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动雨刷条修复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至少有一侧设有通槽,所述壳体内设有摩擦块,所述摩擦块的摩擦面抵靠在所述通槽底部,所述壳体内还设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装有刀片,对应所述刀片在所述壳体内设有导槽,并在所述壳体上设有导槽进口和导槽出口。将雨刷条从导槽进口伸入壳体内,通过电机带动刀片转动,并对雨刷条磨损部位进行割削,再从导槽出口退出壳体,从而完成雨刷条的初步修复;将经过初步修复的雨刷条伸入通槽内,手动雨刷条与摩擦块进行摩擦,实现雨刷条的最终修复。对比现有技术,该雨刷条修复器克服了传统纯手工修复费时费力的困难,具有自动化程度高、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强度的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雨刷条修复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修复汽车挡风玻璃上的雨刷条刮片的修复器。
技术介绍
对于汽车雨刷器来说,给人们在雨中开车解决了很多麻烦和问题。如果汽车没有雨刷器在下雨行车中,就会给司机造成非常大的危险和麻烦。如今的雨刷器不仅仅用于在汽车上,还有些将这项技术用在门窗上,对于楼层比较高的窗户,人为清理窗户上的污垢是比较危险的,如果将雨刷器装在此类窗户上,就能有效的解决上述的问题。由于雨刷器的雨刷条经常需要跟被清理的表面接触,雨刷条就会受到诸如尘土等颗粒物的摩擦受损,也会有一些污溃粘附在雨刷条的工作面,这样一来雨刷条的工作面就 会出现破损、缺口等,导致工作面不平整,影响雨刷器的使用效果。中国专利文献CN201597573U公开一种“雨刷胶条修复器”,参见图I所示,其包括设置在基座Ia上的研磨体2a,在研磨体2a上部设置有可拆卸的盖体3a,在盖体3a上设置有导引槽4a,其中研磨体2a至少设置两个,其研磨颗粒粗细程度不同。其通过设置研磨颗粒粗细程度不同的多个研磨体,分步研磨修复雨刷胶条,能使修复后的雨刷很好的与车窗玻璃贴合,达到刮净雨水、脏污的目的。但是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效果,其采用的纯手工研磨,这样一来不仅增加了工作量,还不利于提高研磨效率,导致雨刷条的修复速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现有的雨刷条修复器在工作时,费时费力、工作量大、修复工作效率较低。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动雨刷条修复器,其采用电动与手动相结合的修复方式,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种电动雨刷条修复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至少有一侧设有通槽,所述壳体内设有摩擦块,所述摩擦块的摩擦面抵靠在所述通槽底部,以使雨刷条从通槽伸入其内部时,雨刷条的磨损部分可受到摩擦块的磨削;所述壳体内还设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装有刀片,对应所述刀片在所述壳体内设有导槽,并在所述壳体上设有导槽进口和导槽出口,以使当雨刷条从导槽伸入壳体内部,雨刷条的磨损部分可受到刀片的割削。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可相互拆卸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控制所述电机启停的开关,所述开关凸出设置于所述上壳体的表面。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连接所述电机供电电源的插座,在所述壳体上匹配所述插座设有插孔。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设有与所述导槽相连通的排屑通道,并在所述壳体上设有排屑口。优选的,所述壳体一侧设置通槽,在与所述通槽相对的另一侧设有所述导槽进口和导槽出口。优选的,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且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通过螺钉连接为一体。优选的,所述通槽的上下两侧设有若干用于排屑的凹槽。优选的,所述导槽通过定位柱固定于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进一步的,所述通槽整体呈弧形,且具有与雨刷条工作面相匹配的 横截面开口形式。优选的,所述排屑通道通过连接柱与所述导槽连接,并使两者内部连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将雨刷条从导槽进口伸入壳体内,通过电机带动刀片转动,并对雨刷条磨损部位进行割削,再从导槽出口退出壳体,从而完成雨刷条的初步修复;通过在壳体一侧设置通槽,并在通槽底部设置摩擦块,将经过初步修复的雨刷条伸入通槽内,手动雨刷条与摩擦块进行摩擦,实现雨刷条的最终修复。对比现有技术,该雨刷条修复器克服了传统纯手工修复费时费力的困难,具有自动化程度高、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强度的优点。