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线接线盒,包括盒体,在所述盒体内设置有一端子台,在所述盒体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上分别设有第一出线孔、第二出线孔,所述盒体的底面设有第三出线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第一出线孔可以安装电线护线套,电线从电线护线套接入盒体内的端子台,同时,第一出线孔可以安装连接引线端子,连接引线端子与端子台通过螺丝连接固定,灯具的连接引线接入连接引线端子来接通电源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设置两种电线出线孔,适用于电线为明线或暗线的连接。有效解决了电线接线盒通用性差的问题,全面完善了接线盒的各项功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接线盒,特别涉及一种电线接线盒。
技术介绍
在家居装修中,电线接线盒是电工辅料之一,当电线比较长或者电线要转角时,电线的接头部位就在接线盒中连接起来,接线盒作为过渡用,起到保护电线和连接电线的作用。现有接线盒里面的部件都是固定的,功能单一,仅能用于电线间的连接,接线盒的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掘。因此,如何实现一种通用性强的电线接线盒是业内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线接线盒,增大适用范围,增强密封性,旨在发掘并完善电线接线盒的各种功能,形成一种通用性强的电线接线盒。本技术提出一种电线接线盒,包括盒体,在所述盒体内设置有一用于连接导线的端子台,在所述盒体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上分别设有第一出线孔、第二出线孔,所述盒体的底面设有第三出线孔。优选地,在所述第一出线孔安装有供电线接入的电线护线套,所述电线护线套一端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出线孔卡接的凹槽。优选地,在所述第一出线孔安装有连接引线端子,所述连接引线端子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出线孔卡接的凹槽。优选地,所述盒体的底面设有至少两个用于安装固定所述电线接线盒的安装孔。优选地,所述安装孔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三出线孔的两侧。优选地,所述盒体的上盖设有一旋转轴,所述上盖与所述盒体以合页形式连接。优选地,所述盒体的上盖设有至少一个螺孔,在所述盒体底面与所述螺孔相对应的位置设有螺钉柱,所述螺钉柱上设有固定孔,螺钉通过所述螺孔和所述固定孔将所述上盖固定在所述盒体上。优选地,所述盒体为长方体或正方体结构。本技术的第一出线孔可以安装电线护线套,电线从电线护线套接入盒体内的端子台;同时,第一出线孔可以安装连接引线端子,连接引线端子与端子台通过螺丝连接固定,灯具的连接引线接入连接引线端子来接通电源线。本技术还设置两种电线出线孔,适用于电线为明线或暗线的连接。有效解决了电线接线盒通用性差的问题,全面完善了接线盒的各项功能。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电线接线盒的第一实施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电线接线盒的第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电线接线盒的第二实施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电线接线盒的第二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照图I至图2,提出本技术一种电线接线盒的第一实施例,包括由两个侧面2,带旋转轴的上盖3,底面4,第一侧面5及第二侧面6共六个面围成的封闭的长方体盒体I。底面4上设有一中间带有一连通孔407的端子台405,形状大小与连通孔407匹配的第一固定柱408,端子台405通过连通孔407连接插入到第一固定柱408来固定。第一侧面5上设有第一出线孔501,第一出线孔501安装有供电线接入的电线护线套410,电线护线套410 —端上设有与第一出线孔501卡接的凹槽,电线可通过电线护线套410进入盒体I与端子台405的接线端子406连接。第二侧面6上设置一电线进出的第二出线孔601,底面4上设置第三出线孔401,从墙体出来的电源暗线可以经第三出线孔401进入盒体1,在第三出线孔401左右两侧各设置一安装孔402,可以用螺丝将盒体I固定在墙体上。上盖3设置有两个螺孔301,在盒体I的底面4上与螺孔301相对应的位置设有螺钉柱403,螺钉柱403上设有固定孔404,螺丝通过螺孔301和固定孔404将上盖3固定在盒体I上。当两端电线需要连接时,打开上盖3,其中一端电线若为明线,则从第二出线孔601进入盒体I并连接上端子台405,电线若为从墙体引出的暗线,则从第三出线孔401进入盒体I并连接上端子台405,随后用螺丝通过安装孔402将盒体I固定到墙体合适的位置上。另一端电线从安装在第一出线孔501上的电线护线套410进入盒体1,并与端子台405上的接线端子406连接,然后检测电线是否顺利接通,确认正常工作情况下,将上盖3与盒体I扣合,并用螺丝通过螺孔301和固定孔404来固定,安装完成。参照图3至图4,提出本技术一种电线接线盒的第二实施例,包括由两个侧面2,带旋转轴的上盖3,底面4,第一侧面5及第二侧面6共六个面围成的封闭的长方体盒体I。底面4上设有一中间带有一连通孔407的端子台405,形状大小与连通孔407匹配的第一固定柱409,端子台405通过连通孔407连接插入到第一固定柱409来固定。第一侧面5上设有一安装有连接引线端子411的第一出线孔501,连接引线端子411 一端上设有与第一出线孔501卡接的凹槽,灯具提供的连接引线可通过连接引线端子411进入盒体I与端子台405的接线端子406连接。第二侧面6上设置一电线进出的第二出线孔601,底面4上设置第三出线孔401,从墙体出来的电源暗线可以经第三出线孔401进入盒体1,在第三出线孔401左右两侧各设置一安装孔402,可以用螺丝将盒体I固定在墙体上。上盖3设置有两个螺孔301,在盒体I的底面4上与螺孔301相对应的位置设有螺钉柱403,螺钉柱403上设有固定孔404,螺丝通过螺孔301和固定孔404将上盖3固定在盒体I上。当灯具提供的连接引线需要连接电源时,打开上盖3,电源线若为明线,则从第二出线孔601进入盒体I并连接上端子台405,电源线若为从墙体引出的暗线,则从第三出线孔401进入盒体I并连接上端子台405,随后用螺丝通过安装孔402将盒体I固定到墙体合适的位置上,随后将灯具提供的连接引线通过连接引线端子411进入盒体I并与端子台405上的接线端子406连接,打开电源开关,检测灯具是否正常工作,正常照明情况下,将上盖3与盒体I扣合,并用螺丝通过螺孔301和固定孔404来固定,安装完成,安装过程简单快捷。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线接线盒,包括盒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盒体内设置有一用于连接导线的端子台,在所述盒体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上分别设有第一出线孔、第二出线孔,所述盒体的底面设有第三出线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线接线盒,包括盒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盒体内设置有一用于连接导线的端子台,在所述盒体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上分别设有第一出线孔、第二出线孔,所述盒体的底面设有第三出线孔。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线接线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出线孔安装有供电线接入的电线护线套,所述电线护线套一端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出线孔卡接的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线接线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出线孔安装有连接引线端子,所述连接引线端子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出线孔卡接的凹槽。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电线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的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超,
申请(专利权)人:李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