)穿过第二固定座(70);此外一第二位移气缸(64)位在第二滑座(60)的一侧,且第二位移气缸(64) —端结合第二滑座(60)。第一研磨组(22)包含复数个第一滚轮(24)及一第一砂带(26),其中第一砂带(26)是绕设在各第一滚轮(24)外表面,转动第一滚轮(24)可带动第一砂带(26)循环转动。同理,第二研磨组(32)包含复数个第二滚轮(34)及一第二砂带(36),其中第二砂带(36)是绕设在各第二滚轮(34)外表面,转动第二滚轮(34)可带动第二砂带(36)循环转动。再者一第一推动单元(80)配置在第一研磨组(22)之第一砂带(26)的一侧。第一推动单元(80)具有一第一推动气缸(82)及一第一模块(84);第一模块(84)是组配在该第一推动气缸(82) —端,且第一模块(84)对应第一砂带(26)。一第二推动单元(90)配置在第二研磨组(32)之第二砂带(36)的一侧。第二推动单兀(90)具有一第二推动气缸(92)及一第二模块(94);第二模块(94)是组配在该第二推动气缸(92) —端,且第二模块(94)对应第二砂带(36)。请参阅图2,当第一位移气缸(44)产生动作,其可驱动第一滑座(40)及第一研磨组(22)产生位移。同理,第二位移气缸¢4)产生动作,其可驱动第二滑座¢0)及第二研磨组(32)产生位移。请参阅图3,当工件(100)进入第一研磨组(22)与第二研磨组(32)之间,第一推动气缸(82)可推动第一模块(84),使第一模块(84)推动第一砂带(26)贴抵工件(100)的一端;同理,第二推动气缸(92)可推动第二模块(94),使第二模块(94)推动第二砂带(36)贴抵工件(100)的另一端。是以工件(100)的二个端面可获致确实地研磨效果。请参阅图4,第一固定座(50)底部具有一对第一嵌入部(52),又基座(10)具有一对第一嵌入槽(12)。该对第一嵌入槽(12)是具有弧形构造,且该对第一嵌入部(52)是用以嵌入该对第一嵌入槽(12)。此外,第二固定座(70)底部也可具有一对第二嵌入部(72),且基座(10)具有一对第二嵌入槽(14)。该对第二嵌入槽(14)是同样具有弧形构造,且该对第二嵌入部(72)用以嵌入该对第二嵌入槽(14)。请参阅图5,第一固定座(50)的第一嵌入部(52)可沿着第一嵌入槽(12)的曲度位移,使第一固定座(50)可改变角度;位在第一固定座(50)上的各机构及部件同时旋转适 当角度。同理,第二固定座(70)也可搭配第二嵌入部(72)沿着第二嵌入槽(14)的曲度位移,此时位在第二固定座(70)上的各机构及部件也同时旋转适当角度。藉由调整第一固定座(50)及第二固定座(70)的方向或角度,可使第一研磨组(未显示)及第二研磨组(未显示)对应不同曲度之工作(未显示)以进行端面加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件端面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一第一研磨机构,其具有一第一研磨组装配在一可滑动位移的第一滑座上,其中该第一研磨组由复数个第一滚轮及一第一砂带组成,且该第一砂带是绕设在各第一滚轮外表面;一第二研磨机构,是对应该第一研磨机构,其具有一第二研磨组装配在一可滑动位移的第二滑座上,其中该第二研磨组由复数个第二滚轮及一第二砂带组成,且该第二砂带是绕设在各第二滚轮外表面;一第一推动单元,是包含一第一推动气缸及一第一模块,该第一模块装配在该第一推动气缸的一端,且对应该第一砂带;一第二推动单元,是包含一第二推动气缸及一第二模块,该第二模块装配在该第二推动气缸的一端,且对应该第二砂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件端面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一第一研磨机构,其具有一第一研磨组装配在一可滑动位移的第一滑座上,其中该第一研磨组由复数个第一滚轮及一第一砂带组成,且该第一砂带是绕设在各第一滚轮外表面;一第二研磨机构,是对应该第一研磨机构,其具有一第二研磨组装配在一可滑动位移的第二滑座上,其中该第二研磨组由复数个第二滚轮及一第二砂带组成,且该第二砂带是绕设在各第二滚轮外表面;一第一推动单元,是包含一第一推动气缸及一第一模块,该第一模块装配在该第一推动气缸的一端,且对应该第一砂带;一第二推动单元,是包含一第二推动气缸及一第二模块,该第二模块装配在该第二推动气缸的一端,且对应该第二砂带。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工件端面加工装置,其特征为更包含一第一固定座及一第一滑杆,其中第一滑杆装配在该第一滑座上,且该第一滑杆穿过第一固定座。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工件端面加工装置,其特征为更包含一第一位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金水
申请(专利权)人:陈金水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