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逆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66231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5 01:11
一种逆变器,属于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包括逆变单元和用于供安装所述逆变单元的安装底板,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单元有数个,并且以彼此间隔的状态并排安装在所述安装底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将逆变单元由已有技术中的一体化结构设计为数个以彼此间隔安装的方式并排安装于安装底板上,可减轻拆装过程中的作业强度,并且可以提高逆变器的散热效果,保障功率器件的工作稳定性并且延长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太阳能光伏发电
,具体涉及ー种逆变器
技术介绍
逆变器广泛的应用于太阳能光伏发电
,在已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不乏逆变器的技术信息,如CN202014204U (光伏逆变器)、CN102237824A (—种光伏逆变器)、CN201985549U (多输入多电平光伏逆变器)、CN202085086U (光伏并网逆变器)和CN102231609A (太阳能光伏并网交错并联反激逆变器),等等。并不限于上述文献公开的逆变器的三相全桥逆变单元结构均为一体化设计,即所有功率器件并排安装在同一块散热器上,构成ー个整体模块。这种结构形式貌似紧凑,但是 在实际的应用中暴露出散热器单元体积大和散热不均匀的欠缺,从而影响功率器件的性能发挥和使用寿命,而且由于散热器模块整体较重,工人在安装时的劳动强度大。鉴上,有必要加以改进,对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ー种有助于改善散热效果而藉以理想地发挥功率器件的功能并延长使用寿命、有利于体现拆装方便而藉以降低拆装作业强度的逆变器。本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逆变器,包括逆变单元和用于供安装所述逆变単元的安装底板,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単元有数个,并且以彼此间隔的状态并排安装在所述安装底板上。在本技术的ー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数个逆变单元各包括一功率器件和ー散热装置,功率器件设置在散热装置上,而散热装置固定在所述的安装底板上。在本技术的另ー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散热装置包括第一、第ニ侧板、顶板和风扇,第一、第二侧板彼此并行地固定在所述的安装底板上,顶板的长度方向的ー侧与第一侧板的上部固定,另ー侧与第二侧板的上部固定,风扇固定在第一、第二侧板之间,所述的逆变单元的功率器件固定在所述顶板上。在本技术的又ー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功率器件为IGBT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在本技术的再ー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安装底板上设置有ー风道管,该风道管对应于所述散热装置的出风ロ的位置,并且与所述风扇的出风ロ相通。本技术的还有ー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逆变单元具有一独立的风道支件,每个逆变单元对应各自独立的风道支件,该风道支件对应于所述散热装置的出风ロ的位置安装在安装底板上,并且与所述风扇的出风ロ相通。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将逆变单元由已有技术中的一体化结构设计为数个以彼此间隔安装的方式并排安装于安装底板上,可减轻拆装过程中的作业强度,并且可以提高逆变器的散热效果,保障功率器件的工作稳定性并且延长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I为本 技术的实施例结构图。图2为图I的装配图。图3为本技术的另ー个实施例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公众能充分了解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但申请人对实施例的描述不是对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技术构思作形式而非实质的变化都应当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请參见图I和图2,给出了一安装底板2,在该安装底板2上安装有数个相互独立的并且结构相同的逆变单元I,本实施例为三个逆变单元I,这三个逆变单元I相互间隔并且并排安装。在安装底板2上还固定有一风道管21,各逆变单元I产生的热量由该风道管21引出。由此可知,由于将一体化的逆变单元分隔成三个独立的逆变单元1,由于各个単独的逆变单元I的体积较小,有利于方便安装与维护,并且有利于提高散热效果。前述的三个逆变単元I各包括一功率器件11和ー散热装置12,功率器件11设在散热装置12上。散热装置12包括第一、第二侧板121、122、顶板123和风扇124,第一、第ニ侧板121、122彼此并行固定在安装底板2上,顶板123的长度方向的ー侧与第一侧板121的上部固定,而长度方向的另ー侧与第二侧板122的上部固定,风扇124通过风扇支座1241与第一、第二侧板121、122固定。优选地,将风扇支座1241的卡脚12411卡入前述的安装底板2的卡槽22内(图2示),并且风扇支座1241通过螺钉与第一、第二侧板121、122连接,从而形成向上送风的通道。这种卡接方式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实现正面拆卸,有利于风扇124的更换和维修。风扇124采用吹风方式,将热风吹向前述的风道管21,由风道管21向外排出,使散热效果得到提升。前述的功率器件11固定在顶板123上,并且功率器件为IGBT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请參阅图3,本技术的另ー个实施例,前述三个逆变単元I分别对应各自独立的风道支件3,该风道支件3对应于所述散热装置12的出风ロ的位置安装在安装底板2上,并且与所述风扇124的出风ロ相通,风扇124采用吹风方式,将热风吹向前述的风道支件3,由风道支件3向外排出,并且每个逆变単元I之间各自独立排风,互不干渉,使得散热效果得到显著提升。综上所述,本技术针对目前中大功率光伏逆变器逆变单元散热结构设计存在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更为合理的逆变器,将传统的一体化逆变单元分成三个独立的逆变単元I设计,即三组功率器件11分别安装到三个相互独立的散热装置12上,这样可以保证逆变器的散热均匀,使功率器件11能够稳定工作,并延长其使用寿命;上述设计也使得每个独立的逆变单元I体积减小,方便车间生产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逆变器,包括逆变单元(I)和用于供安装所述逆变単元(I)的安装底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単元(I)有数个,并且以彼此间隔的状态并排安装在所述安装底板(2)上。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个逆变単元(I)各包括一功率器件(11)和ー散热装置(12),功率器件(11)设置在散热装置(12)上,而散热装置(12)固定在所述的安装底板(2)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装置(12)包括第一、第二侧板(121、122)、顶板(123)和风扇(124),第一、第二侧板(121、122)彼此并行地固定在所述的安装底板(2)上,顶板(123)的长度方向的ー侧与第一侧板(121)的上部固定,另ー侧与第二侧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健王剑国李志鹏王峰谭飞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