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支承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37839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1 17: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防脱落功能并能容易插入管彼此间的间隙的线圈支承构件。在线圈支承构件(10)中,当插入主体部(121)进入线圈(4)的管(40)彼此间的间隙时,第一卡合部(122a)及第二卡合部(122b)与管(40)接触而一边挠曲一边进入,最终从线圈内空间与管(40)相对。即便线圈支承构件(10)朝远离管(40)的方向移动,第一卡合部(122a)及第二卡合部(122b)也会阻止该线圈支承构件的移动,因此,可防止线圈支承构件从管(40)脱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由配置于贮水容器的管卷绕形成的线圈的线圈支承构件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在供热水机市场中,使被热泵加热后的水在由配置于贮水容器内的管卷绕形成的线圈中循环以加热贮水容器内的水的供热水机在广泛地普及。上述供热水机需将线圈的管彼此间的间隙维持恒定以使热交换性能稳定,例如,在专利文献1(EP1983287A1)公开的供热水机中,在线圈的管彼此间的间隙中插入线圈支承构件,并在该线圈支承构件与管的间隙中插入对线圈支承构件进行固定的固定构件。只要固定构件不被拔出,线圈支承构件就不会从管彼此的间隙中脱落,从而使管彼此间的间隙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然而,当固定构件被插入线圈支承构件与管的间隙时,固定构件的前端一边与管及线圈支承构件抵接一边进入,因此,插入作业并不容易。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脱落功能并能容易插入管彼此间的间隙的线圈支承构件。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第一技术方案的线圈支承构件安装于由配置在贮水容器内的管卷绕形成的线圈,并利用在长度方向上排列形成的多个开口及将该开口围住的部位,来防止线圈的管彼此接触并抑制贮水容器的内周面与线圈的外周面接触,线圈支承构件由插入部和非插入部构成。插入部形成于彼此相邻的开口之间,并在安装于线圈时插入比线圈的外周面更靠径向内侧的线圈内空间。非插入部在安装于线圈时位于比线圈的外周面更靠径向外侧的线圈外空间。另外,插入部具有插入主体部和卡合部。插入主体部防止彼此相邻的管接触。卡合部从插入主体部突出,从线圈内空间与管接触,并维持插入主体部的插入状态。在该线圈支承构件中,当插入主体部进入管彼此间的间隙时,卡合部与管接触而一边挠曲一边进入,最终从线圈内空间与管相对。即便线圈支承构件朝远离管的方向移动,卡合部也会阻止该线圈支承构件的移动,因此,可防止线圈支承构件从管脱落。本专利技术第二技术方案的线圈支承构件是在第一技术方案的线圈支承构件的基础上,卡合部的前端部分以及卡合部与插入主体部间的接合部成形为圆弧状。在该线圈支承构件中,由于卡合部的前端部分呈圆弧状,因此,卡合部的前端部分与管表面容易相对滑动,插入主体部容易进入管彼此间的间隙。另外,当卡合部挠曲时,应力会集中在接合部,但由于接合部成形为圆弧状,因此,可抑制应力集中在一点,可防止接合部的损伤。本专利技术第三技术方案的线圈支承构件是在第一技术方案的线圈支承构件的基础上,卡合部包括第一卡合部,该第一卡合部从一个插入主体部朝与其两侧相邻的开口中的一方侧突出;第二卡合部,该第二卡合部朝另一方侧突出。插入主体部的具有卡合部的一侧被管按压而扭转,当朝一个方向扭转时,因卡合部倾斜而容易从管脱落。然而,在该线圈支承构件中,由于在相反一侧也有一个卡合部,因此,可防止朝一个方向扭转,所以,不易从管脱落。本专利技术第四技术方案的线圈支承构件是在第三技术方案的线圈支承构件的基础上,第一卡合部及第二卡合部位于在与开口的排列方向正交的方向上隔开规定距离的位置。在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排列在一直线上的情况下,当插入部插入线圈时,因两个卡合部同时挠曲而使插入力变大。