附图说明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I为现有的一种雨刷胶条修复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所述的电动雨刷条修复器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图2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为图2的断面剖视示意图。图中la、基座;2a、研磨体;3a、盖体;4a、导引槽;I、壳体;11、上壳体;12、下壳体;13、螺钉;2、通槽;3、导槽;31、导槽进口 ;32、导槽出口 ;4、电机;41、刀片;5、开关;6、插座;7、摩擦块;8、定位柱;9、连接柱;10、排屑通道。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 4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本技术所述的电动雨刷条修复器包括壳体I,壳体I至少有一侧设置有通槽2,在壳体I内设置摩擦块7和电机4,摩擦块7的摩擦面抵靠在通槽2的底部,摩擦面起到通槽底面的作用,以使雨刷条从通槽伸入其内部时,雨刷条的磨损部分可受到摩擦块的磨削;电机4的输出轴装有圆形刀片41,对应刀片41在壳体内设有导槽3,并在壳体I上设置导槽进口 31和导槽出口 32,以使当雨刷条从导槽伸入壳体内部,雨刷条的磨损部分可受到刀片的割削。参见图3,壳体I包括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且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通过螺钉13连接为一体,采用螺钉连接,能便于拆装;在壳体I内还设有开关5,开关5用于控制电机4的启停,开关5凸出设置于上壳体11的表面,能便于操作;壳体I内还设置有插座6,用于连接为电机供电的电源,并在壳体上相匹配的设置插孔,为电机供电的电源可采用诸如车载电源等多种电源,方便了该修复器的使用;在壳体I内与导槽3相连通的设置有排屑通道10,并在壳体上相匹配的设置排屑口,利于将屑渣及时的排出,能保证修复器的工作环境良好;导槽3通过定位柱8固定于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排屑通道10通过连接柱9与导槽3连接,导槽3与排屑通道10内部连通。参见图4,通槽2设置在壳体I的一侧,导槽进口 31和导槽出口 32设置在壳体I上与通槽2相对的另一侧,且通槽整体呈弧形,通槽具有与雨刷条工作面相匹配的横截面开口形式。使用时,将雨刷条从导槽进口 31伸入壳体内,通过电机4带动刀片41转动,并对雨刷条磨损部位进行割削,再从导槽出口 32退出壳体,从而完成雨刷条的初步修复;通过在壳体I 一侧设置通槽2,并在通槽2底部设置摩擦块7,将经过初步修复的雨刷条伸入通槽内,手动雨刷条与摩擦块进行摩擦,实现雨刷条的最终修复。当然也可以只使用摩擦块进行修复,例如对于一些磨损比较轻的雨刷条,即可以只使用摩擦块进行修复。需要声明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在本技术所公开的技术范围内,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所容易想到的 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雨刷条修复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至少有一侧设有通槽,所述壳体内设有摩擦块,所述摩擦块的摩擦面抵靠在所述通槽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设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装有刀片,对应所述刀片在所述壳体内设有导槽,并在所述壳体上设有导槽进口和导槽出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雨刷条修复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至少有一侧设有通槽,所述壳体内设有摩擦块,所述摩擦块的摩擦面抵靠在所述通槽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设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装有刀片,对应所述刀片在所述壳体内设有导槽,并在所述壳体上设有导槽进口和导槽出口。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动雨刷条修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可相互拆卸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控制所述电机启停的开关,所述开关凸出设置于所述上壳体的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动雨刷条修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连接所述电机供电电源的插座,在所述壳体上匹配所述插座设有插孔。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动雨刷条修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与所述导槽相连通的排屑通道,并在所述壳体上设有排屑口。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恩义,
申请(专利权)人:陈恩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