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玻璃真空热管自动封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13253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4 2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全玻璃真空热管自动封接机,其依序包括:上料传递装置,用来将集热管与冷凝端提供给下述封接装置;封接装置,用来将集热管与冷凝端熔接成已熔接热管;下料装置,用来将已熔接热管从封接装置上取下,再将取下来的已熔接热管放置到下述退火装置中;退火装置,完成上述已熔接热管的退火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合理布置,使整个结构简单、清楚,能够实现全玻璃真空热管的自动封接,节约了工人的体力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不合格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玻璃真空热管的封接装置,用于全玻璃真空热管的冷凝端自动封接。
技术介绍
在全玻璃真空热管生产过程中,以往冷凝端的封接都是用人工半自动方式进行。具体流程如下人工将内管和外管安装好的集热管上管到集热管夹持机械上,冷凝端安装在与集热管同轴的冷凝端夹持机械上,人工控制火量送火,直到冷凝端和集热管封接端口熔化,翻边,控制冷凝端靠近集热管封接端,然后封接在一起,然后人工下管,放置到退火炉上。一般一个工人封接一支玻璃热管所需时间大概是2 3分钟,与工人熟练度有关。人工封接全玻璃真空热管冷凝端主要存在以下缺点I.人工上管、下管,工作线比较长,容易造成集热管排气小嘴、冷凝端灌注小嘴折 断,产品返工;2.人工封接,火焰温度和火焰辐射对人体会造成一些潜在的伤害;3.封接依赖于工人熟练度,因此有些热管封接质量不好;4.人为控制火焰大小,造成燃气、氧气的浪费;5.生产效率依赖工人熟练度,因此工作效率比较低下;6.封接设备和退火炉距离较远,会造成一定的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全玻璃真空热管冷凝端自动封接机,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一些问题人工上管、下管,工作线比较长,容易造成集热管排气小嘴、冷凝端灌注小嘴折断,产品返工;人工封接,火焰温度和火焰辐射对人体会造成一些潜在的伤害;封接依赖于工人熟练度,因此有些热管封接不好;人为控制火焰大小,造成燃气、氧气的浪费;生产效率依赖工人熟练度,因此工作效率比较低下;封接设备和退火炉距离较远,会造成一定的能源浪费,以及不能满足批量生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玻璃真空热管自动封接机,其特征在于,依序包括上料传递装置,用来将集热管与冷凝端提供给下述封接装置;封接装置,用来将集热管与冷凝端熔接成已熔接热管;下料装置,用来将已熔接热管从封接装置上取下,再将取下来的已熔接热管放置到下述退火装置中;退火装置,完成上述已熔接热管的退火处理。在一个较佳的技术方案中该上料传递装置包括负责集热管供料的集热管移送机构与集热管上料机械手,以及,负责冷凝端供料的冷凝端移送机构与冷凝端上料机械手。在一个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集热管移送机构包括基座、移送电机、传动带、主动齿轮、被动齿轮、移送链条、集热管卡座、推进气缸、以及推进块,移送电机和主动齿轮固定在基座上,并通过传动带动力连接,主动齿轮带动移送链条在主动齿轮与被动齿轮之间循环转动,集热管卡座安装在移送链条上,随着移送链条同步前进,推进气缸固定在基座上,并位于该移送链条的一侧,推进块固定在该推进气缸上,通过推动集热管卡座上的集热管的一个端部以使其规正。在一个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集热管上料机械手包括导轨、X轴气缸、滑杆、Y轴气缸、Z轴气缸、夹持气缸以及夹持爪,该导轨以平行于该移动链条的方向固定在基座上,该X轴气缸固定在基座上,该X轴气缸的活塞杆上安装有该滑杆,该滑杆在该导轨上滑移,该Y轴气缸安装在该滑杆上,且该Y轴气缸的活塞杆能够在Y轴方向伸缩,该Z轴气缸安装在该Y轴气缸的活塞杆上,且该Z轴气缸的活塞杆能够在Z轴方向伸缩;该夹持爪安装在Z轴气缸的活塞杆上,并与该夹持气缸动力连接,能够夹持并取放集热管。在一个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冷凝端移送机构包括冷凝端移送链条、冷凝端卡座、冷凝端推进气缸、以及冷凝端推进块,冷凝端移送链条通过联轴器与该主动齿轮的齿 轮轴动力连接,与该移送链条同步移动;冷凝端卡座安装在冷凝端移送链条上,随着冷凝端移送链条同步前进,冷凝端推进气缸固定在该基座上,并位于该冷凝端移送链条的一侧,冷凝端推进块固定在该冷凝端推进气缸上,通过推动冷凝端卡座上的冷凝端的一个端部以使其规正。