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扳手套筒自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90350 阅读:2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2 2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扳手套筒自锁结构,设置在安装有自适应套筒的电动扳手上,包括定位部件和开关部,可与定位部件相接触的限位机构,开关部控制定位部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移动,定位部件处于第一位置时,定位部件与自适应套筒的旋紧部件接触并提供阻力,定位部件处于第二位置时,其与自适应套筒的旋紧部件脱离。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动扳手套筒自锁结构,利用自适应套筒机构,能够自动夹紧一定范围内的多种规格的螺栓,实现了对多种不同规格螺栓都能进行锁紧,方便了用户使用,用户不需要分辨多种规格的套筒,只需一个套筒与电动扳手配合使用,即可实现对多种规格的螺栓进行锁紧,且电动扳手套筒自锁结构结构小巧,轻便,操作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夹紧式紧固类工具,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扳手。
技术介绍
在诸如汽车修理、普通家庭工作中或其他多种领域,经常使用到很多规格的螺栓,对这些螺栓的紧固或松开,通常需要扳手配合很多的与螺栓规格相同的套筒进行操作,操作繁琐。尤其是对于普通用户来说难以分辨诸多规格的套筒,造成套筒规格与螺栓不匹配,无法套于螺栓上进行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夹紧的紧固件工具,能够对一定范围内 的多种规格螺栓,完成夹紧和拧紧工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扳手套筒自锁结构,其特征是,设置在安装有自适应套筒的电动扳手上,包括定位部件和开关部,可与定位部件相接触的限位机构, 所述开关部控制所述定位部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移动, 所述定位部件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定位部件与所述自适应套筒的旋紧部件接触并提供阻力,所述定位部件处于第二位置时,其与所述自适应套筒的旋紧部件脱离。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一弹簧和由所述弹簧的弹力驱动抵靠于所述定位部件上的定位销。所述定位销抵靠于所述定位部件的位置分别为所述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定位部件由两个定位壳夹持固定于所述自适应套筒的支撑壳上。所述自适应套筒包括 一套筒主体,该套筒主体具有复数个缺口 ; 复数个夹爪,该夹爪可径向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套筒主体的缺口中,且通过第一偏压元件与套筒主体连接; 一移动部件,该移动部件通过第二偏压元件与所述套筒主体接合,且通过斜面与所述夹爪接合; 一限位机构,包括操作部件和限位部件,操作部件可以驱动限位部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处于第一位置时,该限位部件限制移动部件自由移动;处于第二位置时,该限位部件允许移动部件移动。所述套筒主体包括输出轴部分,该输出轴具有接合部,所述夹爪通过第一偏压元件与该接合部连接。所述限位部件设在所述移动部件的内部区域,所述限位部件与所述移动部件的相对面上设置有螺纹,所述限位部件处于第一位置时,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移动部件以限制所述移动部件的自由移动。所述限位部件处于第一位置时,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移动部件,所述移动部件可由螺纹配合在所述限位部件上旋转实现轴向移动。所述操作部件为一由所述限位部件夹持的操作杆,所述操作杆上具有凸、凹两个径向位置分别为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限位部件由所述操作杆上的凸、凹两个径向位置驱动可在所述移动部件与所述操作部件之间的空间中径向运动。所述操作部件为一伸入所述输出轴内的操作杆,所述限位部件可径向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输出轴上的缺口中,所述限位部件可由所述操作杆驱动在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径向移动。所述操作部件外部通过一弹性部件与所述输出轴连接。所述移动部件与所述夹爪接合的所述斜面呈向夹爪口部张开的倾斜状。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本专利技术的电动扳手套筒自锁结构,利用自适应套筒机构,能够自动夹紧一定范围内的多种规格的螺栓,实现了对多种不同规格螺栓都能进行锁紧,方便了用户使用,用户不需要分辨多种规格的套筒,只需一个套筒与电动扳手配合使用,即可实现对多种规格的螺栓进行锁紧,且本专利技术的电动扳手套筒自锁结构结构小巧,轻便,操作简单。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电动扳手套筒自锁结构一实施例示意 图2是图I中的电动扳手套筒自锁结构分解 图3是定位块意 图4a是自适应套筒分解示意 图4b是自适应套筒初始状态剖视 图4c是自适应套筒夹持螺栓剖视 图4d是自适应套筒脱开螺栓剖视 图5是电动扳手套筒自锁结构自由状态示意 图6是图5中电动扳手套筒自锁结构张开状态示意 图7是图5中电动扳手套筒自锁结构初始状态示意 图8是图5中电动扳手套筒自锁结构拧紧状态示意 图9是图5中电动扳手套筒自锁结构工作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施例,如图I、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电动扳手套筒自锁结构设置在安装有自适应套筒2的棘轮电动扳手本体I上,包括定位部件和开关部,可与定位部件相接触的限位部,本实施例中定位部件为定位块7,开关部为开关3。