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流电机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66177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5 0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流电机设备,包括直流电机,所述直流电机上连接一个控制器,所述直流电机包括绕组引出线和传感线路板引出线,所述绕组引出线和传感线路板引出线焊接在所述控制器上的线路板上,所述控制器一端还设置有电源引出线,所述电源引出线的另一端焊接在所述控制器的线路板上;所述直流电机包括转子和定子,定子上设有两对磁极;所述转子的铁芯上绕有电枢绕组,该电枢绕组通过所述绕组引出线与所述控制器上的线路板相连接,磁极是永磁体和励磁绕组构成的复合磁极;所述转子包括有铁心、线圈、以及固定所述铁心和所述线圈的压板,其中所述铁心由冲片叠压组成,所述铁心对应压板边缘位置的冲片向压板一侧弯折按压在所述压板上。(*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机
,尤其涉及一种直流电机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电动车用电机按励磁方式分为电流励磁和永磁励磁二大类。其均无法根据负载情况,实现输出扭矩的有效调节。并且其铁心与线圈之间采用带有螺孔的铁心和压板通过螺钉连接固定。这种结果的直流电机存在如下缺点在电机运行过程中产生振动,容易引起螺钉的松动和脱落,导致其固定线圈的松动,引发线圈的对地短路,另外,脱落的螺钉进入电机内部的电枢中,容易弓I起电枢的损坏,对电机的运行存在不确定的安全隐患。有鉴于此,提供一种可根据负载情况实现输出扭矩有效调节、结构合理、固定可 靠、使用安全的直流电机设备成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根据负载情况实现输出扭矩有效调节、结构合理、固定可靠、使用安全的直流电机设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直流电机设备,包括直流电机,所述直流电机上连接一个控制器,所述直流电机包括绕组引出线和传感线路板引出线,所述绕组引出线和传感线路板引出线焊接在所述控制器上的线路板上,所述控制器一端还设置有电源引出线,所述电源引出线的另一端焊接在所述控制器的线路板上;所述直流电机包括转子和定子,定子上设有两对磁极;所述转子的铁芯上绕有电枢绕组,该电枢绕组通过所述绕组引出线与所述控制器上的线路板相连接,磁极是永磁体和励磁绕组构成的复合磁极;所述转子包括有铁心、线圈、以及固定所述铁心和所述线圈的压板,其中所述铁心由冲片叠压组成,所述铁心对应压板边缘位置的冲片向压板一侧弯折按压在所述压板上。进一步地,所述弯折冲片为两组,分别位于压板的两侧。进一步地,每组弯折冲片上有两弯折条,对称布置在压板的两端。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的传热底板紧贴在所述无刷直流电机的右端,且所述传热底板与所述无刷直流电机之间设有硅胶层。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包括多片线路板,所述多块线路板垂直于所述传热底板放置,其间用接插件连接在一起。进一步地,所述的复合磁极是永磁体磁场与励绕组磁场相叠加的复合磁极。进一步地,所述复合磁极的磁极本体中设有永磁体插入腔,永磁体安装于该插入腔中,磁体本体外设有励磁绕组。进一步地,磁体本体由若干硅钢片叠合而成,磁极本体两端设有磁极盖板,固定件将两磁极盖板和磁极本体连接成一体。进一步地,所述磁极本体中设有楔铁插入腔,紧固件通过楔铁将磁极固定电机壳体中。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直流电机设备,有机地将直流电机与控制器结合在一起,具有与现有直流电机等同的外形及引出线结构,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其复合磁极的磁极本体中设有永磁体插入腔,永磁体安装于该插入腔中,磁极本体外设有励磁绕组。采用上述结构,可使永磁体在磁极中定位可靠,保证复合磁极永磁体的磁场与励磁绕组磁场有效叠加,便于制造和安装。在本技术中,磁极本体由若干硅钢片叠合而成,磁极本体两端设有磁极盖板,固定件将两磁极盖板和磁极本体连接成一体。采用上述结构,永磁体在磁极中定位更可靠,复合磁极结构合理,制造方便。在本技术中,所述磁极本体中设有楔铁插入腔,紧固件通过楔铁将磁极固定电机壳体中。采用上述结构,磁极本体固定可靠。并且其铁心对应压板边缘位置的冲片向压板一侧冲压出弯折条,弯折条直接按压在所述压板上,由于弯折条与冲片是一体成型结构,有效防止了现有电机运行振动中产生的螺丝松动、脱落现象,避免了由此引发的各种创伤性损坏(线圈对地击穿、绝缘破损、匝间短路等),铁心与线圈固定更可靠,使用更安全;避免了脱落零部件对电枢的损坏,提高了使用安全性;在加工过程中,能减少在铁心上加工螺孔的工序,节约螺钉的采购,大大节约了生产加工的成本和 费用,提高了电机的性价比。