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金沧专利>正文

集尘机的集尘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7872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集尘机的集尘构造,包括台车、集尘组、具套接体的活动座及滤尘组;台车设有一鼓风机,鼓风机顶面凸伸一与滤尘组连通的套接管;集尘组将中空桶体设于台车,桶体内套设集尘袋,桶体顶缘供嵌设活动座的套接体;活动座在集尘组后方台车上设有两向上延伸的立柱,两立柱顶端分别利用枢耳枢设一对应的伸杆,环状的套接体锁设于两伸杆间,套接体周缘具有一连接吸尘管的接管,套接体底端及顶端与集尘组及滤尘组间设有可随时嵌合或分离的扣合结构;滤尘组是在一外罩体内设有过滤装置,外罩体顶缘设有连接管,连接管套设一连通鼓风机套接管的软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随时分离活动座套接体与集尘组,并将套接体连同滤尘组向上掀开,达到便于操作及整理。(*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集尘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随时分离活动座套接体与集尘组,并将套接体连同滤尘组向上掀开,便于操作及整理的集尘机的集尘构造。以该专利为例,其主要是在中环体外缘设有若干勾套部,以利用勾套部勾掣集尘袋,然后再将集尘袋置入集尘组内,再令引尘组设于中环体上。前述的集尘机虽可达到一般的集尘功能,但其设计上存在有不少的问题。1、每次更换集尘袋时,需要逐一拆卸引尘组及中环体才能进行更换,且集尘袋挂勾于中环体上,需要取出整个中环体才能进行更换,对于换装集尘袋的工作而言,极为不方便。2、集尘袋挂勾在中环体上的勾套部,由于勾套部是呈尖锐状设计,且集尘袋在容置尘屑后具有一定的重量,常会造成集尘袋的破裂,使收集进来的尘屑落到集尘袋之外,给清理造成不便。再者集尘袋置入集尘组内时,通常使用者必须仔细的整理集尘袋,使其尽量贴靠于集尘组的内壁,才可避免集尘袋未全张开,也才能增加尘屑的容量。经由上述的说明,我们可以理解到,由于传统集尘机的设计不甚完善,造成使用者不论在更换、套装或使用集尘袋的过程中,均非常不便,不仅浪费时间,也减少集尘袋的容量,更会造成清理上困扰,实有改进的必要。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尘机的集尘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台车、集尘组、具套接体的活动座及滤尘组;所述台车,设有一由驱动元件驱动的鼓风机,鼓风机顶面凸伸有一与滤尘组连通的套接管;所述集尘组,是将中空桶体设于台车,桶体内供套设集尘袋,且桶体顶缘供嵌设活动座的套接体;所述活动座,在集尘组后方的台车上设有两向上延伸的立柱,两立柱顶端分别利用枢耳枢设有一对应的伸杆,而环状的套接体则锁设于两伸杆间,该套接体周缘具有一连接吸尘管的接管,套接体的底端及顶端与集尘组及滤尘组间设有可随时嵌合或分离的扣合结构;所述滤尘组,是在一外罩体内设有过滤装置,外罩体顶缘处设有一连接管,该连接管套设一连通鼓风机套接管的软管。前述的集尘机的集尘构造,其中鼓风机的套接管周缘另设有一抽风管,该抽风管连通至集尘组桶体的底部。前述的集尘机的集尘构造,其中台车在鼓风机上覆设有壳体。前述的集尘机的集尘构造,其中集尘组的桶体顶缘形成有一弧状弯折的凸环缘,活动座的套接体底缘设有一断面呈L形的下套接环,下套接环在内底缘处凹陷有一压环槽,以提高集尘组与套接体的嵌合密封度。前述的集尘机的集尘构造,其中滤尘组的外罩体底缘设有一弧状弯折的凸环缘,活动座的套接体顶缘设有一断面呈L形的上套接环,上套接环在内底缘处凹陷有一压环槽,以提高滤尘组与套接体的嵌合密封度。前述的集尘机的集尘构造,其中扣合结构在集尘组的桶体外周面于邻近顶缘处另设有数个扣件,且活动座套接体的底缘外周面设有对应的扣片,供相互扣设。前述的集尘机的集尘构造,其中扣合结构在滤尘组的桶体外周面在邻近底缘处另设有扣件,且活动座套接体的顶缘外周面设有对应的扣片,供相互扣设。前述的集尘机的集尘构造,其中活动座在两立柱邻近顶端处跨设有一横杆。前述的集尘机的集尘构造,其中活动座在两支杆上分别锁设有向集尘组延伸的伸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借由上述结构,可随时分离活动座套接体与集尘组,并将套接体连同滤尘组向上掀开,达到便于操作及整理的目的。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其显示集尘机的完整形态及相对关系。图2是本技术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其显示本技术各组件的构成及其相关位置。