然而,在该线圈支承构件中,由于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位于隔开规定距离的位置,因此,能以一个卡合部先挠曲、另一个卡合部后挠曲的方式进行插入。其结果是,能降低插入力的极值,并相应地使插入变得容易。 本专利技术第五技术方案的线圈支承构件是在第一技术方案的线圈支承构件的基础上,非插入部、插入主体部及卡合部一体成形。在该线圈支承构件中,由于能减少零件个数,并能通过铣削加工、冲压加工及注塑成形中的任一方法来进行制作,因此,能根据生产数量选择合理的制作方法。本专利技术第六技术方案的线圈支承构件是在第五技术方案的线圈支承构件的基础上,线圈支承构件由高密度聚乙烯成形。在该线圈支承构件中,由于高密度聚乙烯树脂轻量且具有适度的弹性,因此不易损伤管。另外,对饮用水、食品没有不良影响,并经得住供热水的高温水,适于长时间浸溃在水中。本专利技术第七技术方案的贮水容器组装体包括第一技术方案至第六技术方案中任一技术方案的线圈支承构件;线圈;以及贮水容器。在该贮水容器组装体中,当线圈支承构件的插入主体部进入线圈的管彼此间的间隙时,卡合部与管接触而一边挠曲一边进入,最终从线圈内空间与管相对。即便线圈支承构件朝远离管的方向移动,卡合部也会阻止该线圈支承构件的移动,因此,可防止线圈支承构件从管脱落。本专利技术第八技术方案的贮水容器组装体是在第七技术方案的贮水容器组装体的基础上,在线圈支承构件的非插入部形成有第一倾斜部和第二倾斜部。第一倾斜部朝越靠近长度方向的端面则越使非插入部的宽度变窄的方向倾斜。第二倾斜部从比第一倾斜部更靠近端面的位置到端面为止朝使非插入部的宽度变窄的方向倾斜。在该贮水容器组装体中,当线圈组装于贮水容器时,安装于线圈的线圈支承构件的端部沿着贮水容器的圆周面强制挠曲,因此可能会被贮水容器的开口边刮擦。因此,通过使线圈支承构件的非插入部以使其宽度变窄的方式朝端面倾斜,在组装初始阶段,挠曲量较小,可抑制刮擦。另外,在组装到某一程度之后,未组装的部分也会因先组装的部分的挠曲而自挠曲,因此,组装变得容易。另外,一般容器的底部呈直径朝中心变小“研钵状”,但非插入部的端部宽度因第二倾斜部而呈前端细形状,因此,可抑制应力在端部的局部集中这样的挠曲,能经得住长期使用。本专利技术第九技术方案的贮水容器组装体是在第七技术方案或第八技术方案的贮水容器组装体的基础上,为了将相当于贮水容器的内周面半径R与线圈的假想最短尺寸S之间的尺寸差S - R的挠曲施加于非插入部的自由端所需的力Pl小于100N。在此,假想最短尺寸S是将线圈的中心轴与安装在该线圈上的线圈支承构件的非插入部在宽度方向上的自由端部以最短的方式连接而得到的尺寸。在该贮水容器组装体中,作业者在将线圈组装到贮水容器时,能容易地进行使线圈支承构件一边挠曲一边组装的作业。本专利技术第十技术方案的贮水容器组装体是在第七技术方案至第九技术方案中任一技术方案的贮水容器组装体的基础上,以线圈支承构件的卡合部的总数N、卡合部按压力D以及非插入部按压力P之间始终满足P < NXD这一关系式为条件,选定贮水容器的内周面与线圈的外周面的间隙、线圈的高度尺寸、卡合部的位置、非插入部的材质及非插入部的厚度尺寸。此处,卡合部按压力D是当线圈支承构件的插入部被插入线圈时为了使一个卡合部挠曲所需的按压力。另外,非插入部按压力P是为了进行按压直至线圈支承构件的非插入部在宽度方向上的自由端与线圈的外周面抵接所需的按压力。 在该贮水容器组装体中,当发生抖动直至线圈的外周面最接近贮水容器的内周面时,可推定出非插入部的宽度方向的自由端可能会被按压至与线圈的外周面抵接。此时,即便在作用于非插入部的力作为反力而作用于全部卡合部的情况下,由于卡合部挠曲所需的力较大,因此也可防止线圈支承构件从管脱落。专利技术效果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技术方案的线圈支承构件中,即便线圈支承构件朝远离管的方向移动,卡合部也会阻止该线圈支承构件的移动,因此,可防止线圈支承构件从管脱落。在本专利技术第二技术方案的线圈支承构件中,卡合部的前端部分与管表面容易相对滑动,插入主体部容易进入管彼此间的间隙。另外,由于接合部成形为圆弧状,因此,可抑制应力集中在一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喜多雄一西田照男M·盖斯基埃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大金欧洲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