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铁轨液压牵引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90902 阅读:2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2 2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公路铁轨液压牵引车,包括牵引车,牵引车的前后两部分分别安装有前驱动轮和后驱动轮,牵引车的前后两部分通过铰链筒连接,牵引车上安装油缸座,油缸座上安装油缸套,油缸杆的头端安装前导向轮和后导向轮,两个前导向轮之间通过导向轮轴连接,后导向轮之间通过导向轮轴连接,油缸套上的油缸油管连接多路阀,多路阀连接到操作杆上。用于铁轨上拉火车车厢,灵活操作,替代了一些车辆只能在公路或铁路上的一种形式,适用于铁路货车、自备铁路的安全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以能铁路上牵引车厢移动的牵引车,尤其涉及一种公路铁轨液压牵引车
技术介绍
现阶段,牵引车厢的车辆没有使用液压系统,而且现阶段的车辆没有导向的装置,经常会在铁路的导轨上掉下来,这样带来了很多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公路铁轨液压牵引车,能够在公路和铁轨上进行工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公路铁轨液压牵引车,包括牵引车,其特征是牵引车的前后两部分分别安装有前驱动轮和后驱动轮,牵引车的前后两部分通过铰链筒连接,牵引车上安装油缸座,油缸座上安装油缸套,油缸杆的头端安装前导向轮和后导向轮,两个前导向轮之间通过导向轮轴连接,后导向轮之间通过导向轮轴连接,油缸套上的油缸油管连接多路阀,多路阀连接到操作杆上。根据所述的公路铁轨液压牵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导向轮和后导向轮与铁路上火车的轮子相同,前导向轮和后导向轮能与铁轨相配合。根据所述的公路铁轨液压牵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车上安装油缸座,油缸座上安装油缸套,油缸杆的头端连接提升臂的一端,提升臂的另一端安装在提升架上,提升架安装在牵引车上,提升臂中间安装前导向轮或后导向轮。根据所述的公路铁轨液压牵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车前后两端安装前挂钩和后挂钩,前挂钩和后挂钩为连接火车车厢的挂钩。根据所述的公路铁轨液压牵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车的前后两部分通过铰链筒连接,铰链筒的两侧还设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两端通过销安装在锁销轴座上,锁销轴座安装在牵引车上。根据所述的公路铁轨液压牵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车设有喇叭、前视灯、后视灯、车体空调、铁路标志。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效果在于灵活操作,替代了一些车辆只能在公路或铁路上的一种形式,适用于铁路货车、自备铁路的安全生产。灵活的液压操作使其在轨道上高速过弯,气压制动满足了各种路况的需求,上下铁路的置换利用操作手柄上下移动,活塞杆向下运行约20--30厘米,使其导向轮正确放置在铁轨上,再连接刚性连接销,一人操作不超过4分钟,且操作简便,刚性连杆机构能承受大吨位牵引。液压系统的自动压力控制能满足油缸活塞杆根据需要在规定位置的伸缩,保证导向轮工作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导向轮和牵引车车架及其配合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牵引车机罩及其附属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导向轮提升的结构原理图。图5为气瓶、气泵和气瓶调压阀与牵引车连接的示意图。图6为牵引车前后两部分连接的原理图。图7为导向轮、油缸与牵引车的连接示意图。附图中1、前挂钩;2、前导向轮;3、前驱动轮;4、牵引车;5、铰链筒;6、喇叭;7、IU视灯;8、后视灯;9、车体空调;10、后驱动轮;11、后导向轮;12、扶手;13、后挂钩;14、 上车阶梯;15、油箱;16、提升臂;18、牵引车转向油缸座;19、牵引车车架;20、油缸座;21、油缸油管;22、油缸套;23、油缸杆;24、导向轮轴;25、挂钩支架;26、挂钩把手;28、牵引车机罩;29、铁路标志;30、提升臂连接板;31、提升架;32、气瓶;33、气瓶调压阀;34、气泵;35、连接板;36、锁销轴座;37、多路阀;38、操作杆。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本专利技术如图I所示,一种公路铁轨液压牵引车,包括牵引车4,其特征是牵引车4的前后两部分分别安装有前驱动轮3和后驱动轮10,牵引车4的前后两部分通过铰链筒5连接,牵引车4上安装油缸座20,油缸座20上安装油缸套22,油缸杆23的头端安装前导向轮2和后导向轮11,两个前导向轮2之间通过导向轮轴24连接,后导向轮11之间通过导向轮轴24连接,油缸套22上的油缸油管21连接多路阀37,多路阀37连接到操作杆38上。