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转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868808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5 0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力转换装置,其能抑制转换器的开关元件的动作电源的电压变动。开关元件(Tr2)使输入端(Pr)与电源线(LH、LL)中至少任意一方连接/不连接。开关元件(Tr1)设于电源线(LH、LL)之间。电源供给部(Cbr1)的低电位侧的一端在电源线(LH、LL)中任意一侧与开关元件连接。电容器(Cbr2)的一端连接于开关元件(Tr1)与输入端(Pr)之间。电容器(Cbr2)的另一端与电源供给部(Cbr1)的高电位侧的一端连接。电容器(Cbr2)和电源供给部(Cbr1)分别作为向开关元件(Tr2、Tr1)输出开关信号的动作电源。电压调整部(CCr)维持电容器(Cbr2)的两端电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转换装置,尤其涉及用于向开关元件输出开关信号的动作电源。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I中记载了一种逆变器。逆变器具有在两条直流电源线之间相互串联连接的上侧开关元件和下侧开关元件。上侧开关元件与用于提供开关信号的第I内部控制电路连接,下侧开关元件与用于提供开关信号的第2内部控制电路连接。第2内部控制电路被供给直流电源作为动作电源。第I内部控制电路被供给电容器的两端电压作为动作电源。电容器的高电位侧的一端与直流电源的高电位侧的一端之间连接有二极管。二极管配置为其阳极朝向直流电源。在这种结构中,电容器借助下侧开关元件的导通而将直流电源作为电源进行充电。另外,作为与本专利技术相关联的技术还公开了专利文献2、3。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平7-250485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专利第4158715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07-29568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在专利文献I中,没有关于转换器的开关元件的动作电源的记载。而且,在转换器被输入交流电源时,产生动作电源由于该交流电源其发送电压变动这一特有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转换器的开关元件的动作电源的电压变动的电力转换装置。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电力转换装置的第一方式提供一种电力转换装置,其具有第I电源线(LH);第2电源线(LL),其被施加低于所述第I电源线的电位;多个输入端(Px),它们与交流电源连接;第I开关元件(Tr2、Tr、Trl2),其使所述多个输入端中的一个输入端与所述第I电源线及所述第2电源线中至少任意一方连接/不连接;第2开关元件(1'1'1、1\11、1'1'11、Tyl),其设于所述第I电源线及所述第2电源线之间;电源供给部(Cbrl、CbuU CbrlUCbyl),其具有支撑直流电压的两端,且在所述第I电源线或者所述第2电源线侧与所述第2开关元件连接,所述电源供给部作为向所述第2开关元件输出开关信号的动作电源;电容 器(Cbr2、Cbr、Cbrl2),其具有与所述第I开关元件和所述多个输入端中的所述一个输入端之间的点连接的一端、以及与所述电源供给部的高电位侧的一端连接的另一端,所述电容器作为向所述第I开关元件输出开关信号的动作电源;以及电压调整部(CCr),其调整所述电容器的两端电压。本专利技术的电力转换装置的第二方式是根据第一方式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所述第I开关元件(Tr2)连接于所述多个输入端中的所述一个输入端(Pr)与所述第2电源线(LL)之间,所述第2开关元件(Trl)连接于所述多个输入端中的所述一个输入端与所述第I电源线(LH)之间,并在所述第I电源线侧与所述电源供给部(Cbrl)的低电位侧的一端连接。本专利技术的电力转换装置的第三方式是根据第二方式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所述电力转换装置具有第3开关元件(Tr22),其在所述多个输入端中的所述一个输入端(Pr)侧与所述第I开关元件(Tr21)串联连接;第I 二极管(Dr21),其以阳极 朝向所述第2电源线的方式与所述第3开关元件并联连接;以及第2 二极管(Dr22),其以阴极朝向所述第2电源线的方式与所述第I开关元件并联连接,所述电容器(Cbr2)的所述一端连接于所述第I开关元件及所述第3开关元件之间,并作为向所述第I开关元件及所述第3开关元件输出开关信号的动作电源发挥作用。本专利技术的电力转换装置的第四方式是根据第二方式或者第三方式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所述电力转换装置还具有第3 二极管(Dbr2),该第3 二极管(Dbr2)设于所述电源供给部(Cbrl)的所述高电位侧的一端与所述电容器(Cbr2)的所述另一端之间,并使阴极朝向所述电容器。本专利技术的电力转换装置的第五方式是根据第一方式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所述电力转换装置具有输出端(Py)、第3开关元件(Trl)和二极管(Dbr2),所述第I开关元件(Tr2)连接于所述多个输入端中的所述一个输入端(Pr)与所述第2电源线(LL)之间,所述第3开关元件连接于所述多个输入端中的所述一个输入端(Pr)与所述第I电源线(LH)之间,所述第2开关元件(Tyl)连接于所述第I电源线与所述输出端之间,并在所述第2电源线侧与所述电源供给部(Cbyl)的低电位侧的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设于所述电源供给部的所述高电位侧的一端与所述电容器的所述另一端之间,并使阴极朝向所述电容器。