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接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25947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5 2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联接组件,包括后盖、中间件、面罩,所述中间件呈环形,所述后盖套装于所述中间件外表面,所述面罩套装于所述中间件内表面,所述后盖与所述中间件为可拆式连接,所述面罩与所述中间件为可拆式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面罩与中间件不但连接可靠,而且拆卸方便。后盖与中间件不但连接可靠,而且拆卸方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连接结构,尤其涉及联接组件
技术介绍
灯具包括灯泡或LED灯、交通标志光电器件、安全警示标志用光电器件等,需要将点光源安装在安装机构内,而且它们都会牵涉到维修与更换。然而,现有上述产品的点光源安装机构存在以下缺点I、安装过程粗糙,2、安装机构欠牢固与一致性,3、拆卸不方便,且有较多的在拆卸时必须破坏安装件才能完成拆卸。4、维修时由于不便拆卸导致维修效果不好而且浪费时间与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联接组件。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联接组件,包括后盖、中间件、面罩,所述中间件呈环形,所述后盖套装于所述中间件外表面,所述面罩套装于所述中间件内表面,所述后盖与所述中间件为可拆式连接,所述面罩与所述中间件为可拆式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该联接组件还包括安装基板,所述安装基板设有安装孔,所述中间件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后盖和所述面罩分别位于所述安装基板的正面和背面;该联接组件还包括对所述中间件和所述安装基板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突起柱、以及用于容纳所述定位突起柱的定位槽,所述定位突起柱设置在所述中间件上,所述定位槽设置在所述安装基板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间件端部向外延伸有延展部,所述延展部与所述中间件形成不大于90度的夹角;所述面罩端部向外延伸有延伸部,所述面罩与所述延伸部形成不大于90度的夹角;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延展部相互重叠,且所述延伸部压于所述延展部上方。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突起柱设置在所述延展部上,所述定位槽开于所述安装孔端面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该联接组件还包括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延展部压于所述安装基板上,所述第一密封圈位于所述延展部与所述安装基板之间,所述第二密封圈位于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延展部之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间件内表面设有中间件迫紧爪,所述面罩外表面设有迫紧槽,所述迫紧槽设有槽开口,所述中间件迫紧爪从所述槽开口滑入所述迫紧槽内、且与所述迫紧槽相卡紧或破卡。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间件内表面设有中间件内迫紧牙,所述面罩外表面设有外迫紧牙,所述中间件内迫紧牙与所述外迫紧牙相互咬合在一起。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间件外表面设有中间件迫紧槽和中间件外迫紧牙,所述后盖内表面设有迫紧爪和内迫紧牙,所述中间件迫紧槽设有槽开口,所述迫紧爪从所述槽开口滑入所述中间件迫紧槽内、且与所述中间件迫紧槽相卡紧或破卡;所述内迫紧牙与所述中间件外迫紧牙相互咬合在一起。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面罩设有放置灯具的腔体,后盖底部端面设有通孔,该联接组件还包括胶垫,所述胶垫位于所述后盖内部、且与所述底部端面相贴合,灯具包括发光源部件、以及与发光源部件相连接的灯体,所述发光源部件位于所述腔体内,所述灯体穿过所述通孔及胶垫;所述面罩的面罩顶面呈椭圆形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面罩与中间件不但连接可靠,而且拆卸方便。后盖与中间件不但连接可靠,而且拆卸方便。 