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吡虫啉和吡蚜酮的复配杀虫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10680 阅读:3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27 0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农药复配物,特别涉及一种含吡虫啉和吡蚜酮的复配杀虫剂。一种含吡虫啉和吡蚜酮的复配杀虫剂,其特征在于,吡虫啉与吡蚜酮重量之比为1:0.67-1:24。通过实验室生物测定,筛选得到了2个增效作用显著的复配比例,吡虫啉与吡蚜酮含量之比为3:2和1:3时,它们的共毒系数分别达到410.38和616.17,体现出了极高水平的增效作用。上述复配剂配比合理,对褐飞虱等半翅目害虫的毒力较强,共毒系数较高,具有较强的增效效果,是一类高效、低毒的复配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吡虫啉和吡蚜酮的复配杀虫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药复配物, 特别涉及一种含吡虫啉和吡蚜酮的复配杀虫剂。
技术介绍
吡虫啉,1- (6-氯-3-吡啶基甲基)-N-硝基亚咪唑-2-叉胺,由德国拜耳公司和日本特殊农药株式会社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共同开发,1991年开始投放市场。吡虫啉是近几年发展最快的新烟碱类杀虫剂,现已在超过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余种农作物及家畜上使用。吡虫啉是一种新型超高效内吸性杀虫剂,能有效防治多种害虫,杀虫谱广,尤其对飞虱、粉虱、蚜虫等刺吸式害虫有特效。其作用机制为选择性的作用于昆虫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破坏昆虫中枢神经的正常传导,使其处于极度兴奋状态,逐渐麻痹直至死亡,具有很高的选择性,对哺乳动物毒性很低。吡蚜酮,4,5- 二氢-6-甲基-4- (3-吡啶亚甲基氨基)_1,2,4-3 (2H)-酮,是瑞士诺华公司于1998年成功开发的新颖吡啶杂环类杀虫剂,具有高效、低毒、高选择性、对环境友好等特点。吡蚜酮是新型内吸性杀虫剂,对刺吸式口器害虫如稻飞虱、蚜虫等有特效。可以专一性阻断昆虫取食行为,使受药害虫立即停止取食,尽管还能运动,但因产生不可逆的拒食作用最后死于饥饿,该作用方式是一种全新的神经活性毒理机制;另外,吡蚜酮还具有阻断昆虫传毒的功能,对防治传播病毒的害虫极为有效。农业生产上化学农药的长期、大量、单一使用,甚至滥用,不仅导致有害生物的抗药性持续发展和加剧,使得许多有害生物再猖獗,农药在作物和环境中的高残留也给整个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带来了日益严重的污染和危害。农药复配就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农药有效成分通过农药助剂加工成为一种制剂,也可以在田间通过将两种不同有效成分的农药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是当前害虫化学防治中最常用的策略之一。农药复配有增效、相加、拮抗三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即便是两种农药之间的复配,由于配比不同增效程度也不一样,有的甚至是拮抗作用。因此,科学地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用方式、作用机理不同的药剂混合使用,通过试验筛选出增效明显的组合物,不但能够提升防治效果,扩大防治范围,延缓有害生物抗性的发展和药剂的使用寿命,而且可以节约成本、减少农药在生态环境中的释放。目前褐飞虱对吡虫啉产生了一定水平的抗性,农业部门建议暂停使用吡虫啉防治褐飞虱。但是,由于吡虫啉价格低廉,对与褐飞虱混合发生的白背飞虱和灰飞虱仍然表现出很好的防效,在多种飞虱混合发生时,仍然使用吡虫啉防治稻飞虱。因此,吡虫啉仍有很大的应用空间。吡蚜酮由于其独特的作用方式对害虫没有击倒活性,单独使用时,虽然持效期长,但是速效性较慢,不能立即降低田间为害虫量,关于吡虫啉和吡蚜酮的复配及应用目前尚无人报道过。为了充分发挥吡虫啉的效果,并且延缓褐飞虱对吡虫啉抗性发展,现将吡虫啉与吡蚜酮复配,设置了一系列的复配比例,经实验室筛选,得到了两个增效作用显著的吡虫啉和吡蚜酮复配比例。田间药效试验验证了这两个复配比例在田间对稻飞虱成虫和若虫的防治效果均好于等剂量的两种单剂,并且实现了速效性和持续性的统一。