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印克专利>正文

自走式割草打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38456 阅读:13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1 2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农用机械,具体为一种自走式割草打捆机。解决了目前农田收割打捆作业中收割与打捆分离、工作效率不高的技术问题。一种自走式割草打捆机,包括在中后部设有上部开口的车厢且配有发动机的机动车,机动车前部设有收割装置,机动车车体上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一端固接有第一皮带轮;机动车发动机输出端通过皮带与第一皮带轮相连接;还包括设置在机动车车体上的打捆系统和耙草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设置有收割装置的机动车上设置有耙草系统及打捆系统,将收割与打捆两个作业步骤结合在一起,在机动车行走收割的同时完成打捆作业,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农用机械,具体为一种自走式割草打捆机
技术介绍
当前农田收获结束后,常常需要对残留在田间地头的的作物秸杆(如麦杆或杂草)进行回收或清理。通常的做法是采用收割机将地里的作物秸杆收割,运至专门的地点,然后再通过专门的打捆设备将其打成捆,并打结,以利于清理运输。现 有的收割机包括在中后部设有上部开口的车厢49且配有发动机I的机动车,发动机输出端连接有变速箱58,机动车前部设有收割装置,机动车车体上设有第一转轴3,第一转轴3 —端固接有第一皮带轮4 ;机动车发动机I输出端通过皮带与第一皮带轮4相连接;收割装置包括设置在机动车前下部的收料斗42、割刀43和包含搅龙44的搅龙系统50、设置在收料斗前上方的包含拨禾轮45的拨禾轮系统51、设置在车体上的第一传草系统和第二传草系统;所述第一传草系统包括设在第一转轴3上的链轮30、通过第一主传动轴31设在车体上的三个第一传草主动轮32和通过第一被动轴33设在车体上的一对第一传草被动轮34 ;所述第二传草系统包括通过第二主传动轴35设在车体中部上的第二传草皮带轮36、一对第二传草主动轮37和通过第二被动轴38设在车体上的一对第二传草被动轮39 ;链轮30与第一传草主动轮32的最外侧的一个链轮相连接;第一传草主动轮的另两个链轮32与第一传草被动轮34通过一对链条相连接,第二传草皮带轮36通过皮带与第一皮带轮4连接,第二传草主动轮37与第二传草被动轮39之间通过一对链条相连接;连接第一传草主动轮与第一传草被动轮的一对链条之间设有挂草板,连接第二传草主动轮与第二传草被动轮的一对链条之间也设有挂草板;第一主传动轴31上还设有第一带轮46,车体前端设有前轴47,前轴上设有第二带轮48,第一带轮46与第二带轮48之间通过皮带相连接;第二带轮通过前轴47将动力传输至搅龙系统50和拨禾轮系统51 ;第二主传动轴35后方还设有安装在车体上的防缠转轴52、固设在防缠转轴52 —端的防缠链轮53和固设在防缠转轴52中部的防缠轮54,防缠轮54上设有齿杆;防缠链轮53通过链条与第二主传动轴35上设置的从链轮55相连接;第一传草系统和第二传草系统与车体的下部之间的间隙形成传送通道。工作时机动车向前行驶,发动机I通过皮带轮带动拨禾轮45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以图4所示为准),将秸杆向机动车方向拨动,同时收料斗42内的割刀43将秸杆割断,收料斗42内的搅龙44转动,将割断的秸杆向后拨动,第一传草系统将秸杆沿传送通道向斜上方传送,第二传草系统将传送上来的秸杆继续向后传递至车厢49前部上方,防缠轮54转动并通过其上的齿杆将杂草或秸杆拨至车厢49内。目前打捆作业常常采用人工或打捆装置将秸杆整理成捆,再通过专门的打结器2(型号9JDF-80)进行打结。打结器2为现有设备,为市场上购买到的。打结器依靠机械传动实现其功能,它模仿人手打结的动作进行运动设计,实现机械式的自动打结。打结器2的动力输入端为一个转轴,外部动力带动转轴转动,打结器可以完成送绳、夹绳、绕绳、抓绳、割绳、回位、脱扣等动作,用绳子将已经成捆的杂草或秸杆环绕起来,并打上结,其工作原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由于收割与打捆作业分离,降低了工作效率,因此需要一种能够一体化完成收割打捆作业任务的农业机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目前农田收割打捆作业中收割与打捆分离、工作效率不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自走式割草打捆机。本技术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自走式割草打捆机,包括在中后部设有上部开口的车厢且配有发动机的机动车,发动机输出端连接有变速箱,机动车前部设有收割装置,机动车车体上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一端固接有第一皮带轮;机动车发动机输出端通过皮带与第一皮带轮相连接;还包括设置在机动车车体上的打捆系统和耙草系统;车厢的后部设有开口,开口处水平设有密度控制杆;所述打捆系统包括固接在第一转轴另一端的第二皮带轮、通过第一齿轮轴设置在机动车中下部的第三皮带轮及一对第一齿轮、通过第二齿轮轴设置在机动车中部且分别与一对第一齿轮相哨合的一对第二齿轮、通过滚轮嵌套在车厢内壁的活塞以及设置在车厢后部上方的打结器;所述滚轮安装在活塞上;第三皮带轮固接在第一齿轮轴的一端,第一齿轮固接在第一齿轮轴的中部;第二齿 