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士钊专利>正文

含吡蚜酮的复配杀虫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86875 阅读:2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7 1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吡蚜酮的复配杀虫剂,属于农药领域。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吡蚜酮8-10、胺菊酯8-10、吡虫啉6-8、分散剂1-3和乙醇10-15。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含吡蚜酮的复配杀虫剂,成本低,毒性小,杀虫效果好,应用范围广,能有效杀死小麦、玉米、水稻和大豆等多种农作物上的害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吡蚜酮的复配杀虫剂,属于农药领域。
技术介绍
吡蚜酮属于吡啶类或三嗪酮类杀虫剂,是全新的非杀生性杀虫剂,最早由瑞士汽巴嘉基公司于1988年开发,该产品对多种作物的刺吸式口器害虫表现出优异的防治效果。利用电穿透图(EPG)技术进行研究表明,无论是点滴、饲喂或注射试验,只要蚜虫或飞虱一接触到吡蚜酮几乎立即产生口针阻塞效应,立刻停止取食,并最终饥饿致死,而且此过程是不可逆转的。因此,吡蚜酮具有优异的阻断昆虫传毒功能。尽管目前对吡蚜酮所引起的口针阻塞机制尚不清楚,但已有的研究表明这种不可逆的"停食"不是由于"拒食作用"所引起。经吡蚜酮处理后的昆虫最初死亡率是很低的,昆虫〃饥蛾〃致死前仍可存活数日,且死 亡率高低与气候条件有关。试验表明,药剂处理3小时内,蚜虫的取食活动降低90%左右,处理后48小时,死亡率可接近100%。吡蚜酮对害虫具有触杀作用,同时还有内吸活性。在植物体内既能在木质部输导也能在韧皮部输导;因此既可用作叶面喷雾,也可用于土壤处理。由于其良好的输导特性,在茎叶喷雾后新长出的枝叶也可以得到有效保护。但是,吡蚜酮价格比较高且药效比较缓慢,而且对于单一型的杀虫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吡蚜酮的复配杀虫剂,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FDA00001828130300011.jpg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士钊
申请(专利权)人:张士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