根据所述的公路铁轨液压牵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导向轮2和后导向轮11与铁路上火车的轮子相同,前导向轮2和后导向轮11能与铁轨相配合。根据所述的公路铁轨液压牵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车4上安装油缸座20,油缸座20上安装油缸套22,油缸杆23的头端连接提升臂16的一端,提升臂16的另一端安装在提升架31上,提升架31安装在牵引车4上,提升臂16中间安装前导向轮2或后导向轮11。根据所述的公路铁轨液压牵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车4前后两端安装前挂钩I和后挂钩13,前挂钩I和后挂钩13为连接火车车厢的挂钩。根据所述的公路铁轨液压牵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车4的前后两部分通过铰链筒5连接,铰链筒5的两侧还设有连接板35,连接板35的两端通过销安装在锁销轴座36上,锁销轴座36安装在牵引车4上。根据所述的公路铁轨液压牵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车4设有喇叭6、前视灯7、后视灯8、车体空调9、铁路标志29。本专利技术的使用原理如下如图I所示,当车辆需要在公路上行驶的时候,只需要操作操作杆38把油缸杆23往回收,这样就带动了前导向轮2和后导向轮11向上运动,这样就只有前驱动轮3和后驱动轮10在公路上行走了。当需要在铁轨上进行托运火车的车厢时,操作操作杆38把油缸杆23放下来,使得前驱动轮3和后驱动轮10紧紧的压在铁轨上,这样车辆再移动的时候,就能始终保持在铁轨上行走,防止了偏离铁轨的危险。连接板35和锁销轴座36在安装上的时候可以保证这辆的直线行驶,也有效的防止偏道,当在公路上行驶转弯的时候就可以把连接板35从锁销轴座36上卸下来。车辆的制动采用外接空气压缩机利用三个储气罐,储存制动气,依靠气顶油加力泵组,钳盘式双管理制动来控制车辆制动力,在牵引货车车厢时,可采用车辆上专用的风管接头连接货厢,利用货厢配置好的气路来完成制动,一般连接车厢即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效果在于灵活操作,替代了一些车辆只能在公路或铁路上的一种形式,适用于铁路货车、自备铁路的安全生产。灵活的液压操作使其在轨道上高速过弯,气压制动满足了各种路况的需求,上下铁路的置换利用操作手柄上下移动,活塞杆向下运行约20-30厘米,使其导向轮正确放置在铁轨上,再连接刚性连接销,一人操作不超过4分 钟,且操作简便,刚性连杆机构能承受大吨位牵引。液压系统的自动压力控制能满足油缸活塞杆根据需要在规定位置的伸缩,保证导向轮工作的可靠性。权利要求1.一种公路铁轨液压牵引车,包括牵引车(4),其特征是牵引车(4)的前后两部分分别安装有前驱动轮(3)和后驱动轮(10),牵引车(4)的前后两部分通过铰链筒(5)连接,牵引车(4)上安装油缸座(20),油缸座(20)上安装油缸套(22),油缸杆(23)的头端安装前导向轮(2)和后导向轮(11),两个前导向轮(2)之间通过导向轮轴(24)连接,后导向轮(11)之间通过导向轮轴(24)连接,油缸套(22)上的油缸油管(21)连接多路阀(37),多路阀(37)连接到操作杆(38)上。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公路铁轨液压牵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导向轮(2)和后导向轮(11)与铁路上火车的轮子相同,前导向轮(2)和后导向轮(11)能与铁轨相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公路铁轨液压牵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车(4)上安装油缸座(20),油缸座(20)上安装油缸套(22),油缸杆(23)的头端连接提升臂(16)的一端,提升臂(16)的另一端安装在提升架(31)上,提升架(31)安装在牵引车(4)上,提升臂(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公路铁轨液压牵引车,包括牵引车(4),其特征是:牵引车(4)的前后两部分分别安装有前驱动轮(3)和后驱动轮(10),牵引车(4)的前后两部分通过铰链筒(5)连接,牵引车(4)上安装油缸座(20),油缸座(20)上安装油缸套(22),油缸杆(23)的头端安装前导向轮(2)和后导向轮(11),两个前导向轮(2)之间通过导向轮轴(24)连接,后导向轮(11)之间通过导向轮轴(24)连接,油缸套(22)上的油缸油管(21)连接多路阀(37),多路阀(37)连接到操作杆(38)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庆华石佰敏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东大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