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具的锁定用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68729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5 0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具的锁定用罩,其经反复使用仍可维持高耐久性和锁定力,能够防止在解除锁定时的从第二电连接器具中的脱离。锁定用罩(5)安装于与电源部(2)的阳插口(7)连接的AC电源线(3)的阴插口(4)上,以防止阴插口从阳插口中离脱,该锁定用罩(5)构成为具有:外嵌于阴插口上的罩主体(21);卡止杆(23),其形成于该罩主体上,与设置于阳插口侧的爪部(31)弹性卡合,并且通过受到外力而位移到卡合解除位置来解除该弹性卡合;以及卡止壁(24),其形成于罩主体上,卡合和脱开自如地弹性卡合在设置于阴插口侧的槽(11)中,卡止壁被位移至卡合解除位置的卡止杆按压,而限制向解除与槽间的卡合的方向位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维持电连接 器具连接状态的电连接器具的锁定用罩
技术介绍
以往,在电气化产品等中,通过软线或电缆等进行供电以及接发电信号,在这些连接中使用了由插头、插口和连接器等构成的电连接器具。在这种电连接器具中,当软线或电缆等因某些原因受到牵拉等导致其连接松驰时,端子间的连接会脱开,或者发生接触不良等而成为故障的起因。因此,存在用于维持这样的电连接器具的连接状态的现有技术。例如,作为由相互连接的接线板和托座构成的软线防脱器的锁定结构,已知有如下的结构,即,接线板具有弹性卡合片,该弹性卡合片在与成为设置于接线板主体侧壁的托座相对的连接侧的前侧具有卡合部,另一方面,托座具有与接线板的卡合部相卡合的对应卡合部,将接线板的弹性卡合片与从接线板主体的侧壁延伸出的支承片连结而与接线板主体形成一体,并且使该支承片沿着从接线板主体的侧壁向前侧倾斜的方向延伸(参照专利文献I)。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4-35337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在记载于上述专利文献I中的现有技术中,为了稳定地保持插口(软线端部),接线板在其内壁设置有与插口外形相对应的凸状的卡止壁。但是,尤其在解除锁定(即,将接线板从托座卸下)时,由于作用使接线板从插口脱离的方向的力,因此出现了在所使用的插口的外形不平坦的情况下接线板从插口脱离而需要使用者再次安装的问题。另外,在上述现有技术中,由于具有接线板的卡止壁难以变形的结构,因此接线板由一对对半部件构成,需要在插口安装于内部的状态下组装这些对半部件。因此,也出现了部件件数增多且组装作业负荷增大的课题。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样的现有技术课题而设计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经过反复使用仍可维持高耐久性和锁定力,同时可防止在解除锁定时从电连接器具中脱离的电连接器具的锁定用罩。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为解决上述课题而提出的第一专利技术构成为一种电连接器具的锁定用罩(5),其安装在与第一电连接器具(7)相连接的第二电连接器具(4)上,防止该第一电连接器具与该第二电连接器具的分离,电连接器具的锁定用罩(5)具有与上述第二电连接器具外嵌的罩主体(21);第一卡止片(23),其形成于上述罩主体上,与设置于上述第一电连接器具侧的第一器具侧卡止部(34)弹性卡合,并且受到外力而位移到卡合解除位置,由此该弹性卡合被解除;以及第二卡止片(24),其形成于上述罩主体上,卡合或脱开自如地与设置于上述第二电连接器具侧的第二器具侧卡止部(11)弹性卡合,上述第二卡止片被位移至上述卡合解除位置的上述第一卡止片按压,由此限制向解除与上述第二器具侧卡止部的卡合的方向的位移。另外,作为第二专利技术可构成为,上述第一卡止片被形成于上述罩主体的侧壁(22)的铰链部(33)支承,并且以该铰链部作为支点进行位移,上述第二卡止片作为与上述第一卡止片对峙的上述侧壁的一部分而形成。另外,作为第三专利技术可构成为,上述第一及第二卡止片中的一个具有按压突部(35),当上述第一卡止片位移到上述卡合解除位置时,该按压突部与上述第一及第二卡止片中的另一个抵接。另外,作为第四专利技术可构成为,具有介于上述罩主体与上述第二电连接器具的间隙而安装的固定机构(61、71)。 另外,作为第五专利技术可构成为,上述固定机构由弹性部件(61)构成,该弹性部件与上述罩主体的内表面及上述第二电连接器具的外表面抵接。另外,作为第六专利技术可构成为,上述固定机构由楔状部件(71)构成,该楔状部件与上述罩主体的内表面及上述第二电连接器具的外表面抵接,并且能够变更其抵接位置。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上述第一专利技术,起到了如下优异效果经过反复使用仍可维持高耐久性和锁定力,同时防止在解除锁定(即,解除第一卡止片与第一器具侧卡止部的弹性卡合)时的从第二电连接器具中的脱离。另外,根据上述第二专利技术,利用能够使罩主体与第一及第二卡止片一体形成的简易构成,经过反复使用仍可维持高耐久性和锁定力,同时防止在解除锁定时的从电连接器具中的脱离。