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力电子阀体的局部放电在线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877215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5 06: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电力电子阀体的局部放电在线监测装置,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光电传感器(2)将电力电子阀体表面局部放电产生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模拟信号调理起(3)对该电信号依次进行放大、滤波和模数转换;转换后的数字信号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器(4)进行运算分析后的信息经由通信模块(6)传至上位机(8)进行在线监测;通过电源发生器(1)对其他各模块进行供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体积小,成本低,实时性好,使用部件较少,安装位置灵活性强,放电检测精度高,检测精度可以达到50pC,而且易于移动与安装;抗干扰能力较好,灵敏度和工作可靠性高;兼顾经济性与实用性,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力电子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力电子阀体的局部放电在线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力设备电压等级的提高和各种有机绝缘 材料的广泛应用,电力电子阀体的局部放电问题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复杂结构电力电子阀体及特殊的应用场合对设备绝缘结构及运行的可靠性提出更高的要求。电力电子阀体中某些绝缘薄弱部分在强电场的不断作用下容易发生局部放电,进而造成绝缘失效、设备损坏。局部放电现象包含着丰富的特征信息,这些信息能用于检测高压设备绝缘性能,为系统或装置在线监测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减少事故发生几率。目前,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强电磁干扰环境下提取局部放电现象的特征信息。绝缘体各区域承受的电场一般是不均匀的,而电介质本身通常也是不均匀的,有的是由不同材料组成的复合绝缘体,如气体一固体复合绝缘、液体一固体复合绝缘以及固体一固体复合绝缘等。有的虽是单一的材料,但是在制造或使用过程中会残留一些气泡或其他杂质,于是在绝缘体内部或表面就会出现某些区域的电场强度高于平均电场强度,或某些区域的击穿场强低于平均击穿场强,因此在某些区域就会先发生放电,而其他区域仍然保持绝缘特性。这种在电场作用下,导体间绝缘仅部分区域被击穿的电气放电现象称为局部放电。对于被气体包围的导体附近发生的局部放电,可称之为电晕。局部放电可能发生在导体边缘,也可能发生在绝缘体的表面或内部,发生在表面的称为表面局部放电,发生在内部的称为内部局部放电。实践证明局部放电是造成电力电子设备最终发生绝缘击穿的主要原因,故对电气设备局部放电的监测尤为重要。这其中就包括绝缘体表面局部放电,也就是本装置所要检测的放电信息。局部放电测量的方法很多,主要是根据放电过程中发生的物理化学效应,通过测量局部放电所产生的电荷交换、能量的损耗、发射的电磁波、声音和光以及生成的新物质来表征局部放电的状态。常见的检测方法有脉冲电流法、色谱分析法、超高频局部放电检测技术、介质损耗分析法、红外热成像法、超声波法和紫外成像法等。①脉冲电流法脉冲电流法是目前在局部放电测量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放电电流脉冲信息含量丰富,可通过电流脉冲的统计特征和实际的波形来判定放电的严重程度,进而运用其他分析手段了解绝缘劣化的状况及发展趋势。同时,该方法对于突变信号反应灵敏,易于定量,能准确及时地发现故障。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EC)专门对此方法制定了相关标准(IEC-60270)。这种方法可以对放电量进行定量测量,灵敏度高。但此种方法测量频率低、频带窄、信息量少、易受外界干扰噪声(f< IOMHz)影响,抗干扰能力差。这种方法需借助专用仪器并且无法对放电点位置进行定位。②色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适用于绝缘介质为有机油的场合,通过分析油中溶解气体的成分和浓度,以判断局部放电的状态。该方法简单、经济、有效,但检测周期长,不能反映突发性故障,不能定量分析。③超高频(UHF)局部放电检测技术超高频法检测频带可达300MHz — 3GHz,由于检测信号频率很高,所以受外界干扰影响小,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可靠性。超高频检测法的局限性在于系统成本高且难以实现放电量的直接核准,即放电量的准确标定。④介质损耗分析法(DLA)由于亚辉光放电不产生放电脉冲信号,而亚辉光放电的脉冲上升沿时间太长,普通的脉冲电流法检测装置难以检测,介损法特别适用于测量低气压中存在的辉光或亚辉光放电。但是该方法只能定性的检测局部放电是否发生,不能检测局部放电量的大小。 ⑤红外热成像技术红外热成像技术是一种波长转换技术,即把红外辐射图像转换为可视图像的技术。它是利用目标内有较大的温度梯度或背景与目标有较大热对比度的特点,使得可视目标很容易在红外图像中看到。对于复杂的绝缘结构,借助计算机辅助计算红外热像法可以得到一定的量化关系。在使用过程中人们发现以下环节制约着红外技术的效果不同的目标有不同的光谱特性,目标和探测间的环境和距离影响探测系统的性能;大气中水汽、二氧化碳等各种气体分子导致各个大气窗口中传输的红外辐射也有相当大的衰减;对于电晕放电,如果看到红外图像时,电气设备放电已经很严重。这也是红外热成像技术的主要缺点。⑥超声波法超声波法是通过检测局放产生的超声波信号来测量局部放电的大小和位置。