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机组的机械载荷远程自动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26395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6 0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机械载荷远程自动测量装置,包括主机、数控系统、应变计和传感器,主机分别与数控系统一和数控系统二连接,数控系统一与应变计连接,数控系统二与传感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采用应变计和传感器采集测量数据并通过数控系统将处理后的测量数据传递给主机,从而避免了检测人员的高空作业风险,也减少了检测人员的工作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检测
,具体地说是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机械载荷远程自动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风电场中,一般由检测 人员读取安装在叶片、风轮、塔架上的应变计来测量风力发电机组的机械载荷。但由于叶片、风轮、塔架都位于高空,检测人员的作业风险较大。此外,大型风电场往往拥有几十甚至上百台风力发电机组,必须对这些风力发电机组一一进行机械载荷的测量,导致检测人员的工作量很大。因此,设计一种能够远程自动测量的风力发电机组的机械载荷测量装置是至关重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够远程自动测量的风力发电机组的机械载荷测量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包括主机、数控系统、应变计和传感器,其特征在于主机分别与数控系统一和数控系统二连接,数控系统一与应变计连接,数控系统二与传感器连接。所述的主机与所述的数控系统一之间采用无线网络连接。所述的主机与所述的数控系统二之间采用无线网络连接。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采用应变计和传感器采集测量数据并通过数控系统将处理后的测量数据传递给主机,从而避免了检测人员的高空作业风险,也减少了检测人员的工作量。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I, I为主机;2为数控系统一 ;3为传感器;4为应变计;5为数控系统二。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本技术包括主机、数控系统、应变计和传感器。主机I分别与数控系统一 2和数控系统二 5连接,主机I与数控系统一 2之间采用无线网络连接,主机I与数控系统二 5之间采用无线网络连接。数控系统一 2与应变计4连接,数控系统二 5与传感器3连接。本技术在工作时,由位于叶片、风轮和塔架表面的应变计4将测得的机械载荷量转化为机械载荷量电压信号并传递给数控系统一 2,数控系统一 2将接收到的机械载荷量电压信号放大成机械载荷量直流信号后,再将机械载荷量直流信号转换成机械载荷量数字信号。数控系统一 2将机械载荷量数字信号通过无线网络传递给位于地面的主机I。由位于叶片、风轮和塔架表面的传感器3将测得的温度、噪声、振动和风力风向数据转化为温度、噪声、振动和风力风向电压信号并传递给数控系统二 5,数控系统二 5将接收到的温度、噪声、振动和风力风向电压信号放大成温度、噪声、振动和风力风向直流信号后,再将温 度、噪声、振动和风力风向直流信号转换成温度、噪声、振动和风力风向数字信号。数控系统二 5将温度、噪声、振动和风力风向数字信号通过无线网络传递给位于地面的主机I。至此,本技术工作结束。权利要求1.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机械载荷远程自动测量装置,包括主机、数控系统、应变计和传感器,其特征在于主机(I)分别与数控系统一(2)和数控系统二(5)连接,数控系统一(2)与应变计(4)连接,数控系统二( 5)与传感器(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机械载荷远程自动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机(I)与所述的数控系统一(2)之间采用无线网络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机械载荷远程自动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机(I)与所述的数控系统二(5)之间采用无线网络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检测
,具体地说是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机械载荷远程自动测量装置,包括主机、数控系统、应变计和传感器,主机分别与数控系统一和数控系统二连接,数控系统一与应变计连接,数控系统二与传感器连接。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采用应变计和传感器采集测量数据并通过数控系统将处理后的测量数据传递给主机,从而避免了检测人员的高空作业风险,也减少了检测人员的工作量。文档编号G01D5/14GK202501856SQ201220104760公开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9日专利技术者庄骏, 张全成, 张文贤, 张永明, 谢珺, 邓妍, 陈苏声, 黄祎 申请人: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机械载荷远程自动测量装置,包括主机、数控系统、应变计和传感器,其特征在于:主机(1)分别与数控系统一(2)和数控系统二(5)连接,数控系统一(2)与应变计(4)连接,数控系统二(5)与传感器(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全成张永明庄骏陈苏声黄祎张文贤谢珺邓妍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