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切割工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无压汽油割炬。
技术介绍
现在,以油(汽油)气(氧气)混合为燃料的割炬,一般套用传统割炬的结构,导致油的输送不稳定,从而火力不够,工作效率不高。同时,由于油气混合腔位于割咀上,导致混合腔受热较大,造成混合腔内部燃料膨胀后堵塞管道,进一步致使燃料输送不够稳定。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压汽油割炬,它具有油的输送稳定,从而割嘴火力大,工作效率高的特点。进一步,它具有混合室受热小,从而内部燃料输送畅通且稳定的特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无压汽油割炬,包括主体和混合腔,主体上设有油气共用管座腔、进气口和进油口,油气共用管座腔后端密闭螺接有调油阀针、前端密闭连通有油气共用管,且油气共用管内部设有气管和油管、前端设有割嘴,所述油气共用管座腔内从后至前依次设有调节垫、海绵柱和活塞,其中,调节垫的轴心设有阀针通孔、边侧设有过油孔;海绵柱的轴心中空;活塞的轴心设有进油管、边侧设有进气管,进气管的开口位于活塞的侧壁;同时,油气共用管座腔腔壁上的后 ...
【技术保护点】
无压汽油割炬,包括主体(1)和混合腔(5),主体(1)上设有油气共用管座腔(12)、进气口(13)和进油口(14),油气共用管座腔(12)后端密闭螺接有调油阀针(6)、前端密闭连通有油气共用管(3),且油气共用管(3)内部设有气管(31)和油管(32)、前端设有割嘴(4),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共用管座腔(12)内从后至前依次设有调节垫(7)、海绵柱(8)和活塞(9),其中,调节垫(7)的轴心设有阀针通孔(72)、边侧设有过油孔(71);海绵柱(8)的轴心中空;活塞(9)的轴心设有进油管(92)、边侧设有进气管(91),进气管(91)的开口(911)位于活塞(9)的侧壁;同时 ...
【技术特征摘要】
1.无压汽油割炬,包括主体(I)和混合腔(5),主体(I)上设有油气共用管座腔(12)、进气口(13)和进油口(14),油气共用管座腔(12)后端密闭螺接有调油阀针(6)、前端密闭连通有油气共用管(3),且油气共用管(3)内部设有气管(31)和油管(32)、前端设有割嘴(4),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共用管座腔(12)内从后至前依次设有调节垫(7)、海绵柱(8)和活塞(9),其中,调节垫(7)的轴心设有阀针通孔(72)、边侧设有过油孔(71);海绵柱(8)的轴心中空;活塞(9)的轴心设有进油管(92)、边侧设有进气管(91),进气管(91)的开口(911)位于活塞(9)的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厚明,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明欣五金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