在一个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冷凝端上料机械手包括冷凝端导轨、冷凝端X轴气缸、冷减滑杆、冷减Y轴气缸、冷减Z轴气缸、冷减夹持气缸以及冷减夹持爪,该冷凝端导轨以平行于该冷凝端移动链条的方向固定在基座上,该冷凝端X轴气缸固定在基座上,该X轴气缸的活塞杆上安装有该冷凝端滑杆,该冷凝端滑杆在该冷凝端导轨上滑移,该冷凝端Y轴气缸安装在该冷凝端滑杆上,且该冷凝端Y轴气缸的活塞杆能够在Y轴方向伸缩,该冷凝端Z轴气缸安装在该冷凝端Y轴气缸的活塞杆上,且该冷凝端Z轴气缸的活塞杆能够在Z轴方向伸缩;该冷凝端夹持气缸安装在冷凝端Z轴气缸的活塞杆上,该冷凝端夹持爪与该冷凝端夹持气缸动力连接,能够夹持并取放冷凝端。在一个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封接装置具有若干个工位,该若干个工位依序包括上料工位、若干个预热工位、冷凝端翻边工位、集热管翻边工位、熔接工位、若干个退火工位以及下料工位;集热管与冷凝端从该上料工位进入该封接装置;该若干个预热工位分别设有灯头,用于将该集热管与冷凝端的端口温度逐渐上升;在该冷凝端翻边工位设有灯头和冷凝端翻边机构,该冷凝端翻边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有一个冷凝端翻边碳棒,并能够朝该冷凝端的端口处伸缩,用于将该冷凝端的端口半径予以扩大呈喇叭状;在该集热管翻边工位设有灯头和集热管翻边机构,该集热管翻边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有一个集热管翻边碳棒,并能够朝该集热管的端口处伸缩,用于将该集热管的端口处的内管端口半径予以扩大并与集热管的外管端口熔接在一起;在该熔接工位设有灯头和冷凝端推进机构,该冷凝端推进机构将冷凝端的喇叭状端口推到与集热管的端口相接触的位置,使冷凝端的喇叭状端口与集热管的端口完成熔接,成为一根已熔接热管;在该若干个退火工位分别设有灯头,使已熔接热管温度逐渐降低;到达下料工位的已熔接热管被下料装置从封接装置上取下。在一个较佳的技术方案中在冷凝端翻边工位、集热管翻边工位、以及熔接工位分别设置有吹气装置。在一个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下料装置是一个下料机械手,其包括固定安装的下料导轨,下料导轨上安装有下料滑块,一个X轴下料气缸推动该下料滑块沿X轴移动,一个Y轴下料气缸安装在该下料滑块上,其活塞杆朝向Y轴方向伸出,一个Z轴下料气缸与该Y轴下料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该Z轴下料气缸的活塞杆朝向Z轴方向伸出,一个下料夹持爪与该Z轴下料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该下料夹持爪由一个下料夹持气缸驱动作开合动作。 在一个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退火装置,包括退火炉与设置在该退火炉中的传送带。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实现了上管、下管全自动化,减少了因上下管搬运产生的损伤问题;自动熔封集热管和冷凝端,减少了热辐射和热损伤对人体的潜在伤害;自动预热、力口热、封接等,火焰温度和加热时间等都通过工艺摸索出最优组合,因此封接质量可靠,一致性好;通过工艺控制,使燃气、氧气消耗量控制到最小,减少了能源损耗;采用了自动设备,其生产效率明显提高;由于上下管是跑道式设计,便于和集热管生产的其他工序连接起来,形成自动化生产线。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总体构成示意图(平面布置图);图2是集热管移送机构和上料机构侧视图;图3是集热管和冷凝端的移送机构和上料机构俯视图;图3A是集热管上料机械手的夹持气缸以及夹持爪的结构示意图;图3B是冷凝端上料机械手的夹持气缸以及夹持爪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封接装置的主视图;图4A是封接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B是封接装置的侧视图;图4C是圆环形灯座设置灯头情况示意图;图5是集热管夹持机构示意图;图6是冷凝端夹持机构的示意图;图7是集热管拨动机构的示意图;图8A是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玻璃真空热管自动封接机,其特征在于,依序包括:上料传递装置,用来将集热管与冷凝端提供给下述封接装置;封接装置,用来将集热管与冷凝端熔接成已熔接热管;下料装置,用来将已熔接热管从封接装置上取下,再将取下来的已熔接热管放置到下述退火装置中;退火装置,完成上述已熔接热管的退火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旭光阎学英李学军王青山陈华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清华阳光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华业阳光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