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栽培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902833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3 18:03
提供一种人工控制栽培环境、具备兼顾培育和观测的光源的植物栽培系统。一种栽培植物的植物栽培系统(1),具备被分隔开的空间即栽培单元(3)和管理植物的栽培的管理部(5),栽培单元(3)具备能够移动的架子即栽培架(7)和遮光部,栽培架(7)具备栽培搁板(9)和光控制部,栽培搁板具备光源和观测装置,所述光源,通过调整具有多个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体组件的照射量,将光照射到植物上,所述观测装置,在发光体组件的照射下观察植物,取得观测数据,向管理部发送。发光体组件具有第1发光二极管、第2发光二极管和第3发光二极管,分别配置成能均匀照射,管理装置具备比较当前和过去的观测数据以预测植物的收获日的计算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室内栽培植物的植物栽培系统
技术介绍
为了栽培植物,与植物的种类和/或培育状况相匹配地适当调整栽培环境是不可或缺的,作为用于此的手段,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栽培设施。例如,进行如下完全控制型的植物栽培遮断外部环境的影响而人工创造栽培环境,在其中栽培植物。另外,为了掌握植物的培育状况,还要进行图像数据的解析(参照专利文献I)。图16是表示专利文献I中的植物栽培系统101的构成的框图。植物栽培系统101 具备栽培室103和管理室105。在栽培室103中,遮光部147以及绝热部149遮断由外部环境对栽培室103内的栽培环境的影响。光照射在栽培的植物111上的光源125、调整栽培室103内的栽培环境的调整部151和具备控制调整部151的各种控制装置的控制部153人工设定栽培室103内的栽培环境。另外,观测部161观测植物111的培育状况,并向管理室105发送。在管理室105所具备的管理部177中,接收部179,将从观测部161接收到的观测数据向资料库(library) 181以及计算部183传送。资料库181作为数据库对观测数据进行保管。计算部183解析观测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另外,为了有效地利用栽培的土地面积,也使用具有多层的栽培搁板的立体的栽培设施(参照专利文献2)。图17是表示专利文献2中的植物栽培系统210的构成的框图。植物栽培系统201具备固定式的栽培架207和管理室205。栽培架207具备多层的栽培搁板209、调整部251、控制部253和观测部261。栽培架207立体地具有栽培搁板209,能够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土地面积。而且,关于为了栽培植物而人工创造的栽培环境中的照射的光,已知红色和蓝色的光是有效的。本专利技术者,基于实验,发现了红色和蓝色的适当的发光比例,提出了均匀地照射各种光的发光体组件(参照专利文献3)。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3-47340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0-209970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09-12500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为了观测人工栽培环境中的植物的培育状况,要求使用适于植物培育的光源,并且关于植物的观测也要求得到与在太阳光下进行观测时同样的观测数据。这是因为到目前为止的观测数据大多是在太阳光下观测到的,为了能够进行比较,必须使照射条件相匹配。但是,在专利文献I以及2中,不论是关于均匀地实现植物培育的光源、还是关于兼顾植物培育以及观测的光源,都既没有记载,也没有给出启示。另外,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光源,关于兼顾植物培育以及观测的光源,既没有记载,也没有给出启示。另外,在专利文献I中,观测部161和管理部177,是以植物培育试验为目的而进行用于发现特定的栽培环境对特定的植物111的培育的影响的观测和解析的装置。关于用于预测各种植物的收获时间的观测和/或数据处理,既没有记载,也没有给出启示。在专利文献2中,虽然记载有观测部261观测并将观测数据向管理部277发送,但关于观测数据的处理,既没有记载,也没有给出启示。 如以上所述那样,根据现有的植物栽培系统,无法在完全人工控制植物的栽培环境的植物栽培系统中,兼顾植物培育和观测。另外,具体地灵活应用完全人工控制植物的栽培环境的植物栽培系统中的观测数据的方法是未知的。