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起垄收获的多功能甘薯作业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21915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5 07: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起垄收获的多功能甘薯作业机,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该机悬挂架的下端与共用平台固定连接;共用平台成“亚”字形框架结构,至少具有起垄、挖掘收获两种组装状态;当处于起垄组装状态时,共用平台固定施肥开沟器、施肥组件,后横档两端分别固定下端朝后靠拢呈“八”字形分布的起垄犁,后横档中部固定安装镇压轮;当处于挖掘收获组装状态时,共用平台的前横档两端分别安装限深轮,后横档中部安装尖端形成入土角的挖掘收获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制造十分方便,通过变换组合,分别实现起垄施肥镇压和挖掘收获等作业功能,一机多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起垄收获的多功能甘薯作业机,尤其是一种可实现起高垄和适宜粘重土壤区深挖掘收获的多用途甘薯作业机,属于农业机械

技术介绍
据申请人了解,甘薯种植具有垄体高(30cm左右)、生长深(可达30cm)等特点,起垄和挖掘收获是甘薯生产的重要环节,用工量占全程的65%以上。目前现有甘薯起垄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垄体较矮、垄形质量差、对邻垄破坏严重、影响后续作业。甘薯收获机存在的问题是挖掘深度不够、破损率较高、明薯率较低、易出现壅土阻塞;丘陵坡地和平原坝 区粘重土壤区缺少适用机具,尤其收获机具,导致人工劳动作业强度大,制约了产业发展。检索发现,申请号为03214670. I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农田作业机,它可以耕地、农田起埂、农田起垄、耘地、打姜沟、收地瓜及土豆等多功能。然而,该机采用正反犁头组合起垄,由于翻土距离有限,在垄体稍宽时易出现垄两侧较高而中间土少变成一条沟,成“凹”型,且起垄回土流量大,所以垄沟较窄、垄高较矮,有大量土壅向邻垄、对邻垄破坏大,垄体质量不高。此外,申请号为200920240885. 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起垄块茎作物收获机。该起垄块茎作物收获机,包括机架,机架前端连接挖掘器支撑板,挖掘器支撑板上安装振动挖掘器,机架上安装支撑臂、拉杆和轴,轴上安装偏心轮,偏心轮上安装摇臂,摇臂连接振动筛,车架后端安装车轮支撑架和车轮,其特征是轴与挖掘器支撑板相连接,挖掘器支撑板上安装升降杆。该机虽然具有其优点,然而由于该机采用振动式挖掘和筛条式振动输送、果土分离作业原理,无法保证含水率较大或较小的沙浆土、尤其是粘重土壤的作业质量,前行阻力大,易损伤机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通过创新设计,提出一种可起垄收获的多功能甘薯作业机,从而有效解决甘薯起垄质量差、对邻垄破坏严重、挖掘破损率较高、明薯率较低、壅土阻塞故障率高等生产难题。为达以上目的,本技术可起垄收获的多功能甘薯作业机包括上部与牵引装置连接的悬挂架,所述悬挂架的下端与共用平台固定连接;所述共用平台由前、后横档和位于前、后横档之间的两连接档构成“亚”字形框架结构,至少具有起垄、挖掘收获两种组装状态;当处于所述起垄组装状态时,所述共用平台的前横档中后部固定下端具有开沟头的施肥开沟器,所述两连接档之间固定上端为集肥斗、下端为出肥口的施肥组件,所述后横档两端分别固定下端朝后靠拢呈“八”字形分布的起垄犁,所述后横档中部固定安装朝后延伸的镇压轮支架,所述镇压轮支架后端安装形成梯形垄的镇压轮;当处于所述挖掘收获组装状态时,所述共用平台的前横档两端分别安装限深轮,所述后横档中部安装尖端形成入土角的挖掘收获犁。本技术合理设计的“亚”形共用平台可以采用矩形管焊接构成,制造十分方便,使用时将模块化设计的各种作业组件借助U形卡等紧固件按需方便快捷地安装在共用平台上,从而通过变换组合,分别实现起垄施肥镇压和挖掘收获等作业功能,可以一机多用。本技术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起垄犁具有垂向投影与前进方向呈50° -70°(最好为60° )的犁面,所述犁面由犁壁、犁铧、犁尖三段构成,所述犁壁与犁铧之间呈朝内140° -160° (最好为150° )的夹角,所述犁铧与犁尖之间呈朝内145° -165° (最好为155° )的夹角,从而构成三段式单翼过中起垄犁。使用时,该犁的犁头起垄入土角较大,便于入土,三段式整犁结构使得犁面自洁性好、前行阻力小,且单翼稍过中结构使得侧边壅起的土量少,所以对邻垄影响小,起垄高度稳定。