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摇床调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09764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3 2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平面摇床调速器,包括电源电路和调速控制电路,所述电源电路包括熔断器、电源开关、电源变压器、整流硅堆、第一电容、第七电阻和发光二极管,所述调速控制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集成电路、第一电位器、第二电位器、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二极管、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和电动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调速耗时短、输出摇速稳定性高、可靠性高和耗能低等优点,适合运用于各种平面摇床中。(*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调速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平面摇床调速器
技术介绍
平面摇床的构造主要由床头(传动机构)、床面和支承装置三部分组成。床面的纵向往复运动是通过曲柄连杆式传动机构来实现的。电动机通过皮带传动使大皮带轮带动曲轴旋转摇杆随之作上、下运动,摇杆向下运动时,肘板推动后轴和往复杆向后移动,弹簧受到压缩床面是通过联动座和往复杆相连的,所以此时亦使床面作后退运动,当摇杆向上运动时,由于受到弹簧的伸张力推动,床面随之向前运动。目前使用的摇床在摇床摇速调节时 容易出现摇床摇速不稳、停摇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调速耗时短、输出摇速稳定性高、可靠性高、耗能低的平面摇床调速器。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平面摇床调速器,包括电源电路和调速控制电路,所述电源电路包括熔断器、电源开关、电源变压器、整流硅堆、第一电容、第七电阻和发光二极管,所述熔断器的一端与所述交流电源连接,所述熔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源变压器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变压器的电源输出端与所述整流硅堆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硅堆的电源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整流硅堆的电源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调速控制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集成电路、第一电位器、第二电位器、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二极管、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和电动机,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电位器的第一端和第一电位器的滑动端连接,所述第一电位器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和第一晶体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第二电阻的第二端、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和第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二电位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位器的第二端和滑动端分别与所述二极管的负极、第二晶体管的集电极和第三晶体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门极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基极分别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和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集成电路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集成电路的电源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集成电路第一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位器的滑动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集成电路的电源输出端分别与第三晶体管的发射极、第五电阻的第一端和发动机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运算放大器集成电路的第二信号输入端和第六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电动机的第二端和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平面摇床安装上述调速器,克服了目前使用的摇床在摇床摇速调节时容易出现摇床摇速不稳、停摇等缺点,本技术具有调速耗时短、输出摇速稳定性高、可靠性闻、耗能低等优点。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I所示,本技术一种平面摇床调速器,包括电源电路和调速控制电路,所述电源电路包括熔断器FU、电源开关S、电源变压器T、整流硅堆UR、第一电容Cl、第七电阻R7和发光二极管LED,所述熔断器FU的一端与所述交流电源连接,所述熔断器FU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源变压器T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变压器T的电源输出端与所述整流硅堆UR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硅堆UR的电源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Rl的第一端,所述整流娃堆UR的电源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容Cl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l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l的第二端与所述发光二极管LED的正极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电源开关S选用5A、220V电源开关。电源变压器T选用12-15W、二次电压为18V的电源变压器。整流硅堆UR选用3A、50V整流硅堆。所述调速控制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集成电路1C、第一电位器RP1、第二电位器RP2、第一晶体管VT1、第二晶体管VT2、第三晶体管VT3、二极管VD、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和电动机M,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Cl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电位器RPl的第一端和第一电位器RPl的滑动端连接,所述第一电位器RPl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和第一晶体管VTl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VTl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Cl的第二端、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和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VTl的基极与所述第二电位器RP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位器RP2的第二端和滑动端分别与所述二极管VD的负极、第二晶体管VT2的集电极和第三晶体管VT3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VT2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三晶体管VT3的门极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VT2的基极分别与所述第三电容C2的第一端和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集成电路IC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集成电路IC的电源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电容Cl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集成电路IC第一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位器RPl的滑动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集成电路IC的电源输出端分别与第三晶体管VT3的发射极、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和发动机M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运算放大器集成电路IC的第二信号输入端和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所述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与所述电动机M的第二端和所述发光二极管LED的负 极连接。权利要求1.一种平面摇床调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电路和调速控制电路,所述电源电路包括熔断器、电源开关、电源变压器、整流硅堆、第一电容、第七电阻和发光二极管,所述熔断器的一端与所述交流电源连接,所述熔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源变压器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变压器的电源输出端与所述整流硅堆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硅堆的电源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整流硅堆的电源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 所述调速控制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集成电路、第一电位器、第二电位器、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二极管、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和电动机,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电位器的第一端和第一电位器的滑动端连接,所述第一电位器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和第一晶体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第二电阻的第二端、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和第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二电位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位器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平面摇床调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电路和调速控制电路,所述电源电路包括熔断器、电源开关、电源变压器、整流硅堆、第一电容、第七电阻和发光二极管,所述熔断器的一端与所述交流电源连接,所述熔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源变压器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变压器的电源输出端与所述整流硅堆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硅堆的电源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整流硅堆的电源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调速控制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集成电路、第一电位器、第二电位器、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二极管、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和电动机,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电位器的第一端和第一电位器的滑动端连接,所述第一电位器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和第一晶体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第二电阻的第二端、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和第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二电位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位器的第二端和滑动端分别与所述二极管的负极、第二晶体管的集电极和第三晶体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门极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基极分别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和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集成电路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集成电路的电源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集成电路第一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位器的滑动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集成电路的电源输出端分别与第三晶体管的发射极、第五电阻的第一端和发动机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运算放大器集成电路的第二信号输入端和第六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电动机的第二端和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容俊林夏罗亚芳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措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