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分离方法以及静电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1980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在燃烧煤的火力发电站的锅炉发生的,煤灰的未燃烧成分的浓度高达15~30%的情况下也能够不发生火花地稳定地进行灰的分离(高未燃烧成分的灰和低未燃烧成分的灰的分离),能够将高未燃烧成分的灰作为燃料再利用,将低未燃烧成分的灰作为例如混凝土辅助材料再利用的静电分离方法和静电分离装置。该静电分离方法和静电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利用静电力分离煤灰中包含的未燃烧炭灰的静电分离方法中,在大致为平板状的下面电极及其上方,设置具有高介电体树脂部的上面电极,以上述下面电极或上面电极中的任一电极为正电极,另一电极作为负电极,在所述下面电极与上面电极之间使直流电场产生,形成利用静电力分离的分离区域,将提供给该分离区域的煤灰中的未燃烧的炭灰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利用静电力分离煤灰中包含的未燃烧炭灰的静电分离方法以及 静电分离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例如使用煤的火力发电站的锅炉等发生的煤灰中包含的灰 分的分离的静电分离方法以及静电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在例如使用煤的火力发电站的锅炉等发生的煤灰中包含约20%以上的未燃 烧的碳,分离、回收这种未燃烧的碳作为能源使用的研究正在进行,已经有各 种方案提出。例如WO2002/076620号公报(专利文献1)记载有粒子的静电分离方法和 静电分离装置以及制造系统,提出了利用静电力将导电性成分与绝缘性成分混 合的粉末原料分离为各成分的静电分离装置。该专利文献1的图5 (参照本申请的图1 )例示了已有的静电分离装置的 一个例子,其结构是,电极上下配置,底面电极l配置具有通气性的气体分散 板电极(叠层烧结的多孔电极),为了粉末的流动,由设置于其底面电极l的 下侧的风箱6鼓入空气。又记载了如下所述的进行静电分离的方法,即在上面电极2上配置能够通 过粒子的具有多个开口部的大致为平板状的网状电极,而且安装能够使整个装置振动的振动机或敲击器5 。而且在上下电极之间施加直流高压电压,将导电 性粒子(未燃烧成分)与绝缘性粒子(灰分)混合的粉末原料(未燃烧成分的 浓度=导电性粒子重量比2 5 %)投入静电分离带3 , 一边使装置振动一边进 行静电分离的方法。但是该专利文献1记载的方法中,导电性成分与绝缘性成分混合的粉末原 料的未燃烧成分的浓度高达15 30%的情况下,静电分离带3的空气的导电性 成分的浓度变高是不可避免的,绝缘性下降,发生火花导致分离性能下降是一 个问题。专利文献1: WO2002/07662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了上述已有技术的存在问题,本专利技术课题提供在燃烧煤的火力 发电站的锅炉发生的,煤灰的未燃烧成分的浓度高达15 30%的情况下也能够 不发生火花地稳定地进行灰的分离(高未燃烧成分的灰和低未燃烧成分的灰的 分离),能够将高未燃烧成分的灰作为燃料再利用,将低未燃烧成分的灰作为 例如混凝土辅助材料再利用的静电分离方法和静电分离装置。本专利技术是为解决上述课题锐意进行研究的结果,作为其要旨,是在权利要 求书中记载的如下所述内容。(1) 一种利用静电力分离煤灰中包含的未燃烧炭灰的静电分离方法,其特 征在于,设置下面电极和上面电极,在所述下面电极与上面电极之间的电压施 加电路中有高介电体(Dielectric)树脂部,在所述下面电极与上面电极之间 使直流电场产生,以此分离煤灰中的未燃烧炭灰。(2) 根据(1)中记载的利用静电力分离煤灰中包含的未燃烧炭灰的静电 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方法中,设置下面电极和具有高介电体树脂部的 上面电极,在所述下面电极与上面电极之间使直流电场产生,以此分离煤灰中 的未燃烧炭灰。(3) 根据(1)或(2)记载的静电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面电极采 用具有棒状的高介电体树脂部的网状电极。(4) 根据(1)或(2)或(3)记载的静电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上面电极采用用高介电体树脂的平板电极。(5) 根据(1) (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静电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去 除所述上面电极上附着的粉末的去除手段。(6) —种利用静电力分离煤灰中包含的未燃烧炭灰的静电分离装置,其特 征在于,设置下面电极和与该下面电极保持规定的间隔设置于其上侧的上面电 极,在所述下面电极与所述上面电极之间的电压施加电路的中途设置高介电体 树脂部。