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飞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86305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6 0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发动机飞轮,其包括辐板,辐板包括第一区、第二区及第三区,第二区位于第一区与第三区之间,在第一区与第二区之间通过第一转折区连接,在第二区与第三区之间通过第二转折区连接,在第一区设置多个用于连接变矩器的第一安装部,在第三区设置用于连接发动机曲轴的第二安装部,跨越第一区及第一转折区设置多个去应力孔,每个去应力孔设置在一个第一安装部周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发动机飞轮能够改善应力集中的问题,提高其抗弯曲和拉伸疲劳的能力。(*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尤其涉及发动机飞轮
技术介绍
自动挡飞轮通过螺栓与发动机曲 轴、变速箱液力变矩器紧固相连,直接将发动机的扭矩传递给变速箱。自动挡飞轮主要分为齿圈、辐板、加强板、信号盘几个主要部件。其中,辐板作为自动挡飞轮总成的主体,则承载传递扭矩的主要责任。由于自动挡飞轮在工作时,会受到来自发动机曲轴和变矩器轴向和弯曲的交变载荷,因此,会在辐板上产生较多应力集中区域,在长时间高强度工作后,辐板相对容易出现疲劳开裂的问题。美国专利公告第US5323665A公开了一种具有减振作用的柔性飞轮,其中设置了六个对称分布的开口,利用这些开口控制飞轮的刚度及减小飞轮的重量。然而,该专利文献中公开的技术方案中开口不能很好地消除应力集中,而且这些开口占据太多空间,不利于在飞轮上安装信号盘。因此,有必要提供改进的技术方案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发动机飞轮,其能够改善应力集中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发动机飞轮,其包括辐板,所述辐板包括第一区、第二区及第三区,所述第二区位于所述第一区与所述第三区之间,在所述第一区与所述第二区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发动机飞轮,其包括辐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辐板包括第一区、第二区及第三区,所述第二区位于所述第一区与所述第三区之间,在所述第一区与所述第二区之间通过第一转折区连接,在所述第二区与所述第三区之间通过第二转折区连接,在所述第一区设置多个用于连接变矩器的第一安装部,在所述第三区设置用于连接发动机曲轴的第二安装部,跨越所述第一区及所述第一转折区设置多个去应力孔,每个所述去应力孔设置在一个所述第一安装部周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理心平银生王康宋文倡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