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属于污染场地修复
技术介绍
在我国持续的城市化进程中,各大城市进行战略布局的重新规划,大量原来位于城区边缘或近郊的工厂(尤其是化工·、农药、冶金等高污染、高能耗工厂)搬迁,新城区建设面对企业迁移遗留的许多被污染的场地,土地利用受到较大限制并存在极大潜在威胁。污染场地的土壤污染物主要分为三大类有机污染物、重金属污染物和放射性污染物。我国在2006年才开始全国土壤污染系统调查,土壤污染治理的经验严重不足,相关的法律规范匮乏,检测、修复技术和设备落后。目前的污染土壤治理技术和治理工程经验显示,仍然存在治理成本较高和周期较长等主要问题。而在众多的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中,原位淋洗修复技术作为污染物控制效果较优的一项技术,在英国、美国等地一定程度得到大力推广和应用,而在我国则尚未开展应用。现有的原位淋洗技术在污染场地淋洗时,渗流渠仅单次开挖、形状常规且全部连通,淋洗液主要依赖地势高程而分布,导致通过污染场地不同渗透系数的土壤的淋洗溶液量分布差异性大,淋洗溶液对污染场地的淋洗覆盖面积小,污染场地存在漏淋洗的区域较多,从而造成淋洗效果较差。集水井设置采用一次成孔,主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污染土有组织渗流原位强制净化方法,包括在污染场地周边设置垂直止水帷幕的隔离防渗、渗流渠的开挖、集水井的开挖、淋洗溶液的配制、对污染土的淋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渗流渠的开挖包括在污染场地内的待修复污染土上分层开挖主明渠(2)、支明渠(3)和集水渠4),主明渠(2)沿止水帷幕(1)内侧和将污染场地划分为单元淋洗区域开挖,主明渠(2)宽0.4~0.5米,深0.3~0.4米,支明渠(3)的一端与主明渠(2)连通,支明渠3)的另一端呈封闭锥形并指向集水渠(4),支明渠(3)的封闭端到集水渠(4)的距离是0.1~0.3米,集水渠(4)设置在单元淋洗区域内且两端封闭,宽0.4~0.6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璐,胡竹云,王惠芸,高云云,余芳,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致衡环境安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