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868809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5 02:44
电源装置具有:逆变器,其具有输出端子组;第1变压器,其对从前述输出端子组输出的交流电力进行变压;第2变压器,其相对于前述输出端子组而与前述第1变压器并联连接,相对于穿过前述输出端子组的中心且与包含前述输出端子组在内的平面垂直地延伸的直线,配置在前述第1变压器的相反侧,对从前述输出端子组输出的交流电力进行变压;多根第1导电线,它们将前述输出端子组和前述第1变压器的两端连接;以及多根第2导电线,它们将前述输出端子组和前述第2变压器的两端连接,由前述逆变器、前述多根第1导电线以及前述第1变压器形成的第1环路的面积,与由前述逆变器、前述多根第2导电线以及前述第2变压器形成的第2环路的面积相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源装置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I中记载了下述技 术,即,在气体激光振荡器用的电源装置中,利用变换器部将工业电源的交流电压变换成直流电压,并输入至逆变器部,利用具有开关元件及续流二极管的逆变器部,将直流电压变换成矩形波交流电压,将逆变器部的输出电压利用具有电感的高频变压器升压,并施加在电介体电极之间,由此,在电介体电极之间产生放电。在该电源装置中,在逆变器部的输出侧,与高频变压器并联连接有电抗器。由此,根据专利文献1,在电介体电极间不产生放电时,可以降低流过逆变器部的续流二极管中的恢复电流,因此,可以抑制续流二级管的发热。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下述技术,S卩,在激光器电源装置中,整流部对工业交流电源进行整流,利用升压变换器部对该整流电压进行平滑化,变换成直流电压并升压,利用逆变器部将该升压后的直流电压变换成高频电压,利用升压变压器将该高频电压升压至用于施加在激光振荡用放电电极部上的电压。由此,根据专利文献2,由于可以利用升压变换器部对工业交流电源进行升压,减少升压变压器的匝数比(升压比),所以可以减少与变压器的2次侧匝数的平方成正比的2次侧漏电感。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下述技术,S卩,在直流电源装置中,整流器将交流输入电源整流为直流电压并向逆变器输入,逆变器将该直流电压变换成高频电压,将该高频电压施加在并联连接的两个绝缘变压器各自的I次绕组、以及耦合变压器的2个绕组上。在该直流电源装置中,耦合变压器中的2个绕组将2个绝缘变压器中的一个绝缘变压器的I次绕组的一侧极性的输入电路、和2个绝缘变压器中的另一个绝缘变压器的I次绕组的相反极性的输入电路,以匝数比I进行磁性耦合。由此,根据专利文献3,由于在耦合变压器的2个绕组中强制流过相等的电流,从而在2个绝缘变压器的各自的I次绕组中强制流过相等的电流,所以得到2个绝缘变压器的电流平衡。专利文献I :国际公开第2005/104343号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3 - 243749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平9 - 21518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专利文献I以及专利文献2中,对于在逆变器部的输出侧并联连接多个升压变压器(变压器)的结构并没有记载。在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专利技术中,为了得到2个绝缘变压器(变压器)的电流平衡,需要在逆变器和2个绝缘变压器之间新追加设置耦合变压器,所以直流电源装置存在大型化的趋势。本专利技术就是鉴于上述内容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得到一种电源装置,其无需追加用于取得电流平衡的元件,就可以使2个变压器的电流平衡变得均等。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并达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技术方案所涉及的电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逆变器,其具有输出端子组,基于直流电力生成交流电力,并从前述输出端子组输出;第I变压器,其对从前述输出端子组输出的交流电力进行变压;第2变压器,其相对于前述输出端子组而与前述第I变压器并联连接,相对于穿过前述输出端子组的中心且与包含前述输出端子组在内的平面垂直地延伸的直线,配置在前述第I变压器的相反侧,对从前述输出端子组输出的交流电力进行变压;多根第I导电线,其将前述输出端子组和前述第I变压器的两端连接;以及多根第2导电线,其将前述输出端子组和前述第2变压器的两端连接,由前述逆变器、前述多根第I导电线以及前述第I变压器形成的第I环路的面积,与由前述逆变器、前述多根第2导电线以及前述第2变压器形成的第2环路的面积相坐寸ο 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可以使逆变器和第I变压器之间的电流通路的电感、与逆变器和第2变压器之间的电流通路的电感相等,因此,可以使第I变压器以及第2变压器的电流平衡变得均等。即,无需追加用于取得电流平衡的元件,就可以使2个变压器的电流平衡变得均等。附图说明图I是表示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电源装置的结构的图。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电源装置的结构的图。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I的变形例所涉及的电源装置的结构的图。