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调,特别是涉及一种全空气系统。
技术介绍
1、在全空气系统中,通过在空气处理机组柜体旁边另外设置一进风箱将外部空气输送至空气处理机组中进行处理。以往的做法是在出厂前,在空气处理机组柜体的一侧壁上开设进风口,将整个空气处理机组和进风箱运输至用户处进行安装时,先将整个空气处理机组安装固定在预先设置的基台上,再将进风箱固定在空气处理机组柜体设有进风口的一侧壁,使进风箱的出风端与空气处理机组柜体的进风口导通连接。然而,在安装进风箱时,经常出现需安装进风箱一侧的安装空间位置不足的情况,不能很好根据实际空间分布调整进风箱的安装位置,给进风箱的安装带来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空气系统,在柜体的至少两个侧壁开设进风口,可以使进风箱出风端可选择地与任一侧壁的进风口导通连接,而未与进风箱连接的进风口通过一盖板进行封堵以保证柜体的密闭性,以避免出现某个方向的安装空间不足时进风箱无法安装的情况,适用于实际中各种空间分布的安装。
2、一种全空气系统,包括:
3、柜体、进风箱和至少一个盖板;所述进风箱固接于所述柜体侧壁;
4、所述柜体至少两个侧壁开设有进风口,其中一所述进风口与所述进风箱出风端导通连接,其它所述进风口处盖设所述盖板。
5、进一步地,所述柜体至少两个侧壁开设有接水孔;
6、所述柜体内设冷媒管道,与所述进风箱固接的所述柜体侧壁上的所述接水孔处于封堵状态,其它所述接水孔与所述冷媒管道连
7、进一步地,所述柜体包含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设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接水孔,所述第二侧壁设有第二进风口和第二接水孔;
8、当所述进风箱出风端与所述第一进风口导通连接时,所述第一接水孔处于封堵状态,所述第二接水孔与所述冷媒管道连接,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第二进风口处;
9、当所述进风箱出风端与所述第二进风口导通连接时,所述第二接水孔处于封堵状态,所述第一接水孔与所述冷媒管道连接,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第一进风口处。
10、进一步地,所述进风箱出风端设有风箱出风口,所述风箱出风口边缘处围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插设于所述第一进风口或所述第二进风口;
11、或者,所述第一连接件围设于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的边缘处,所述第一连接件插设于所述风箱出风口。
12、进一步地,所述盖板一端面固设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插设于所述第一进风口或所述第二进风口,所述盖板完全覆盖所述第一进风口或所述第二进风口。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上均设有若干安装槽,所述风箱出风口所在的外壁还设置有若干凸起,所述凸起嵌设于所述安装槽。
14、进一步地,所述进风箱包括第一箱体和可上下伸缩的第二箱体;
15、所述风箱出风口设于所述第一箱体的外壁,所述第一箱体的顶部设有第一开口;
16、所述第二箱体顶部设有风箱进风口,底部设有第二开口;
17、所述第一箱体插设于所述第二开口内,或者,所述第二箱体插设于所述第一开口内,使得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在高度方向部分重叠。
18、进一步地,所述进风箱包括第一箱体、第二箱体和若干第三箱体;
19、所述风箱出风口设于所述第一箱体的外壁,所述第一箱体的顶部设有第一开口;
20、所述第二箱体顶部设有风箱进风口,底部设有第二开口;
21、所述第三箱体开设通孔,所述第三箱体依序堆叠设置于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之间;
22、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的端部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所述第三箱体的数量调节所述进风箱的高度;或者,通过所述通孔、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箱体、所述第二箱体和所述第三箱体的互相插设,使得所述第一箱体、所述第二箱体和所述第三箱体在高度方向部分重叠。
23、进一步地,所述柜体内部设有过滤组件;
24、所述柜体内部靠近所述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的位置均设有过滤安装结构,所述过滤组件卡设于靠近所述进风箱一侧的过滤安装结构内;
25、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沿着气流方向设置的多级过滤件和光触媒过滤件,多级过滤件设置于所述进风箱和所述光触媒过滤件之间;
26、两个所述过滤安装结构之间设有紫外灯,所述紫外灯用于所述光触媒过滤件分解过滤。
2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水孔或所述第二接水孔处设有封堵件。
2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29、(1)通过在柜体的至少两个侧壁开设进风口,可以使进风箱出风端可选择地与任一侧壁的进风口导通连接,以避免出现某个方向的安装空间不足时进风箱无法安装的情况,适用于实际中各种空间分布的安装;
30、(2)在柜体相对的两侧壁同时还分别设有第一接水孔和第二接水孔,保证进风箱选择安装在柜体的其中一侧壁时,另一侧壁上的第二接水孔可方便的与柜体内的冷媒管道连接;
31、(3)通过设置第一连接件,方便风箱出风口与第一进风口或第二进风口的固接;
32、通过盖板一端面的第二连接件插设于在第一进风口或第二进风口,保证第一进风口或第二进风口的密闭性的同时,方便盖板的打开和安装,便于进风箱随时更换安装方向;
33、在柜体侧壁上设置安装槽,以及在进风箱外壁上设有与安装槽相匹配的凸起,便于进风箱与柜体安装连接处的固定和安装;
34、(4)通过将进风箱设置成可调节高度的箱体,可根据实际安装时与风箱进风口连接的管道长度和基于功能要求对进风箱的设计来调节进风箱的高度;
35、(5)通过在柜体内部靠近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处设设置过滤安装结构,使得过滤组件的安装位置可随进风箱的安装位置选择而定,从而有效地对经进风箱进入的外部风进行过滤和杀菌。
36、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空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空气系统,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空气系统,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空气系统,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空气系统,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空气系统,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空气系统,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空气系统,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3-8任一所述的全空气系统,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空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空气系统,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空气系统,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空气系统,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空气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遵荣,蒙修仁,雷朋飞,宗毅,易康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