本专利技术的电力转换装置的第六方式是根据第一方式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所述电力转换装置具有输出端(Py);第I 二极管(Drl),其以阴极朝向所述第I电源线的方式设于所述第I电源线(LH)与所述第I开关元件(Tr)之间;第2 二极管(Dr2),其以阳极朝向所述第2电源线的方式设于所述第2电源线(LL)与所述第I开关元件之间;第3 二极管(Dr3),其阴极与所述多个输入端中的所述一个输入端(Pr)连接,阳极与所述第I 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4 二极管(Dr4),其阳极与所述多个输入端中的所述一个输入端连接,阴极与所述第2 二极管的阴极连接;以及第5 二极管(Dbr),其以阴极朝向所述电容器的方式设于所述电源供给部(Cbyl)的所述高电位侧的一端与所述电容器(Cbr)的所述另一端之间,所述第2开关元件(Tyl)连接于所述第I电源线(LH)与所述输出端之间,并在所述输出端侧与所述电源供给部(Cbyl)的低电位侧的一端连接。本专利技术的电力转换装置的第七方式是根据第一方式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所述电力转换装置具有第I 二极管和第2 二极管,所述第2开关元件(Trll)在所述多个输入端中的所述一个输入端(Pr)与所述第I电源线(LH)之间与所述第I 二极管(Drll)串联连接,所述第I 二极管配置为阴极朝向所述第I电源线侧,所述第I开关元件(Trl2)在所述多个输入端中的所述一个输入端(Pr)与所述第I电源线(LH)之间与所述第2 二极管(Drl2)串联连接,所述第2 二极管配置为阴极朝向所述多个输入端中的所述一个输入端,所述第2开关元件和所述第I二极管的串联体与所述第I开关元件和所述第2 二极管的串联体相互并联连接,所述电源供给部(Cbrll)的所述低电位侧的一端在所述第I电源线(LH)侧与所述第2开关元件连接。本专利技术的电力转换装置的第八方式是根据第七方式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所述电力转换装置还具有第3 二极管(Dbrl2),该第3 二极管(Dbrl2)设于所述电源供给部(Cbrll)的所述高电位侧的一端与所述电容器(Cbrl2)的另一端之间,并使阴极朝向所述电容器。本专利技术的电力转换装置的第九方式是根据第一方式、第五方式和第六方式中任意一种方式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所述电力转换装置具有多个输出端(Pu、Pv、Pw)、和第6二极管及第7 二极管,所述第2开关元件(Tul、TvU Twl)和所述电源供给部(Cbul、CbvUCbwl)设置了多个,所述多个第2开关元件分别设于所述多个输出端中的各个输出端与所述第I电源线(LH)之间,所述第6 二极管(Dbr2)设于所述多个电源供给部中的一个电源供 给部(Cbul)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器(Cbr2)的另一端之间,所述第7 二极管设于所述多个电源供给部中的一个电源供给部(Cbvl)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器的另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1.19 JP 2010-0087401.一种电力转换装置,其具有 第I电源线(LH); 第2电源线(LL),其被施加低于所述第I电源线的电位; 多个输入端(Px),它们与交流电源连接; 第I开关元件(Tr2、Tr、Trl2),其使所述多个输入端中的一个输入端与所述第I电源线及所述第2电源线中至少任意一方连接/不连接; 第2开关元件(Trl、TUl、Trll、Tyl),其设于所述第I电源线及所述第2电源线之间;电源供给部(Cbrl、CbuU CbrlU Cbyl),其具有支撑直流电压的两端,且在所述第I电源线或者所述第2电源线侧与所述第2开关元件连接,所述电源供给部作为向所述第2开关元件输出开关信号的动作电源; 电容器(Cbr2、Cbr、Cbrl2),其具有与所述第I开关元件和所述多个输入端中的所述一个输入端之间的点连接的一端、以及与所述电源供给部的高电位侧的一端连接的另一端,所述电容器作为向所述第I开关元件输出开关信号的动作电源;以及电压调整部(CCr ),其调整所述电容器的两端电压。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中, 所述第I开关元件(Tr2)连接于所述多个输入端中的所述一个输入端(Pr)与所述第2电源线(LL)之间, 所述第2开关元件(Trl)连接于所述多个输入端中的所述一个输入端与所述第I电源线(LH)之间,并在所述第I电源线侧与所述电源供给部(Cbrl)的低电位侧的一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中,所述电力转换装置具有 第3开关元件(Tr22),其在所述多个输入端中的所述一个输入端(Pr)侧与所述第I开关元件(Tr21)串联连接; 第I 二极管(Dr21),其以阳极朝向所述第2电源线的方式与所述第3开关元件并联连接;以及 第2 二极管(Dr22),其以阴极朝向所述第2电源线的方式与所述第I开关元件并联连接, 所述电容器(Cbr2)的所述一端连接于所述第I开关元件及所述第3开关元件之间,并作为向所述第I开关元件及所述第3开关元件输出开关信号的动作电源发挥作用。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中,所述电力转换装置还具有第3二极管(Dbr2),该第3 二极管(Dbr2)设于所述电源供给部(Cbrl)的所述高电位侧的一端与所述电容器(Cbr2)的所述另一端之间,并使阴极朝向所述电容器。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中, 所述电力转换装置具有输出端(Py)、第3开关元件(Trl)和二极管(Dbr2), 所述第I开关元件(Tr2)连接于所述多个输入端中的所述一个输入端(Pr)与所述第2电源线(LL)之间,所述第3开关元件连接于所述多个输入端中的所述一个输入端(Pr)与所述第I电源线(LH)之间, 所述第2开关元件(Tyl)连接于所述第I电源线与所述输出端之间,并在所述第2电源线侧与所述电源供给部(Cbyl)的低电位侧的一端连接, 所述二极管以阴极朝向所述电容器的方式设于所述电源供给部的所述高电位侧的一端与所述电容器的所述另一端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中,所述电力转换装置具有 输出端(Py); 第I 二极管(Drl),其以阴极朝向所述第I电源线的方式设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藤俊彰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