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装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16784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8 04: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装罐,包括罐子和开启或关闭所述罐子的盖子,所述罐子包括储存器、与所述储存器连通的出口、临时储存器和凹形通道;所述出口和所述临时储存器相邻地形成在所述储存器的一侧,并且两者之间通过所述凹形通道而在侧向上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包装罐使用时,可在密封的状态下,倒立或翻动罐子使颗粒状物品通过出口、翻过凹形通道后,停留在临时储存器中,然后再打开盖子直接食用即可;可根据颗粒状物品的形状和大小来调整出口和凹形通道以及临时储存器的大小和容量,来实现定量;因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包装罐操作简单新颖,使用方便,不会对内容物造成污染,安全环保。(*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包装
,特别是ー种包装罐
技术介绍
随着包装市场蓬勃发展,物品包装要求日益提高,颗粒状食品或药品的包装方法也要随着市场需求而提高。现有技术中的颗粒状食品或药品包装大多为一个单ー瓶子,取用时从瓶ロ直接倾倒取用。然而,这种取用方法单调并且经常发生倾倒多粒再放回瓶中现象,造成内容物品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ー种可定量取粒的包装罐。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提供ー种包装罐,包括罐子和开启或关闭所述罐子的盖子,所述罐子包括储存器、与所述储存器连通的出口、临时储存器和凹形通道;所述出口和所述临时储存器相邻地形成在所述储存器的ー侧,并且两者之间通过所述凹形通道而在侧向上连通。进ー步地,所述储存器上形成有顶部,所述顶部上形成有贯穿所述顶部的开ロ ;所述开ロ与所述储存器的内部连通;所述罐子还包括形成在所述顶部上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沿着所述开ロ的周缘设置,从而围成所述出ロ ;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顶部共同围成所述临时储存器。进ー步地,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垂直地设置在所述顶部上。进ー步地,所述凹形通道形成在所述第三侧壁上,并自所述第三侧壁的自由端朝向所述储存器内部凹陷形成。进ー步地,从所述顶部起算,所述第一侧壁比所述第二侧壁高,所述第二侧壁比所述第三侧壁高。进ー步地,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围成环形,所述出口位于由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围成的环形中。进ー步地,所述罐子还包括密封环;所述密封环形成在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外周面,所述密封环与所述盖子过盈配合。 进ー步地,所述盖子通过螺纹或扣环结构配合安装在所述罐子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中的包装罐使用时,可在密封的状态下,倒立或翻动罐子使颗粒状物品通过出口、翻过凹形通道后,停留在临时储存器中,然后再打开盖子直接取用即可;可根据颗粒状物品的形状和大小来调整出口和凹形通道以及临时储存器的大小和容量,来实现定量;因而,本技术的包装罐操作简单新颖,使用方便,不会对内容物造成污染,安全环保。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包装罐处于密封状态时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I中包装罐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I中罐子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图3中罐子的俯视示意图。图5至图7为图I中包装罐处于倒立或翻动状态时的剖面示意图。图8为图2中包装罐去掉盖子后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歩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图I及图2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包装罐的示意图。如图I及图2中所示,包装罐包括罐子100和盖子200。盖子200可以通过螺纹或扣环结构配合等方式安装在罐子100上,用以封闭或开启罐子100。參见图3和图4,罐子100包括储存器110、出口 120、临时储存器130和凹形通道140。其中,出口 120和临时储存器130相邻地形成在储存器110的ー侧,并且两者之间通过凹形通道140而在侧向上连通。具体地,储存器110用于储存颗粒状物品。储存器110的形状可以跟据实际使用需求设计,例如可以呈圆柱形等。在本实施例中,在储存器110的第一侧如顶侧上形成有顶部112,在顶部112上形成有贯穿顶部112的开ロ 114。开ロ 114与储存器110的内部连通。罐子100还包括形成在顶部112上的第一侧壁150、第二侧壁160和第三侧壁170。第ー侧壁150、第二侧壁160和第三侧壁170大致垂直地设置在顶部112上。其中,第一侧壁150和第三侧壁170沿着开ロ 114的周缘设置,从而围成出口 120。第二侧壁160、第三侧壁170和顶部112共同围成临时储存器130。凹形通道140形成在第三侧壁170上,并自其自由端朝向储存器110内部凹陷,从而形成侧向连通出口 120与临时储存器130的通道。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从顶部112起算,第一侧壁150比第二侧壁160高,第ニ侧壁160比第三侧壁170高,这样设置,有利于储存器110中的颗粒物品从出ロ 120经过凹形通道140进入临时储存器130中。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侧壁150、第二侧壁160大致围成环形,而出口120位于由第一侧壁150和第二侧壁160围成的环形中,这样设置,可方便地将本技术的结构与现有技术中的已有的结构如盖子等匹配,而无需另外再设计匹配的元件,有利于本技术结构的推广应用。此外,罐子100还包括密封环180。密封环180形成在第一侧壁150、第二侧壁160的外周面,用以与盖子200配合。如图2所示,罐子100的密封环180和盖子200过盈配合达到密封包装罐的效果。上述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包装罐的具体结构,以下简述其使用方法。颗粒状物品如食品和药品等放在本技术的包装罐内,放在家里或办公桌上。使用时,在包装罐密封的状态下,倒立或翻动罐子(如图5至图7所示),使颗粒状物品300通过出ロ 120、翻过凹形通道140后,停留在临时储存器130中(如图8所示),然后再打开盖子200直接取用即可。再次使用时,重复以上动作即可,直到颗粒状物品没有。在本技术的包装罐中,可根据颗粒状物品的形状和大小来调整出ロ 120、凹形通道140以及临时储存器130的大小和容量,来实现定量。此外,本技术的包装罐还可以在罐子100和盖子200之间加上一圈防盗撕拉环来 实现防盗。综上所述,本技术的包装罐操作简单新颖,使用方便,不会对内容物造成污染,安全环保。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 新型,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包装罐,包括罐子和开启或关闭所述罐子的盖子,所述罐子包括储存器和与所述储存器连通的出口 ;其特征在于,所述罐子还包括临时储存器和凹形通道;所述出口和所述临时储存器相邻地形成在所述储存器的ー侧,并且两者之间通过所述凹形通道而在侧向上连通。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包装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器上形成有顶部,所述顶部上形成有贯穿所述顶部的开ロ ;所述开ロ与所述储存器的内部连通;所述罐子还包括形成在所述顶部上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沿着所述开ロ的周缘设置,从而围成所述出口 ;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顶部共同围成所述临时储存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宏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通产丽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