图2a是图2所示部位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际运用的参考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集尘组的平面剖视图,借以说明本技术集尘袋套装及运用时的内部状态。本技术的详细结构,请参阅图2所示,鼓风机15位于台车10一侧,其下方设有驱动元件16供鼓动气流,且鼓风机15顶端凸伸有一中空套接管17供连通滤尘组40,且套接管17周缘另设有一抽风管18,该抽风管18连通至集尘组20底部,台车10在鼓风机15上覆设有壳体19,以提高整体的安全性。集尘组20是由一中空桶体21构成,桶体21内供套设集尘袋50,上述抽风管18与桶体21内底部相连通,可用来抽走桶体21内的空气。另,桶体21顶缘形成有一弧状弯折的凸环缘22,桶体21外周面在邻近顶缘处另设有若干扣件23。活动座30是在集尘组20后方台车10上设有两向上延伸的立柱31,该两立柱31邻近顶端处跨设有一横杆32,两立柱31顶端分别利用枢耳330枢设有一对应的支杆33,两支杆33上分别锁设有向集尘组20延伸的伸杆34。而环状的套接体35则锁设于两伸杆34间。该套接体35周缘具有一连接吸尘管的接管36,同时,套接体35底缘及顶缘分别形成有一断面呈L形的下套接环37及上套接环38,其可分别套设于集尘组20顶缘与滤尘组40底缘。又上、下套接环38、37在内底缘处分别凹陷有一压环槽380、370,如图2a所示,其中下套接环37的压环槽370则对应桶体21的凸环缘22,套接体35外周缘上、下缘分别设有对应扣件44、23的扣片39,其中下缘的扣片39可供集尘组20的扣件23扣掣。滤尘组40是在一外罩体41内设有过滤装置(图中未示),且外罩体41底缘设有对应套接体35上套接环38压环槽380的凸环缘42,外罩体41外周面底缘分别设有若干对应套接体35上扣片39的扣件44,供滤尘组40扣设于套接体35顶端。外罩体41顶缘处设有一连接管43,该连接管43可套设一连通鼓风机15套接管17的软管45,借此组构成一便于更换及套装集尘袋50的集尘机的集尘构造。本技术实际运用时,如图1、3、4所示,当集尘机需要更换或套装集尘袋50时,首先将集尘组20桶体21上扣掣于活动座30套接体35的扣件23予以扳解。由于套接体35是利用枢耳330枢设于活动座30的立柱31上,且配合滤尘组40与鼓风机15间的软管45,此时,使用者即可将套接体35连同滤尘组40向上掀起。接着,将集尘袋50套入桶体21内,并将集尘袋50顶缘向外翻折于桶体21外缘,并盖下套接体35,利用套接体35下套接环37的压环槽370压掣集尘袋50袋口,如此,不仅可压制集尘袋50,同时可提高套接体35与桶体21间的密合度。再者,当使用者启动鼓风机15后,由于桶体21与豉风机15间连接有抽风管18,其可一同将桶体21与集尘袋50间的空气吸光,而使集尘袋50紧贴于桶体21内缘面,可防止集尘袋50不当的翻摺,并增加其存积的容量。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便于操作本技术在更换或套装集尘袋时,使用者仅需解开扣设于集尘组与套接体间的扣件,即可将套接体连同滤尘组向上掀起,与传统集尘机需逐一拆解相比,确实可大大提高使用的便利性。2、存积容量大本技术配合设于集尘组桶体底部的抽风管,集尘袋便可被充分的展开,而使尘屑的存积扎实,且容量大,一样可提高套装集尘袋的便利性。3、密合性佳由于集尘袋是以套接体直接压掣于集尘袋的袋口,不仅集尘袋袋口不会被撕破,同时可增加套接体与集尘组间的密合度,并可避免集尘袋松脱,提高清理的方便性。综上所述,由于本技术的设计具有突破性的技术及结构,除了可有效解决现有集尘机所存在的问题外,并具有上述众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符合新型专利要件,故依法提出新型专利申请。权利要求1.一种集尘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尘机的集尘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台车、集尘组、具套接体的活动座及滤尘组; 所述台车,设有一由驱动元件驱动的鼓风机,鼓风机顶面凸伸有一与滤尘组连通的套接管; 所述集尘组,是将中空桶体设于台车,桶体内供套设集尘袋,且桶体顶缘供嵌设活动座的套接体; 所述活动座,在集尘组后方的台车上设有两向上延伸的立柱,两立柱顶端分别利用枢耳枢设有一对应的伸杆,而环状的套接体则锁设于两伸杆间,该套接体周缘具有一连接吸尘管的接管,套接体的底端及顶端与集尘组及滤尘组间设有可随时嵌合或分离的扣合结构; 所述滤尘组,是在一外罩体内设有过滤装置,外罩体顶缘处设有一连接管,该连接管套设一连通鼓风机套接管的软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沧
申请(专利权)人:王金沧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