开关3控制定位块7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移动。定位块7处于第一位置时,定位块7与自适应套筒2的旋紧部件即外套筒108接触并提供阻力,定位块7处于第二位置时,其与自适应套筒2的旋紧部件即外套筒108脱离。限位部包括一弹簧10和由弹簧的弹力驱动抵靠于定位块7上的定位销9。定位销9抵靠于定位块7的位置分别为第一位置A和第二位置B。定位块7由两个定位壳即左定位壳6、右定位壳8夹持固定于自适应套筒的支撑壳5上。 左定位壳6、定位块7、右定位壳8、定位销9、弹簧10组成制动开关4,制动开关4固定在支撑壳5上。支撑壳5固定在机器本体I上。右定位壳8与左定位壳6支撑定位块7。如图3,定位块7上有第一位置A和第二位置B两点,A、B两点间有两段不同的曲线,A点处曲线用于当定位块7向下运动一小段距离后,定位块7能在弹簧10、定位销9作用下,自动回复到A点。当定位销9处于定位块7A点时,定位块7与自适应套筒2分开;当定位销9处于定位块7 B点时,定位块7阻碍自适应套筒2外套筒108运动。自适应套筒2的结构如图4a-图4d所示,自适应套筒2包括套筒主体111,该套筒主体111具有三个缺口 1111。三个可活动的夹爪112,该夹爪112可径向移动地设置在套筒主体111的缺口 1111中,且通过第一偏压元件与套筒主体111连接;套筒主体111包括输出轴部分,本实施例中输出轴为主轴105,主轴105上具有接合部1051,夹爪112通过弹簧113与该接合部1051连接。本实施例中接合部为设置于主轴105上的与三个弹簧113位置对应并可部分的容纳弹簧113的三个孔。弹簧113 —端容纳于主轴105的孔中,另一端偏压于夹爪112上。本实施例中第一偏压元件为弹簧113,夹爪112受径向的弹簧113作用,可以沿缺口径向移动。一移动部件通过第二偏压元件与套筒主体111接合,移动部件套于套筒主体111外部,本实施例中移动部件包括外套筒108与移动环109,移动环109套于外套筒108 —端内且可以与外套筒108 —起移动,移动环109上具有一凸沿,由凸沿卡于外套筒108上,使移动环109可随外套筒108 —起向夹爪112方向移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外套筒108与移动环109也可以做成一整体部件。移动环109通过斜面1091与夹爪112接合;第二偏压元件为弹簧110。受夹持在套筒111与移动环109间的弹簧110的作用,移动环109在套筒主体111上不可旋转的往复移动,移动环109上有一斜面1091,与夹爪112上斜面1121配合,当移动环109向前(即所夹工件方向)运动时,推动夹爪112向径内运动;当移动环109向后运动时,夹爪112在第一偏压元件作用下向径外运动。一限位机构,包括操作部件和限位部件,操作部件可以驱动限位部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处于第一位置时,该限位部件限制移动部件自由移动;处于第二位置时,该限位部件允许移动部件移动。本实施例中操作部件为开关101,限位部件为螺纹挡块104。螺纹挡块104设在外套筒108的内部区域,螺纹挡块104与外套筒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扳手套筒自锁结构,其特征是,设置在安装有自适应套筒的电动扳手上,包括定位部件和开关部,可与定位部件相接触的限位部,所述开关部控制所述定位部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移动,所述定位部件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定位部件与所述自适应套筒的旋紧部件接触并提供阻力,所述定位部件处于第二位置时,其与所述自适应套筒的旋紧部件脱离。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电动扳手套筒自锁结构,其特征是,设置在安装有自适应套筒的电动扳手上,包括定位部件和开关部,可与定位部件相接触的限位部, 所述开关部控制所述定位部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移动, 所述定位部件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定位部件与所述自适应套筒的旋紧部件接触并提供阻力,所述定位部件处于第二位置 时,其与所述自适应套筒的旋紧部件脱离。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动扳手套筒自锁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限位部包括ー弹簧和由所述弹簧的弹カ驱动抵靠于所述定位部件上的定位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扳手套筒自锁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定位销抵靠于所述定位部件的位置分别为所述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动扳手套筒自锁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定位部件由两个定位壳夹持固定于所述自适应套筒的支撑壳上。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动扳手套筒自锁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自适应套筒包括 ー套筒主体,该套筒主体具有复数个缺ロ ; 复数个夹爪,该夹爪可径向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套筒主体的缺ロ中,且通过第一偏压元件与套筒主体连接; 一移动部件,该移动部件通过第二偏压元件与所述套筒主体接合,且通过斜面与所述夹爪接合; 一限位机构,包括操作部件和限位部件,操作部件可以驱动限位部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处于第一位置时,该限位部件限制移动部件自由移动;处于第二位置吋,该限位部件允许移动部件移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扳手套筒自锁结构,其特征是,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亮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