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泵型干衣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84414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6 0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泵型干衣机,包括热泵部分和干衣部分,所述热泵部分具有可散发出热量的第一换热器,干衣部分包括具有进风口与外风口的外壳,在外壳内设有干衣桶,所述干衣桶具有邻近所述外风口的内风口,内风口与外风口之间具有隔板,而所述外风口包括第一外风口和与之相邻的第二外风口,在内风口、第一外风口和第二外风口之间,装有设在隔板上的显热换热器以及位于隔板两侧的送风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显热加热器对吹出干衣机的空气进行二次加热且部分回流到机内,吸入的新风也同时吸收了排出的热风的部分热量,实现了能量互补,减小了能量损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对衣物进行干衣处理。(*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干衣机,特别是一种热泵型的干衣机。
技术介绍
干衣机是ー种利用热风来使洗好的衣物中的水分即时蒸发干燥的清洁类家用电器。相对于传统蒸汽或电加热方式的干衣机,热泵型干衣机更具有节能环保的效果。热泵型干衣机主要包括两大部分,ー个是热泵部分,另ー个是干衣部分。热泵部分是ー个常规的、具有换热器的热泵管道系统。它包括一个压缩机、第一换热器、膨胀阀和第二换热器,它们用管道顺次闭环连接起来,冷媒在里面作循环流动,然后由换热器向外界散发出热量。而干衣部分包括ー个外壳,外壳内设有干衣桶,外壳具有进风口和外风ロ,其中进风ロ对着所述换热器,当然,风ロ附近还装有送风设备。这样,当开动送风设备时,热泵部分所散发出来的热量加热了周围空气,形成热风送入干衣部分,热风吹入干衣桶内蒸干衣物的水份,然后直 接从外风ロ排出,不过,传统的热泵型干衣机具有这些缺点I、环境空气经过换热器升温后进入外壳内部与衣物进行换热(将衣物中的水分蒸发),带走水分后,直接排出到环境大气中,这样做,能量损失大,空气热能不能被有效地利用。2、干衣机打冷的方式,是打开干衣桶的门,用外部流入的空气去降低衣物的温度,这样做,衣物打冷的时间长,且衣物容易回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更进ー步利用从热泵部分中提供过来的热量的热泵型干衣机。本技术所提供的热泵型干衣机,还要具有衣物打冷时间短,防止衣物回潮的功能。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热泵型干衣机,包括热泵部分和干衣部分,所述热泵部分具有可散发出热量的第一换热器,干衣部分包括具有进风ロ与外风ロ的外壳,在外壳内设有干衣桶,所述干衣桶具有邻近所述外风ロ的内风ロ,内风ロ与外风ロ之间具有隔板,而所述外风ロ包括第一外风口和与之相邻的第二外风ロ,在内风ロ、第一外风口和第二外风ロ之间,装有设在隔板上的显热换热器以及位于隔板两侧的送风设备。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ー步改进,所述干衣桶包括内层的内桶和外层的外桶,所述内风ロ设在外桶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ー步改进,以所述内风ロ所在ー侧为内侧,所述送风设备包括设在隔板外侧的第二风机和内侧的第三风机,所述第三风机能够将气流自外而内导入外壳内,第二风机能够将气流自内而外导出外壳,然后从外风ロ排出。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ー步改进,所述进风ロ位置,设有可往进风ロ吹入冷风的设备。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ー步改进,所述热泵部分还包括压缩机、四通阀、第二换热器以及节流装置,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与四通阀的D ロ连通,入口与四通阀的S ロ连通,而自四通阀的C ロ引出管道,顺次连通第一换热器、节流装置和第二换热器后回流到四通阀的Eロ,第一换热器靠近干衣部分的进风ロ,在第一换热器与进风ロ之间设有第一风机;所述可往进风ロ吹入冷风的设备即为该热泵部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利用显热加热器对吹出干衣机的空气进行二次加热,这样当环境空气通过第二换热器升温后从进风ロ进入外壳内部与衣物进行换热后,部分空气通过内风ロ被排出后,进入显热换热器,同时通过第一外风ロ进入外壳内部的低温新空气也进入了显热换热器,与干衣机要排出的空气进行换热,这样使得排出的空气温度降低了,而新吸入的空气温度却升高了,实现了能量互补,减小了能量损失。