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自动定时给药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84054 阅读:3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6 0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自动定时给药瓶,包括瓶体、安装在瓶头处的带有定时闹铃的振动器、设于瓶体内的漏槽、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特点是所述第二挡板设在所述第一挡板下方,所述第二挡板设在靠近瓶底部位,所述第一挡板上方设有斜坡槽,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之间设有漏槽,所述漏槽直通瓶底开口处;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相对应位置的瓶体外部均设有把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重复利用,提醒病人在正确的时间服药,并能自动地给出所需量的药品的特殊药瓶。(*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自动定时给药瓶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一般药瓶都是靠病 人自己掌握服药时间,特别是老年人,比较容易遗忘正确的服药时间。而且取药时都要从瓶口倒出多于所需量的药品,有时还会不小心将药品倒出,污染药品。现在市场上的药瓶存在着不能提醒服药时间,无法自动定量给药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给药瓶不能提醒服药时间且无法定量给药的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自动定时给药瓶。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新型自动定时给药瓶,包括瓶体、安装在瓶头处的带有定时闹铃的振动器、设于瓶体内的漏槽、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板设在所述第一挡板下方,所述第二挡板设在靠近瓶底部位,所述第一挡板上方设有斜坡槽,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之间设有漏槽,所述漏槽直通瓶底开口处;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相对应位置的瓶体外部均设有把手。本技术所述定时闹钟设好所需食药时间,每到时间,所述闹钟启动所述振动器震动,提醒病人服药。漏槽中漏下病人所需的药量,第一、第二挡板可控制药品流向,最后将所需量药品经漏槽从瓶底方便地倒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可重复利用,提醒病人在正确的时间服药,并能自动地给出所需量的药品的特殊药瓶。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给药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挡板把手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I和图2,新型自动定时给药瓶,包括瓶体I、安装在瓶头处的带有定时闹铃的振动器2、设于瓶体内的漏槽3、第一挡板4和第二挡板5,特点是所述第二挡板5设在所述第一挡板4下方,所述第二挡板5设在靠近瓶底部位,所述第一挡板4上方设有斜坡槽6,所述第一挡板4和所述第二挡板5之间设有漏槽3,所述漏槽3直通瓶底开口处;所述第一挡板4和所述第二挡板5相对应位置的瓶体外部均设有把手7。本技术所述定时闹钟设好所需食药时间,每到时间,所述闹钟启动所述振动器震动,提醒病人服药。漏槽中漏下病人所需的药量,第一、第二挡板可控制药品流向,最后将所需量药品经漏槽从瓶底方便地倒出。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技术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的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也及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 新型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权利要求1.新型自动定时给药瓶,包括瓶体、安装在瓶头处的带有定时闹铃的振动器、设于瓶体内的漏槽、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板设在所述第一挡板下方,所述第二挡板设在靠近瓶底部位,所述第一挡板上方设有斜坡槽,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之间设有漏槽,所述漏槽直通瓶底开口处;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相对应位置的瓶体外部均设有把手。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自动定时给药瓶,包括瓶体、安装在瓶头处的带有定时闹铃的振动器、设于瓶体内的漏槽、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特点是所述第二挡板设在所述第一挡板下方,所述第二挡板设在靠近瓶底部位,所述第一挡板上方设有斜坡槽,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之间设有漏槽,所述漏槽直通瓶底开口处;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相对应位置的瓶体外部均设有把手。本技术可重复利用,提醒病人在正确的时间服药,并能自动地给出所需量的药品的特殊药瓶。文档编号A61J7/04GK202464464SQ201120534100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9日专利技术者王海平 申请人:浙江工业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新型自动定时给药瓶,包括瓶体、安装在瓶头处的带有定时闹铃的振动器、设于瓶体内的漏槽、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板设在所述第一挡板下方,所述第二挡板设在靠近瓶底部位,所述第一挡板上方设有斜坡槽,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之间设有漏槽,所述漏槽直通瓶底开口处;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相对应位置的瓶体外部均设有把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