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遥感
,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种植模式(Cropping pattern, CP)是作物轮作的空间表达,是对农作物前后巷顺序的概括。作物种植模式关系到水、热、光、土壤肥力等资源的充分利用,是提高田块单产和总产的重要技术环节,对于高效、可控农业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伴随着世界范围光、热、水等农业自然资源的重新分配、世界人口的持续增加和耕地存量潜在的减少趋势,种植模式也发生着变化。及时、准确监测农业种植模式及其时空变化,有利于预测粮食产量及其变化和制定农业发展政策。合理的种植模式应有利于土地、阳光、热量和水等各种资源的最有效利用,取得当时条件下农作物生产的最佳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并能可持续地发展。农作物种植模式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不适当的种植方式,保持耕地的可持续发展潜力,进而保障粮食安全。国内外学者尝试采用气象数据或统计数据、以行政区为最小研究单元反映区域和全球种植模式,从宏观上展示种植模式的空间变化。但农业自然条件具有局部小气候的特点,内部差异不可忽略。比如以农户为单元的种植管理模式使区域种植模式复杂多样,这种方法不能准确地描述种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作物种植模式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输入遥感植被指数时间序列数据; B、确定植被生长阈值,将同一地区裸地和植被覆盖区在春夏季最早出现差异时的植被指数值确定为植被生长阈值; C、选择农作物训练样本; D、参数优化,根据训练样本对研究区农作物最短生长季长度、最长生长季长度和最小生长幅度这3个参数进行随机组合,选择对训练样本种植模式识别精度最高的参数取值组合作为最优参数; E、提取植被生长信息; F、排除非农作物区域,依次判断待识别像元的植被生长季长度是否介于农作物最短生长季长度和农作物最长生长季长度之间、植被生长幅度是否大于农作物最小生长幅度,这2项条件中只要有I项不满足,则将该待识别像元判定为非农作物区域; G、根据农作物生长季个数确定一年内的农作物复种指数; H、根据前一年、当年和后一年的农作物复种指数综合确定农作物种植模式。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农作物种植模式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中,提取的植被生长信息包括一年内的植被生长季个数、每个生长季的长度和生长幅度3个指标,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植被指数时序数据所有时间点的值与植被生长阈值作比较,将大于或等于O的时间点赋值为1,小于O的时间点赋值为O,从而得到一条由O和I值组成的时间序列; B、对新时间序列中连续为I的值进行累加,如果遇到O,则重新开始累加,得到一条累加后的时间序列; C、针对累加后的时间序列,所有为I的...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