另外,根据上述第三专利技术,能够由按压突部以适当的力按压第二卡止片上的期望部位,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在解除锁定时的从第二电连接器具中脱离。另外,根据上述第四专利技术,即使在第二电连接器具尺寸有偏差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锁定用罩与第二电连接器具的松动,并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在解除锁定时的从第二电连接器具中的脱离。另外,根据上述第五专利技术,利用简易的结构,能够防止锁定用罩与第二电连接器具的松动。另外,根据上述第六专利技术,能够提高第二电连接器具的尺寸的偏差的容许范围,更有效地防止锁定用罩与第二电连接器具的松动。附图说明图I是具有第一实施方式的锁定用罩的软线防脱器的立体图。图2是具有阴插口的AC电源线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保持了阴插口的状态的锁定用罩的后视图。图4是表示软线防脱器的(A)锁定状态和(B)开始解除锁定状态的剖视图。图5是表示锁定用罩以及安装于其上的板簧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板簧在锁定用罩上的安装形态的剖视图。图7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锁定用罩的按压突起的变形例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8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锁定用罩以及安装于其上的楔状部件的立体图。图9是表示楔状部件在第二实施方式的锁定用罩上的安装形态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接器具的锁定用罩的软线防脱器进行说明。在进行说明时,关于表示方向的用语,依照以图I中的箭头所示的方向。<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I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软线防脱器I用于稳定地维持AC电源线3的连接状态,该AC电源线3为了向设于电气化产品等的电源部2供电而与其连接,该软线防脱器I具有安装在设置于AC电源线3端部的阴插口 4上的合成树脂制的锁定用罩(以下,简称为罩)5 ;供该罩5装卸自如地连结的合成树脂制的托座6。在阴插口 4的前端部4a插入到设置于电源部2的承受侧阳插口 7 (参照图4)中的状态下,锁定用罩5卡止于托座6上,由此,软线防脱器I能够防止AC电源线3从电源部2中脱落。如图2所示,阴插口 4为弯曲成大致直角的L型插口,与公知的插口大致相同,在其内部具有金属端子(未图示)。在阴插口 4的左右侧部形成有供锁定用罩5卡止的槽11。另外,图4所示的阳插口 7具有与阴插口 4相对应的结构,在其内部具有用于与阴插口 4的金属端子电连接的金属端子(未图示)。如图I以及图3所示,罩5形成为左右对称的形状,其具有后部和下部开放以便外嵌到阴插口 4上的大致立方体状的罩主体21。在罩主体21上一体形成有一对卡止杆23和一对卡止壁24,该一对卡止杆23配置于左右侧壁22外侧而与托座6弹性卡合;该一对卡止壁24形成为左右侧壁22的一部分,且以卡合或脱开自如的方式与阴插口 4弹性卡合。进而,在用于划分出罩主体21的后部开口的左右侧壁22的后缘部上,设置有与阴插口 4的基端部4b弹性卡合的一对卡止杆25。卡止杆23、23沿上下方向(罩5与托座6连结的方向)延伸,并具有设置于其下侧(托座6侧)的作为卡合部的爪部31以及设置于其上侧以供使用者操作的把手部32,且与罩主体21—体形成。另外,卡止杆23、23其上下方向的中间部通过支承片33分别与罩主体21的左右侧壁22连接,由此,在受到使用者的操作力(外力)时,能够以支承片33作为支点而倾动。爪部31从卡止杆2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09.12.25 JP 2009-2945231.一种电连接器具的锁定用罩,其安装在与第一电连接器具相连接的第二电连接器具上,防止该第一电连接器具与该第二电连接器具的分离,上述电连接器具的锁定用罩的特征在于,具有 与上述第二电连接器具外嵌的罩主体; 第一卡止片,其形成于上述罩主体上,与设置于上述第一电连接器具侧的第一器具侧卡止部弹性卡合,并且受到外力而位移到卡合解除位置,由此该弹性卡合被解除;以及 第二卡止片,其形成于上述罩主体上,卡合或脱开自如地与设置于上述第二电连接器具侧的第二器具侧卡止部弹性卡合, 上述第二卡止片被位移至上述卡合解除位置的上述第一卡止片按压,由此限制向解除与上述第二器具侧卡止部的卡合的方向的位移。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连接器具的锁定用罩,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止片被形成于上述罩主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京山卓史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利富高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