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性乳液聚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873672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5 04: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均匀的水性乳液聚合装置,包括反应釜,反应釜的上方还设有进料口,下方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上设有阀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齿轮泵,反应釜的下方设有出料循环口,出料循环口与齿轮泵的进口连接,齿轮泵的出口与进料口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在传统聚合反应器的基础上,增加一外循环装置,通过齿轮泵将反应物料从聚合釜底部循环到上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除内部搅拌外,还采用了外部循环,提高了反应物料的混合均匀度、聚合反应效率和产品质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乳液的生产,尤其适用于大型乳液聚合生产,投资少,操作简单,效率高,产品质量好,可以在化工行业得到推广应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性乳液聚合装置,属于化工设备

技术介绍
聚合釜是一些化工产品在工业化生产中必备的设备,尤其广泛应用于乳液胶粘剂的制备过程中。其形式决定聚合反应的效率、聚合反应的稳定性及产品质量。传统的聚合反应器,一般为搅拌式,其缺点是混合不均匀,搅拌的方向力度主要在水平位置上,釜底到液面,各种物料浓度梯度差很大,同时,各点的温度差也较大,反应状况也相差较大,影响产品质量,反应器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性乳液聚合装置,以克服现有聚合反应器的低效率、稳定性差及混合均匀性差等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均匀的水性乳液聚合装置,包括反应釜,反应釜的上方还设有进料口,下方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上设有阀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齿轮泵,反应釜的底部设有出料循环口,出料循环口与齿轮泵的进口连接,齿轮泵的出口与进料口连接。所述的出料循环口上设有球阀。所述的出料口通过三通与出料循环口垂直连接,出料循环口设于阀门上方。本技术是在传统聚合反应器的基础上,增加一外循环装置,通过齿轮泵将反应物料从聚合釜底部循环到上部。本技术除内部搅拌外,还采用了外部循环,提高了反应物料的混合均匀度、聚合反应效率和产品质量。本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乳液的生产,尤其适用于大型乳液聚合生产,投资少,操作简单,效率高,产品质量好,可以在化工行业得到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I为一种水性乳液聚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反应爸;4、阀门;2、进料口;5、出料循环口;3、出料口;6、球阀;7、齿轮泵;9、出口。8、进口 ;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来具体说明本技术。实施例如图I所示,为一种水性乳液聚合装置,反应爸I的进料口 2在反应爸I上方,反应釜I下方接一个三通,三通的下端连接的管道为反应釜的出料口 3,出料口 3上安装一个阀门4,来控制出料。三通的右端连接的管道为出料循环口 5,出料循环口 5上安装一个球阀6,出料循环口 5与齿轮泵7的进口 8连接,齿轮泵7的出口 9与进料口 2管道连接。生产操作反应釜I加入物料开始进行反应时,开启球阀6,启动齿轮泵7,反应结束后,停齿轮泵7,关闭球阀6。本技术的外循环装置的连接尺寸及齿轮泵的型号,可根据聚合 釜的大小及循环量的具体要求来确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性乳液聚合装置,包括反应釜(1),反应釜(1)的上方设有进料口(2),下方设有出料口(3),出料口(3)上设有阀门(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齿轮泵(7),反应釜(1)的底部还设有出料循环口(5),出料循环口(5)与齿轮泵(7)的进口(8)连接,齿轮泵(7)的出口(9)与进料口(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性乳液聚合装置,包括反应釜(I),反应釜(I)的上方设有进料口(2),下方设有出料口(3),出料口(3)上设有阀门(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齿轮泵(7),反应釜⑴的底部还设有出料循环口(5),出料循环口(5)与齿轮泵(7)的进口⑶连接,齿轮泵(7)的出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林森蔡文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东和胶粘剂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