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联接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其中为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联接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其中为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安装基板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面罩结构示意图,其中为正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面罩结构示意图,其中为侧视图。图6是本技术的中间件结构示意图,其中为正视图。图7是本技术的中间件结构示意图,其中为侧视图。图8是本技术的中间件结构示意图,其中为立体图。图9是本技术的外罩体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的后盖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的联接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且为剖面图。图12是本技术的联接组件组装在一起的结构示意图,且为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至图12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联接组件,包括后盖9、中间件21、面罩13,所述中间件21呈环形,所述后盖9套装于所述中间件21外表面,所述面罩13套装于所述中间件21内表面,所述后盖9与所述中间件21为可拆式连接,所述面罩13与所述中间件21为可拆式连接。后盖9与中间件21可以安装在一起,同时后盖9与中间件21也可以拆分开。同理,面罩13与中间件21可以安装在一起,同时面罩13与中间件21也可以拆分开。因为所述面罩13与所述中间件21为可拆式连接,所以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中间件21内表面设有中间件迫紧爪24,所述面罩13外表面设有迫紧槽15,所述迫紧槽15设有槽开口,所述中间件迫紧爪24从所述槽开口滑入所述迫紧槽15内、且与所述迫紧槽15相卡紧或破卡。当中间件迫紧爪24滑入迫紧槽15内,且进行顺时针方向旋转,会使得中间件迫紧爪24与迫紧槽15牢固的卡在一起;当需要将面罩13从中间件21上拆卸下来时,将面罩13向逆时针方向旋转,使中间件迫紧爪24脱离迫紧槽15,即实现破卡。为了使面罩13与中间件21的连接更加牢固,该迫紧槽15与所述面罩13端面具有倾斜角度。因为迫紧槽15具有倾斜角度,所以当所述中间件迫紧爪24从所述槽开口滑入所述迫紧槽15内时,随着面罩13的顺时针旋转,会使得中间件迫紧爪24与迫紧槽15越卡越紧,从而增加连接的可靠性。当然,该迫紧槽15也可以为两个,中间件迫紧爪24也可以为两个,两个中间件迫紧爪24分别从两个所述槽开口分别滑入两个迫紧槽15内、且分别与两个迫紧槽15相卡紧或破卡;通过两个迫紧槽15和两个中间件迫紧爪24的卡紧或破卡,使得面罩13与中间件21的连接更可靠。为了使面罩13与中间件21的连接得到进一步加强,所述中间件21内表面设有中间件内迫紧牙25,所述面罩13外表面设有外迫紧牙17,所述中间件内迫紧牙25与所述外迫紧牙17相互咬合在一起。通过面罩13的顺时针旋转,使中间件内迫紧牙25与外迫紧牙17相互咬合在一起,从而使面罩13与中间件21的连接更加可靠。当需要将面罩13从中间件21上拆卸下来时,将面罩13向逆时针方向旋转,使中间件内迫紧牙25与外迫紧牙17分离。当然,该中间件内迫紧牙25也可以为两个,该外迫紧牙17也可以为两个,两个中间件内迫紧牙25分别与两个外迫紧牙17—一对应咬合在一起,进一步加强了面罩13与中间件21的连接可靠性。 因为后盖9与中间件21为可拆式连接,所以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中间件21外表面设有中间件迫紧槽26和中间件外迫紧牙27,所述后盖9内表面设有迫紧爪14和内迫紧牙16,所述中间件迫紧槽26设有槽开口,所述迫紧爪14从所述槽开口滑入所述中间件迫紧槽26内、且与所述中间件迫紧槽26相卡紧或破卡;所述内迫紧牙16与所述中间件外迫紧牙27相互咬合在一起。后盖9与中间件21的连接构造和面罩13与中间件21的连接构造是相同的,当迫紧爪14滑入中间件迫紧槽26内,且进行顺时针方向旋转,会使得迫紧爪14与中间件迫紧槽26牢固的卡在一起;当需要将后盖9从中间件21上拆卸下来时,将后盖9向逆时针方向旋转,使迫紧爪14脱离中间件迫紧槽26,即实现破卡。为了使后盖9与中间件21的连接更加牢固,该中间件迫紧槽26与所述中间件21端面具有倾斜角度。当然,该迫紧爪14也可以为两个,中间件迫紧槽2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联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后盖、中间件、面罩,所述中间件呈环形,所述后盖套装于所述中间件外表面,所述面罩套装于所述中间件内表面,所述后盖与所述中间件为可拆式连接,所述面罩与所述中间件为可拆式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同为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