另外,本技术利用四通阀的切換能力,可以让第一换热器放出冷量,制造冷风 送进外壳内部,可使内部空气不断降温,在热空气通过换热器降温过程中,不饱和的热空气 经过降温变成了饱和的空气,降低了空气中的水分,不仅衣物打冷时间短,而且防止了衣物回潮。本技术可广泛应用对衣物进行干衣处理。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原理图,其中箭头表示气流的流向;图2是图I中圆圈H所圈部分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況,通过添加或減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參照图I 图2,一种热泵型干衣机,包括热泵部分和干衣部分,所述热泵部分具有可散发出热量的第一换热器2,干衣部分包括具有进风ロ与外风ロ的外壳12,在外壳12内设有干衣桶,所述干衣桶具有邻近所述外风ロ的内风ロ,内风ロ与外风ロ之间具有隔板,而所述外风ロ包括第一外风口和与之相邻的第二外风ロ,在内风ロ、第一外风口和第二外风ロ之间,装有设在隔板上的显热换热器9以及位于隔板两侧的送风设备。传统的干衣机是采用蒸汽或电加热作为热源,每干燥Ikg水能耗在3. 5kg蒸汽或I. 5kff · h电力,所以在此可优选新型冷媒R134a和高温压缩机,使得本技术能加热空气到80°C。每干燥每干燥Ikg水能耗将低于0.4kW*h电力。另外,可以在机器内部设置保温层,使得内部热量不能传导到大气中,減少热量损失。需要注意的是,此处所述外壳并非完全指整机的外壳,而是指组成干衣部分的内腔的外壁,根据需要,可以往外壳12之外加设装饰性钣金或者塑料机売。进ー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干衣桶包括内层的内桶7和外层的外桶6,所述内风ロ设在外桶6上。另外,在外壳12的正下方亦设有干衣机所通常配备的排水ロ 8。进ー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以所述内风ロ所在ー侧为内侧,所述送风设备包括设在隔板外侧的第二风机10和内侧的第三风机11,所述第三风机11能够将气流自外而内导入外壳12内,第二风机10能够将气流自内而外导出外壳12,然后从外风ロ排出。进ー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进风ロ位置,设有可往进风ロ吹入冷风的设备。进ー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热泵部分还包括压缩机I、四通阀14、第二换热器5以及节流装置4,所述压缩机I的出口与四通阀14的D ロ连通,入口与四通阀14的Sロ连通,而自四通阀14的C ロ引出管道,顺次连通第一换热器2、节流装置4和第二换热器5后回流到四通阀14的E ロ,第一换热器2靠近干衣部分的进风ロ,在第一换热器2与进风ロ之间设有第一风机3 ;所述可往进风ロ吹入冷风的设备即为该热泵部分。四通阀为热泵系统中常用的ー种电磁阀门,为标准件,具有D、C、S、E四个ロ,通常D为入口,其余三个ロ可切换不同的输出状态,当D与C连通、S与E连通时,四通阀处于OFF状态;当D与E连通,C与S连通吋,四通阀处于ON状态。在本技术中,通过切换四通阀14的状态,可以改变整个热泵部分中冷媒自压缩机I出发后的走向,从而使得第一换热器2发挥冷凝器或者蒸发器的作用,输出热量或冷量,然后让第一风机3往外壳12中送进热风或者冷风。为了方便叙述,參照图I的标记,分别将进风ロ、内风ロ、第一外风ロ、第二外风ロ命名为风ロ Cl、风ロ D1、风ロ BI和风ロ 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泵型干衣机,包括热泵部分和干衣部分,所述热泵部分具有可散发出热量的第一换热器(2),干衣部分包括具有进风口与外风口的外壳(12),在外壳(12)内设有干衣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干衣桶具有邻近所述外风口的内风口,内风口与外风口之间具有隔板,而所述外风口包括第一外风口和与之相邻的第二外风口,在内风口、第一外风口和第二外风口之间,装有设在隔板上的显热换热器(9)以及位于隔板两侧的送风设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远辉刘杨向光富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