轮固接在第二齿轮轴上;第三皮带轮通过皮带与第二皮带轮相连接;第二齿轮上设有偏心轴,偏心轴上铰接有连杆,连杆的另一端与活塞相铰接;所述耙草系统包括固接在第二齿轮轴上的第三齿轮、通过第一链轴设置在车体上且包括两个链轮的第一链轮、设置在车体中后部的第二链轴、固接在第二链轴一端的第二主链轮以及固接在第二链轴另一端的第二从链轮;所述第一链轮固接在第一链轴上;第一链轮的一个链轮与第三齿轮相啮合,第一链轮的另一个链轮通过链条与第二主链轮相连接,第二从链轮通过链条与通过第三链轴设置在车体上的第三链轮相连接,第三链轮上连接有压草曲柄,车厢前部上方的车架上还通过耙草转轴设有耙草齿,压草曲柄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杆与耙草齿的中部相铰接;第二链轴上还固接有第四链轮,车体后部设有第四链轴,第四链轴上固接有第五链轮;所述第四链轮与第五链轮之间通过链条相连接;所述打结器动力输入端与第四链轴相连接。工作时,变速箱将发动机的动力传输至车轮,发动机带动第一皮带轮转动,设置在第一转轴上的第二皮带轮随着第一皮带轮转动而转动,并带动第三皮带轮转动,第三皮带轮带动第一齿轮轴上的一对第一齿轮转动,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一对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上设置的偏心轴通过其上的连杆带动活塞往复运动;活塞通过滚轮嵌套在车厢内壁,可以沿车厢内壁前后运动,对进入车厢内的杂草或秸杆进行压缩打捆;第二齿轮转动时,带动了同位于第二齿轮轴上的第三齿轮转动,与第三齿轮相啮合的第一链轮中的一个链轮转动,第一链轮中的另一个链轮带动第二主链轮与第二从链轮转动,第二从链轮带动第三链轮转动;耙草齿设在车厢中部上方,可以耙草转轴为轴上下转动;第三链轮将动力传递至压草曲柄,并带动连接杆使耙草齿上下摆动。打捆系统与耙草系统的动力传输系统应选配适当,使得耙草齿向下拨动时,活塞向右运动(以图2为参照),耙草齿向上运动时,活塞向左运动。杂草或秸杆被收割装置输送至车厢前端上方,耙草齿将车厢上方的杂草或秸杆拨入车厢内并向下压,以利于打捆;活塞将压入车厢内的杂草或秸杆向后推动,车厢内的杂草或秸杆被输送至车厢后部,并不断被压紧;车厢后部的密度控制杆用于控制草捆的密度,作业初始阶段,将密度控制杆向下拧,密度控制杆对杂草或秸杆起到阻挡的作用,并与活塞一同起到挤压杂草或秸杆的作用;杂草或秸杆被挤压至一定程度后,松开密度控制杆,同时开启打结器,打结器对压缩好的杂草或稻杆进行打结;打好结的草捆在车厢内草捆的挤压下就源源不断的由开口输送至车厢外部。本技术通过在设置有收割装置的机动车上设置有耙草系统及打捆系统,将收割与打捆两个作业步骤结合在一起,在机动车行走收割的同时完成打捆作业,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I本技术动力传输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本技术右视结构示意图。图4本技术作业时的结构示意图。I-发动机,2-打结器,3-第一转轴,4-第一皮带轮,5-第二皮带轮,6-第一齿轮轴,7-第二皮带轮,8-第一齿轮,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走式割草打捆机,包括在中后部设有上部开口的车厢(49)且配有发动机(1)的机动车,发动机输出端连接有变速箱(58),机动车前部设有收割装置,机动车车体上设有第一转轴(3),第一转轴(3)一端固接有第一皮带轮(4);机动车发动机(1)输出端通过皮带与第一皮带轮(4)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机动车车体上的打捆系统和耙草系统;车厢(49)的后部设有开口(40),开口处水平设有密度控制杆(41);所述打捆系统包括固接在第一转轴(3)另一端的第二皮带轮(5)、通过第一齿轮轴(6)设置在机动车中下部的第三皮带轮(7)及一对第一齿轮(8)、通过第二齿轮轴(9)设置在机动车中部且分别与一对第一齿轮(8)相啮合的一对第二齿轮(10)、通过滚轮(11)嵌套在车厢(49)内壁的活塞(12)以及设置在车厢后部上方的打结器(2);所述滚轮(11)安装在活塞(12)上;第三皮带轮(7)固接在第一齿轮轴(6)的一端,第一齿轮(8)固接在第一齿轮轴(6)的中部;第二齿轮(10)固接在第二齿轮轴(9)上;第三皮带轮(7)通过皮带与第二皮带轮(5)相连接;第二齿轮(10)上设有偏心轴(13),偏心轴(13)上铰接有连杆(14),连杆(14)的另一端与活塞(12)相铰接;所述耙草系统包括固接在第二齿轮轴(9)上的第三齿轮(15)、通过第一链轴(16)设置在车体上且包括两个链轮的第一链轮(17)、设置在车体中后部的第二链轴(18)、固接在第二链轴(18)一端的第二主链轮(19)以及固接在第二链轴(18)另一端的第二从链轮(20);所述第一链轮(17)固接在第一链轴(16)上;第一链轮(17)的一个链轮与第三齿轮(15)相啮合,第一链轮(17)的另一个链轮通过链条与第二主链轮(19)相连接,第二从链轮(20)通过链条与通过第三链轴(21)设置在车体上的第三链轮(22)相连接,第三链轮(22)上连接有压草曲柄(23),车厢前部上方的车架上还通过耙草转轴(24)设有耙草齿(25),压草曲柄(23)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杆(26)与耙草齿(25)的中部相铰接;第二链轴(18)上还固接有第四链轮(27),车体后部设有第四链轴(28),第四链轴(28)上固接有第五链轮(29);所述第四链轮(27)与第五链轮(29)之间通过链条相连接;所述打结器(2)动力输入端与第四链轴(28)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印克
申请(专利权)人:黄印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