(7) 根据(6)所述的静电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利用静电力分离煤 灰中包含的未燃烧炭灰的静电分离装置中,设置下面电极和与该下面电极保持 规定的间隔设置于其上侧的上面电极,在该上面电极上设置高介电体树脂部, 具备连接于所述下面电极和上面电极中的至少一方的直流电源,在下面电极与上面电极之间施加电压。(8) 根据(6)或(7)记载的静电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面电极采用具有用高介电体的树脂制造的树脂棒电极和煤灰能够通过的多个开口部的 网状电极。(9) 根据(6) (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静电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上面电极采用用高介电体树脂制造的平板电极。(10) 根据(6) (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静电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作为去除附着于所述上面电极上的附着粉末的手段,形成能够用空气去除粉末 的结构。(11) 根据(6) (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静电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作为 去除附着于所述上面电极上的附着粉末的手段,在电极上形成振动手段或冲击 手段。(12) 根据(6) (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静电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下面电极以及/或所述上面电极与直流电源之间的馈电线的中途,装入用 金属端子夹着树脂棒或树脂板的结构的装置。如果采用本专利技术,则能够提供即使是在燃烧煤的火力发电站的锅炉发生的, 煤灰的未燃烧成分的浓度高达15 30%的情况下,也能够不发生火花地稳定地 进行灰的分离(高未燃烧成分的灰和低未燃烧成分的灰的分离),能够将高未 燃烧成分的灰作为燃料再利用,将低未燃烧成分的灰作为例如混凝土辅助材料 再利用的静电分离方法和静电分离装置,能够取得工业上有用的显著的效果。附图说明图l例示己有的静电分离装置。图2是说明已有的静电分离装置的火花发生机制的说明图。 图3是说明已有的静电分离装置的火花发生机制的说明图。 图4例示本专利技术的静电装置的使用树脂棒电极的实施形态。 图5例示本专利技术的静电分离装置的使用高介电体树脂构成的平板电极的实 施形态。图6是防止本专利技术的静电装置的电流发生的机制的说明图。 图7例示本专利技术的静电分离装置的使用树脂棒电极和空气供给的实施形态1。 图8例示本专利技术的静电分离装置的使用树脂棒电极、空气供给以及低介电 体的实施形态2。图9例示本专利技术的静电分离装置的使用树脂棒电极、空气供给以及低介电 体的实施形态3。图IO例示本专利技术的静电分离装置的使用树脂棒电极、空气供给以及低介电体的实施形态4。图ll例示本专利技术的静电分离装置的使用树脂棒电极、空气供给以及环状砝码的实施形态5。图12例示本专利技术的静电分离装置的使用树脂棒电极和中间插入用树脂棒电 极的实施形态6。图13例示本专利技术的静电分离装置的使用树脂棒电极和中间插入用树脂棒电 极的实施形态7。图14例示本专利技术的静电分离装置的使用中间插入用树脂棒电极的实施形态8。 图15例示本专利技术的静电分离装置的使用中间插入用树脂棒电极的实施形态9。 图16表示进行批(batch)处理的本专利技术的静电分离装置的实施例。 图17表示进行有树脂棒电极8的情况下的连续处理的本专利技术的静电分离装 置的实施例。图18表示进行没有树脂棒电极8的情况下的连续处理的本专利技术的静电分离 装置的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2 图17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态进行详细说明。 本专利技术人对使用煤的锅炉发生的煤灰中包含的未燃烧碳的浓度高达15 30%的情况下的灰分分离技术(分离为高未燃烧碳灰和低未燃烧碳灰的技术)进行锐意研究,下面以原料采用煤灰的前提进行说明。 <用金属网进行的实验〉为了确认上述已有技术的存在问题,准备了实际上与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 的装置结构具有相同功能的小型装置(平面面积W100mmXL200mm、上下电极 之间80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静电力分离煤灰中包含的未燃烧炭灰的静电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下面电极和上面电极,在所述下面电极与上面电极之间的电压施加电路中有高介电体树脂部,在所述下面电极与上面电极之间使直流电场产生,以此分离煤灰中的未燃烧炭灰。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多喜川升真盐圭一政本学福本康二真弓康弘
申请(专利权)人:川崎成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