由于超声波可以向所有方向传递和辐射,声音会通过大多数绝缘材料进行传递,所以声能的衰减程度将与频率呈近似指数的关系。可将绝缘材料看成是声能的低级滤波器。声波的初始频率和幅度主要取决于放电源的性质。因此,声频率和声能幅度必然随着放电源的距离增大而降低,局部放电声波定位便是基于这一原理。但是该方法也有一定局限性,当放电源位于绝缘体表面时测试是有效的,当放电源位于绝缘体深部时,信号将很难收到。对于同时出现的多点放电,如何判断超声信号的大小、区分超声信号,仍需要做进一步的工作。这种方法不能精确定位,信号容易受到干扰。⑦紫外成像法使用紫外成像仪把被检测装置的局部放电图像实时捕捉并传输给上位机显示。与传统的检测方法相比,这种方法借助专业仪器定位准确可以做到不停电、不改变系统的运行状态,从而监测设备在运行状态下的真实状态信息。由于紫外检测基于探测对象自身发射的紫外线,不需另备辅助信号源和各种检测装置。因此,此种检测方法手段单一、操作方便。除了以上优点,紫外成像仪成本很高,经济性上不具有优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电力电子阀体的局部放电在线监测装置,由于放电时将伴随紫外光的产生,本装置采用非接触式光检测法对运行中的电力电子设备表面局部放电现象进行监测。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电力电子阀体的局部放电在线监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电源发生器I、光电传感器2、模拟信号调理器3、数字信号处理器4、通信模块6和上位机8 ;所述光电传感器2将电力电子阀体表面局部放电产生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所述模拟信号调理器3对该电信号依次进行放大、滤波和模数转换;转换后的数字信号通过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器4进行运算分析后的信息经由通信模块6传至上位机8进行在线监测,通过所述电源发生器I对其他各模块进行供电。所述光电传感器2包括紫外光滤光镜和紫外传感器,所述紫外光滤光镜滤除非特征波长的紫外光,特征波长的紫外光则通过紫外传感器转换为电信号,所述紫外传感器将所述电信号送入所述信号模拟调理器3进行调理。所述模拟信号调理器3设置有滤波电路。所述装置包括人机界面显示器5,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器4将放电信息实时传输给人机界面显示器5。、所述模拟信号调理器3包括信号放大器、信号滤波器和模数转换器。所述通信模块6采用无线GPRS、232串口通讯、485串口通讯、CAN总线通讯或工业以太网与所述上位机8实现通信。所述放电信息包括放电时间和放电量。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器4中通过编程实现所述放电量计算参数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I.体积小,成本低,实时性好,不需要紫外成像仪这样的高成本设备;2.使用部件较少,安装位置灵活性强,放电检测精度高,检测精度可以达到50pC,而且易于移动与安装;3.抗干扰能力较好,灵敏度和工作可靠性高;兼顾经济性与实用性,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4.适合用于运行中的电力电子阀体表面局部放电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电力电子阀体的局部放电在线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电源发生器(1)、光电传感器(2)、模拟信号调理器(3)、数字信号处理器(4)、通信模块(6)和上位机(8);所述光电传感器器(2)将电力电子阀体表面局部放电产生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所述模拟信号调理器(3)对该电信号依次进行放大、滤波和模数转换;转换后的数字信号通过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器(4)进行运算分析后的信息经由通信模块(6)传至上位机(8)进行在线监测,通过所述电源发生器(1)对其他各模块进行供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力电子阀体的局部放电在线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电源发生器(I)、光电传感器(2)、模拟信号调理器(3)、数字信号处理器(4)、通信模块(6)和上位机(8);所述光电传感器器(2)将电力电子阀体表面局部放电产生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所述模拟信号调理器(3)对该电信号依次进行放大、滤波和模数转换;转换后的数字信号通过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器(4)进行运算分析后的信息经由通信模块(6)传至上位机(8)进行在线监测,通过所述电源发生器(I)对其他各模块进行供电。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力电子阀体的局部放电在线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传感器器(2)包括紫外光滤光镜和紫外传感器,所述紫外光滤光镜滤除非特征波长的紫外光,特征波长的紫外光则通过紫外传感器转换为电信号,所述紫外传感器将所述电信号送入所述信号模拟调理器(3)进行调理。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力电子阀体的局部放电在线监测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轩渠学景赵士硕武丹王柯韩天绪王学军何维国邹俭
申请(专利权)人:中电普瑞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上海市电力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