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器的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27914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6 1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电器的控制电路,控制电路中的集成电路块TL494的15脚连接一个降压限流控制支路,16脚接地,13脚接基准+5V电源,并与14脚相连接,12脚接Vcc+25V,11脚作为第一输出OUT1,8脚作为第二输出OUT2,7脚也接地。其中降压限流控制支路可以采用简单电路结构,也可以采用单片机编程控制,主要是控制集成电路块TL494的占空比,使得充电时恒流电压不至于太高,充电过程中的电流也容易控制,有利于延长充电电池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充电器的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常常使用的给铅酸电池充电的充电器,多数为恒流、恒压、涓流浮充三阶段控制充电的。在初充阶段采用恒定电流充 电,当额定电压为12V的铅酸蓄电池端电压上升至14. 6V左右,转入恒定电压充电,在此阶段充电电流由额定值逐步下降,当充电电流下降至末期电流值时(12AH蓄电池为200mA左右)即认为电池已充足,转入涓流浮充阶段,浮充电压为13. 6V左右,三阶段充电方式可有效地延长蓄电池的循环使用寿命。但是现有的三阶段充电器存在着恒流电压太高,充电时容易引起铅酸蓄电池的电解液失水,致使蓄电池容量降低等不足,使得消费者误认为铅酸电池质量过差;特别是在夏季,上述现象更为严重,充电时充电器不转绿灯,易把电池充膨胀,从而使蓄电池完全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在原有充电器电路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晶体管控制电路,以更有效地延长蓄电池的循环使用寿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子的一种充电器的控制电路,集成电路块TL494的15脚连接一个降压限流控制支路,16脚接地,13脚接基准+5V电源,并与14脚相连接,12脚接VCC+25V,11脚作为第一输出OUTl,8脚作为第二输出0UT2,7脚接地。所述降压限流控制支路是稳压二极管ZDl的负端作为输入端,其正端串接电阻Rl后连接到三极管Ql的基极,三极管Ql的基极串接电阻R2后接地,三极管Ql的发射极也接地;三极管Ql的集电极的一个支路串接电阻R4后接集成电路块TL494的14脚;三极管Ql的集电极的另一个支路串接电阻R3,然后一个分路与集成电路块TL494的15脚连接,另一分路串接电阻R5和R6并联电路后与集成电路块TL494的16脚一起接地。所述降压限流控制支路是运放比较放大电路的正向输入端接基准15V电源;运放比较放大电路的反向输入端串联电阻R8后接+36V的比较电源,+36V的比较电源一个分路串接电阻R7后接地;运放比较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串接电阻R9后连接到集成电路块TL494的15脚。所述降压限流控制支路是运放比较放大电路的反向输入端接基准15V电源;运放比较放大电路的正向输入端串联电阻Rll后接+36V的比较电源,+36V的比较电源一个分路串接电阻RlO后接地;所述运放比较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串接电阻R12后连接到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串接电阻R13后连接到集成电路块TL494 的 15 脚。所述降压限流控制支路是运放比较放大电路的正向输入端接基准+5V电源;运放比较放大电路的反向输入端一个分路串联电阻R15后接+36V的比较电源,另一个分路串联电阻R14后接地;运放比较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串接电阻R16后连接到三极管Q3的基极,三极管Q3的集电极接地,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到集成电路块TL494的15脚。所述降压限流控制支路是单片机PIC16F173的I/O端口 6脚一分路串接电阻R18后接地,另一分路串接电阻R17后接十36V的比较电源;单片机PIC16F173的I/O端口 12脚串接电阻R19后连接到三极管Q4的基极,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串接电阻R20后连接到集成电路块TL494的15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降压限流控制支路来控制集成电路块TL494的占空比,使得充电时恒流电压不至于太高,充电过程中的电流也容易控制,有利于延长充电电池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附图I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4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5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I :参看图1,本技术的稳压二极管ZDl负端连接到充电器的输出端,当输出端的电压升高到所要设定的电压值,稳压二极管ZDl导通,经过电阻Rl、R2分压限流后提供给三极管Ql基极电流,使三极管Ql工作在饱和放大状态,由于三极管Ql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l集电极与发射极导通;因此三极管Ql集电极的电压被迫降低,即集成电路块TL494第15引脚电压被迫降低。其原理是电阻R4连接集成电路块TL494第14引脚(十5V基准电源引脚),电阻R3的工作电流是由电阻R5、R6与R4分压取得,当三极管Ql导通后,集电极电压为0,故三极管Ql经电阻R3与集成电路块TL494第15引脚连接,使得集成电路块TL494第15引脚的电压也被强制降低;由于集成电路块TL494第15引脚是反向输入引脚,集成电路块TL494第16引脚是正向输入引脚,当集成电路块TL494第16引脚接地,集成电路块TL494第15引脚电压升高,控制集成电路块TL494的占空比增大,集成电路输出工作电流增大;当集成电路块TL494第15引脚电压降低,控制集成电路块TL494输出占空比减小,使得集成电路输出工作电流减小,因此稳压二极管ZDl导通时,使集成电路整体工作电流减小。实施例2 :参看图2,运放比较放大电路的正向输入端提供基准15V电源,当反向输入引脚检测到输入电压,运放比较放大电路进行比较,当反向输入引脚电压高于正向输入引脚电压,运放比较放大电路输出电压为0,即与地导通,经电阻R9限流也同样降低集成电路块TL494第15引脚工作电压,同样地使集成电路整体工作电流减小。其余参考实施例I。实施例3 :参看图3,运放比较放大电路的反向输入端提供基准15V电源,当正向输入引脚检测到输入电压,运放比较放大电路进行比较,当正向输入引脚电压高于反向输入引脚电压,运放比较放大电路输出电压为供电电源电压,使主极管Q2导通,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串接电阻R13后连接到集成电路块TL494的15脚,故集成电路块TL494的15脚电压降低,从而降低集成电路整体工作电流。其余参考实施例I。实施例4 :参看图4,运放比较放大电路的正向输入端提供基准15V电源,当反向输入引脚检测到输入电压,运放比较放大电路进行比较,当反向输入引脚电压高于正向输入引脚电压,运放比较放大电路输出电压为0,即与地导通,经电阻R16限流也同样降低集成电路块TL494第15引脚工作电压,同样地使集成电路整体工作电流减小。其余参考实施例I。实施例5 :参看图5,当芯片的I/O端口 6脚为高电平时,经过芯片运算处理,I/O端口 12脚输出高电平,使三极管Q4导通,进而降低集成电路块TL494第15引脚工作电压 同样地使集成电路整体工作电流减小。其余参考实施例I。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技术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充电器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集成电路块TL494的15脚连接一个降压限流控制支路,16脚接地,13脚接基准+5V电源,并与14脚相连接,12脚接VCC+25V,11脚作为第一输出OUTl,8脚作为第二输出0UT2,7脚接地。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充电器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压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电器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集成电路块TL494的15脚连接一个降压限流控制支路,16脚接地,13脚接基准+5V电源,并与14脚相连接,12脚接Vcc+25V,11脚作为第一输出OUT1,8脚作为第二输出OUT2,7脚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春耕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师范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