本技术更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挖掘收获犁由左右对称半犁面构成,所述左右半犁面的前部呈相互沿对称轴对合的三角形,所述的左右三角形的前部形成100° -120° (最好为112° )的犁面夹角,所述左右半犁面的后部分别与所述前部形成150° -170° (最好为162° )的外翻角。该结构使得挖掘收获犁翻土碎土性能良好、前行阻力小、破损率低、明薯率高,大大提高了机具在丘陵坡地和平原坝区沙土、沙壤土、沙浆土、尤其是粘重土壤区的作业性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I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安装起垄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俯视图。图3为图I实施例中的三段式单翼过中起垄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图5为图3的侧视图。图6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安装挖掘收获梨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俯视图。图8为图6实施例中挖掘收获犁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的俯视图。附图说明图10为图8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6中挖掘收获犁半犁面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可起垄收获的多功能甘薯作业机包括上部与牵引装置连接的悬挂架1,悬挂架I的下端与共用平台13通过斜撑以及紧固件2固定连接。该共用平台由前、后横档和位于前、后横档之间的两连接档构成“亚”字形框架结构,具有起垄、挖掘收获两种组装状态。当处于所述起垄组装状态时,如图I、图2所示,共用平台13的前横档中后部固定下端具有开沟头的施肥开沟器4,该施肥开沟器4的安装杆上具有间隔分布的销轴孔3,因此可以通过有级调节改变开沟深度。共用平台13的两连接档之间通过U形卡6固定上端为集肥斗、下端为出肥口的施肥组件5。共用平台13的后横档两端分别固定下端朝后靠拢呈“八”字形分布的起垄犁7。图2中的9、11、12也是U形卡。上述施肥开沟器4、施肥组件5的结构与现有技术基本相同。起垄犁的具体形状如图3、4、5所示,犁柱14下端具有垂向投影与前进方向呈60°的犁面,该犁面自上至下由犁壁16、犁铧15和犁尖三段构成,犁壁16与犁铧15之间呈朝内的150°夹角,犁铧15与犁尖之间呈朝内155°的夹角,从而构成逐渐内收的三段式单翼过中起垄犁,前行时不仅可以有效将土壤聚拢,而且阻力小。共用平台13后横档中部固定安装朝后延伸的镇压轮支架8,镇压轮支架后端两端分别安装大径朝外的圆台形镇压轮,因此可以在起垄犁7将土壤聚拢后,镇压形成梯形垄。图4中的17为犁面支撑板。当处于所述挖掘收获组装状态时,如图6、图7所示,共用平台13的前横档两端分别通过下端开有调节槽的限深固定架32安装限深轮31,图中33、34为螺栓。后横档中部通过U形卡20固定挖掘收获犁小“亚”字形固定座21,朝下延伸的犁柱27从固定座21中间穿过被调节螺栓22紧定,因此可调节犁的挖深。犁柱下端通过销轴29铰支前端固定挖掘收获犁30的犁面座28,挖掘收获犁30尖端形成约30°入土角。犁面座28后端通过铰销26铰接调节螺杆25的下端,调节螺杆25的上端通过两调节螺母23、24固定在犁柱27的后侦牝因此可以通过调节螺杆调整挖掘收获犁30的入土角度。挖掘收获犁的具体结构如图8至图12所示,由左右对称半犁面18、19构成,左右半犁面的前部呈相互沿对称轴对合的三角形,左右三角形的前部如图10所示,形成112°的犁面夹角,左右半犁面的后部分别与前部形成图12所示的162°的外翻角。本实施例可起垄收获的多功能甘薯作业机悬挂架与拖拉机连接,具有以下特点(I)采用模块化设计,将起垄、镇压、施肥、挖掘、限深等关键部件设计成可拆卸模块,通过关键部件在“亚”形共用平台上的变换组合,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起垄收获的多功能甘薯作业机,包括上部与牵引装置连接的悬挂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架的下端与共用平台固定连接;所述共用平台由前、后横档和位于前、后横档之间的两连接档构成“亚”字形框架结构,至少具有起垄、挖掘收获两种组装状态;当处于所述起垄组装状态时,所述共用平台的前横档中后部固定下端具有开沟头的施肥开沟器,所述两连接档之间固定上端为集肥斗、下端为出肥口的施肥组件,所述后横档两端分别固定下端朝后靠拢呈“八”字形分布的起垄犁,所述后横档中部固定安装朝后延伸的镇压轮支架,所述镇压轮支架后端安装形成梯形垄的镇压轮;当处于所述挖掘收获组装状态时,所述共用平台的前横档两端分别安装限深轮,所述后横档中部安装尖端形成入土角的挖掘收获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良龙胡志超计福来王冰田立佳于向涛张会娟顾峰玮曹明珠
申请(专利权)人: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