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植物栽培系统在完全人工控制植物的栽培环境的植物栽培系统中,具备适于兼顾培育和观测的光源,能够使用完全控制栽培环境的植物栽培系统中的植物的观测数据来预测收获时间。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技术方案I所涉及的专利技术为一种在室内栽培植物的植物栽培系统,具备用于栽培所述植物的被分隔开的空间即栽培单元和管理所述植物的栽培的管理装置,所述栽培单元具备用于栽培所述植物的能够移动的架子即栽培架;和遮断向所述分隔开的空间的太阳光的入射的遮光装置,所述栽培架具备栽培所述植物的栽培搁板和控制照射到所述植物上的光的光控制装置,所述栽培搁板具备光源和观测装置,所述光源,通过在所述光控制装置的控制下,调整具有多个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体组件的照射量,向所述植物照射光,所述观测装置,在所述发光体组件的照射下观测所述植物,取得观测数据,将取得的所述观测数据向所述管理部发送,所述发光体组件具有发出第I光谱的光的I个第I发光二极管;配置在以所述第I发光二极管为中心的第I圆的圆周上、发出第2光谱的光的m (m为2以上的整数)个的第2发光二极管;和配置在以所述第I发光二极管为中心的第2圆的圆周上、发出第3光谱的光的n (n为2以上的整数)个的第3发光二极管,所述第I光谱、所述第2光谱和所述第3光谱相互不同,所述第2发光二极管配置成在由以所述第I发光二极管为起点通过所述各第3发光二极管的射线分割出的所述第I圆的n个弧的各个上数量相等,所述管理装置具备从所述观测装置取得所述观测数据的接收装置、存储所述接收装置取得的所述观测数据的资料库、和将所述接收装置取得的所述观测数据与所述资料库存储的和所述植物同种的植物的过去的观测数据以预测所述植物的收获日的计算装置。技术方案2所涉及的专利技术,为技术方案I中记载的植物栽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I发光二极管是发光为白色光或绿色光的发光二极管,所述第2发光二极管,存在3个,是发光为蓝色光的发光二极管,所述第3发光二极管,存在3个,是发光为红色光的发光二极管,所述3个第2发光二极管以及所述3个第3发光二极管定位成,分别形成等腰三角形。技术方案3所涉及的专利技术,为技术方案2中记载的植物栽培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具备收纳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收纳器具,所述收纳器具具有向外部散热的散热装置和保护所述发光二极管以隔绝外部气体的封闭装置,所述第3发光二极管,为发光峰值与所述植物内的光敏色素的吸收峰值一致的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被收纳于所述收纳器具而与所述散热装置热连接。技术方案4所涉及的专利技术,为技术方案3中记载的植物栽培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具备位于所述栽培架内的、用于保持所述植物以进行水耕栽培的容器;用于冷却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液体流动的流路;和将所述容器内的水的热与所述流路内的液体的热进行交换的液体间换热装置,所述流路和所述散热装置热连接,通过所述液体间换热装置进行的换热,一边冷却所述发光二极管,一边保持所述容器内的水温。另外,在本申请专利技术中,也可以设为具备光控制装置,该光控制装置具有控制多个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模式的模式选择装置;和控制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的各个的光量的光量控制装置,所述模式选择装置以及所述光量控制装置,为了所述观测装置的观测,控制所述光源照射的光。 另外,在本申请专利技术中,也可以设为在第I发光二极管中,包括含有黄色或/和绿色的波长的白色发光二极管。进而,也可以设为含有黄色或/和绿色的波长的白色发光二极管,以比红色光源小的光量组入发光体组件。由此,第I发光二极管,是以观测为主的发光二极管,但是不仅使观测变得容易,而且在植物培育必需黄色光和/或绿色光的情况下,能够尽可能地抑制成本增加,维持均匀照射的状态,在培育上也具有很大的意义。能够根据植物11的培育状况进行适当的照射,例如,在发芽期仅照射红色光、在子叶展开期照射红色光和蓝色光、进而在真叶展开期照射红色光、蓝色光和白色光。而且,为了使用植物的观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冈崎圣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顶石科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