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吡虫啉-吡蚜酮的复配方法,它对稻飞虱具有较高的毒力,能够降低该类害虫的防治成本。技术方案:一种含吡虫啉和吡蚜酮的复配杀虫剂,其特征在于,吡虫啉与吡蚜酮重量之比为1:0.67-1:24。作为一种优化方式:一种含吡虫啉和吡蚜酮的复配杀虫剂,其特征在于,吡虫啉与吡蚜酮重量之比为3:2或1:3。本专利技术的复配杀虫剂主要成分是吡虫啉与吡蚜酮,以吡虫啉在组合物中的质量百分比为2%~96%之间进行合理的复配,经一系列的实验室筛选及田间药效试验,选择增效明显的复配比例,兼具速效性和持续性,降低农药成本是本专利技术的关键所在。有益效果:通过实验室生物测定,筛选了一系列复配杀虫剂,其中筛选得到了 2个增效作用显著的复配比例,吡虫啉与吡蚜酮含量之比为3:2和1:3时,它们的共毒系数分别达到410.38和616.17,体现出了极高水平的增效作用。上述复配剂配比合理,对褐飞虱等半翅目害虫的毒力较强,共毒系数较高,具有较强的增效效果,是一类高效、低毒的复配剂。 【附图说明】图1不同吡虫啉含量复配剂的共毒系数【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1.供试虫源2010年8月采自浙江省杭州市中国水稻研究所实验田的褐飞虱,在室内不接触任何药剂的情况下以TNl(台中I号)水稻苗续代培养,饲养温度为27 ± I °C,相对湿度为70%~80%,光照条件为16/8h (L/D)。2.供试药剂97.0%吡虫啉原药由华东理工大学提供;97.2%吡蚜酮由南京市药品检验所提供。吡虫啉制剂为25%可湿性粉剂,由浙江海正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吡蚜酮制剂为25%可湿性粉剂,由江苏安邦电化有限公司提供,用于大田药效实验。3.药剂配制将吡虫啉或吡蚜酮原药溶于DMF,分别配成1500mg/L母液,将配制好的吡虫啉和吡蚜酮母液按照一系列复配比例混合得到复配药剂母液。浸药液使用含有0.3%o TritonXlOO的蒸馏水将配制好的母液稀释成系列浓度。大田药效试验复配剂由吡虫啉和吡蚜酮25%可湿性粉剂按照室内筛选得到的最佳复配比例混合而成。4.毒力测定方法通过稻苗浸溃法监测褐飞虱对杀虫剂的敏感性。将配制的单剂或复配剂母液用含有0.3%o TritonXlOO的蒸馏水稀释配制成系列浓度,每个实验设5~8个浓度,另设I组对照使用DMF代替单剂或复配剂母液用。取生长至30~40cm的分蘖期健壮稻苗剪去叶片,仅留20cm左右稻茎,将其土面以上的茎杆部分完全浸入系列浓度的药液中20s,取出后保持倒置状态移至晾干架上导致晾干,罩上筒罩。每盆生测稻苗接入大小相等的健康褐飞虱3龄若虫12头,用纱布盖上筒罩,每个处理重复4次。于温度27土1°C,相对湿度为70%~80%,光照周期16/8h (L/D)的条件下培养。于72h后检查吡虫啉处理的结果,120h后检查吡蚜酮处理的结果,复配剂分别于处理后72h和120h检查结果,其中120h的结果作为复配剂毒力的最终判定标准。5.大田药效试验方法本田间药效试验为2011年9月在中国水稻研究所的试验田内进行。试验田处于平坝区,水泵灌溉,土壤为粘壤土,肥力中等;试验水稻品种为秀水11;每个药剂浓度重复处理4个小区(在田间随机分布),每个小区长6米,宽5米,面积30平方米;小区间设立0.5米空白隔离并以土筑坝,防止药液的互相流串影响。按照室内筛选得到的最佳复配比例对4个重复小区进行喷雾(濛花MH-16手动喷雾器,浙江濛花喷雾器有限公司),共施药I次。施药当天,药前调查I次,药后I天、4天、7天、14天、21天分别调查I次,共6次。采用平行跳跃式取样,斜拍打2丛稻3下,用28cmX 40cm瓷盘接收,计稻飞虱(不区分飞虱种类)成虫数、若虫数和蜘蛛数,每个小区调查20丛稻。6.数据处理生物测定结果采用DPS v7.05分析软件进行处理,分别计算出所测药剂的毒力回归曲线方程、LC5Q、LC9Q、95%置信限及相关系数等结果。大田药效试验采用SPSS13进行方差分析,其中:虫口减退率) = [(施药前虫数一施药后虫数)/施药前虫数]XlOO相对防效(%) = [(处理虫口减退率一对照虫口减退率)/(100-对照虫口减退率)]XlO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吡虫啉和吡蚜酮的复配杀虫剂,其特征在于,吡虫啉与吡蚜酮重量之比为1:0.67?1:2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吡虫啉和吡蚜酮的复配杀虫剂,其特征在于,吡虫啉与吡蚜酮重量之比为1:0.67-1:24。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泽文张懿熙丁志平杨保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