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I的另一变形例所涉及的电源装置的结构的图。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电源装置的结构的图。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电源装置的结构的图。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所涉及的电源装置的结构的图。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电源装置的结构的图。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电源装置的结构的图。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电源装置的结构的图。标号的说明I电源装置Ii电源装置Ij电源装置10升压斩波电路12开关元件13 二极管14 二极管20逆变器30变压器40变压器50负载元件51 电极52 电极100电源装置200电源装置200 电源装置2沈逆变器220i 逆变器 230变压器230 变压器240变压器240 变压器300电源装置320逆变器330变压器340变压器360电抗器400电源装置410升压斩波电路411电抗器BBll BB22 母线BBlli BB22i 母线BBllj BB22j 母线BB211 BB222 母线BB311 BB322 母线CMl31 CM142 导体部件Dl D4 二极管Lll L42导电线L131 L142 导电线L211 L222 导电线L311 L322 导电线LP 1、LP2 环路LPli、LP2i 环路LPlj、LP2j 环路SL 直线SL200 直线Sffl SW4开关元件Tll T22输出端子Tllj、T22j 输出端子T311、T322 输出端子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电源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此外,本专利技术并不仅限定于该实施方式。实施方式I使用图2,说明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电源装置I的电路结构。图2是表示电源装置I的电路结构的图。电源装置I从外部得到交流电力,基于交流电力生成高频电力,并向负载元件50的两端施加。负载兀件50例如具有一对电极51、52。S卩,电源装置I通过向一对电极51、52之间施加高频电力,从而使一对电极51、52之间产生放电。一对电极51、52例如是气体激光振荡器中的放电电极对。电源装置I具有升压斩波电路(变换器)10、逆变器20、导电线(多根第I导电线)L11、L12、导电线(多根第2导电线)L21、L22、变压器(第I变压器)30、变压器(第2变压器)40、导电线(多根第3导电线)L31、L32、以及导电线(多根第4导电线)L41、L42。在该电源装置I中,在逆变器20的输出侧彼此并联地连接有变压器30和变压器40。变压器30和变压器40彼此并联地连接在负载元件50的两端上。升压斩波电路10生成对从外部得到的交流电力(例如工业交流电源电力)升压而得到的直流电力。升压斩波电路10具有电抗器11、开关元件12、二极管13、二极管14以及电容器15。在开关元件12接通的期间,电抗器11与流入的电流对应而积蓄能量。如果开关元件12断开,则电抗器11释放所积蓄的能量。这时,二极管14接收在从外部得到的交流电力中加上上述能量后的交流电力、即升压后的交流电力,将升压后的交流电力变换成升压后的直流电力。电容器15将该变换后的直流电力进行平滑化,并向逆变器20输出。逆变器20基于从升压斩波电路10得到的直流电力,生成高频电力(交流电力),并从输出端子组Tll T22输出。逆变器20具有多个开关元件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10.06 JP 2010-2269641.一种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逆变器,其具有输出端子组,基于直流电力生成交流电力,并从前述输出端子组输出; 第I变压器,其对从前述输出端子组输出的交流电力进行变压; 第2变压器,其相对于前述输出端子组而与前述第I变压器并联连接,相对于穿过前述输出端子组的中心、且与包含前述输出端子组在内的平面垂直地延伸的直线,配置在前述第I变压器的相反侧,对从前述输出端子组输出的交流电力进行变压; 多根第I导电线,其将前述输出端子组和前述第I变压器的两端连接;以及 多根第2导电线,其将前述输出端子组和前述第2变压器的两端连接, 由前述逆变器、前述多根第I导电线以及前述第I变压器形成的第I环路的面积,与由前述逆变器、前述多根第2导电线以及前述第2变压器形成的第2环路的面积相等。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第I环路和前述第2环路具有相对于前述直线彼此对称的形状。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电源装置还具有负载元件,其分别接受由前述第I变压器变压后的交流电力和由前述第2变压器变压后的交流电力; 多根第3导电线,其将前述第I变压器的两端和前述负载元件的两端连接;以及 多根第4导电线,其将前述第2变压器的两端与前述负载元件的两端连接, 由前述第I变压器、前述多根第3导电线以及前述负载元件形成的第3环路的面积,与由前述第2变压器、前述多根第4导电线以及前述负载元件形成的第4环路的面积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昭弘城所仁志腰前利树久留岛宏松原真人西川直树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