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直流电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所示的直流电机设备中的直流电机纵向剖视图;图3为图2所示的直流电机的转子的线圈与铁心的固定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其作为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通过实施例来说明本技术的原理,本技术的其他方面,特征及其优点通过该详细说明将会变得一目了然。如图I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直流电机设备,包括直流电机1,所述直流电机上连接一个控制器2,所述直流电机I包括绕组引出线5和传感线路板引出线6,所述绕组引出线5和传感线路板引出线6焊接在所述控制器2上的线路板7上,所述控制器2 —端还设置有电源引出线8,所述电源引出线8的另一端焊接在所述控制器2的线路板7上;如图2所示,所示直流电机I包括转子14和定子(直流电机外壳),定子上设有两对磁极15 ;所述转子14的铁芯12上绕有电枢绕组16,该电枢绕组16通过所述绕组引出线5与所述控制器2上的线路板7相连接,磁极是永磁体17和励磁绕组18构成的复合磁极;所述转子14包括有铁心12、线圈10、以及固定所述铁心12和所述线圈10的压板11,其中所述铁心12由冲片叠压组成,所述铁心12对应压板11边缘位置的冲片向压板一侧弯折按压在所述压板11上。所述弯折冲片为两组,分别位于压板11的两侧。并且每组弯折冲片上有两弯折条13,对称布置在压板11的两端。由此可以更佳地紧固铁心和线圈。所述控制器2的传热底板3紧贴在所述无刷直流电机I的右端,且所述传热底板3与所述无刷直流电机I之间设有硅胶层4。通过在所述传热底板3与所述无刷直流电机I之间设有硅胶层4用于绝缘以保护装置的安全。所述控制器2包括多片线路板7,所述多块线路板7垂直于所述传热底板3放置,其间用接插件9连接在一起。该多片线路板7可轴向层迭设置,也可垂直于传热底板3放置,多片线路板7之间用接插件9连接在一起,其间还可以通过绝缘塑料连接在一起,以减轻装置的重量。该复合磁极是永磁体磁场与励磁绕组磁场相叠加的复合磁极。复合磁极的磁极本体中设有永磁体6插入腔,永磁体6安装于该插入腔中,磁极本体外设有励磁绕组5。磁极本体由若干硅钢片叠合而成,磁极本体两端设有磁极盖板,固定件将两磁极盖板和磁极本体连接成一体。磁极本体中设有楔铁插入腔,紧固件通过楔铁将磁极固定电机壳体中。其磁极采用永磁体和励磁绕组构成的复合磁极,控制复合磁极的磁通O可使现电机输出不同转矩。使本技术的直流电机设备可根据负载情况实现输出扭矩有效调 节。在正常工作时,由永磁体提供磁场,电机的转速平稳。当负载较大时,通过控制器使励磁绕组获电,气隙磁密瞬间加强,达到电机转速显著下降,扭矩大幅度增大的目的,电机立即进入大扭矩低转速运行,此时电机电流下降,运转变得平稳,从而提高了电机抗过载能力,大大降低了电机烧毁的危险,延长了寿命,降低耗电,提高电动车的续行路程。由于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直流电机设备,有机地将直流电机与控制器结合在一起,具有与现有直流电机等同的外形及引出线结构,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其复合磁极的磁极本体中设有永磁体插入腔,永磁体安装于该插入腔中,磁极本体外设有励磁绕组。采用上述结构,可使永磁体在磁极中定位可靠,保证复合磁极永磁体的磁场与励磁绕组磁场有效叠力口,便于制造和安装。在本技术中,磁极本体由若干硅钢片叠合而成,磁极本体两端设有磁极盖板,固定件将两磁极盖板和磁极本体连接成一体。采用上述结构,永磁体在磁极中定位更可靠,复合磁极结构合理,制造方便。在本技术中,所述磁极本体中设有楔铁插入腔,紧固件通过楔铁将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流电机设备,包括直流电机,所述直流电机上连接一个控制器,所述直流电机包括绕组引出线和传感线路板引出线,所述绕组引出线和传感线路板引出线焊接在所述控制器上的线路板上,所述控制器一端还设置有电源引出线,所述电源引出线的另一端焊接在所述控制器的线路板上; 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电机包括转子和定子,定子上设有两对磁极;所述转子的铁芯上绕有电枢绕组,该电枢绕组通过所述绕组引出线与所述控制器上的线路板相连接,磁极是永磁体和励磁绕组构成的复合磁极; 所述转子包括有铁心、线圈、以及固定所述铁心和所述线圈的压板,其中所述铁心由冲片叠压组成,所述铁心对应压板边缘位置的冲片向压板一侧弯折按压在所述压板上。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直流电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冲片为两组,分别位于压板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直流电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每组弯折冲片上有两弯折条,对称布置在压板的两端。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和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祺金泰电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