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产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65365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5 0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产品,包括平面透明衬底、透明导电层、发电层、背电极层、银浆栅格、保护层和背板层;所述透明导电层镀在平面透明衬底上;所述透明导电层上刻有第一绝缘槽;所述发电层镀在刻有第一绝缘槽的透明导电层上;所述发电层上刻有第二绝缘槽;所述背电极层镀在刻有第二绝缘槽的发电层上;所述银浆栅格印刷在背电极层上;所述背电极层上还刻蚀有激光线槽;所述保护层封装在背电极层和银浆栅格上;所述背板层封装在保护层上;所述银浆栅格为母子线形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银浆栅格为母子线形状,这种结构有效提高了光伏建筑一体化产品的光线透过率,同时单个组件的银浆使用量更少,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产品
技术介绍
目前采用薄膜太阳能电池制备光伏建筑一体化产品,有一种方法是在背部透明导电层的基础上,通过丝网印刷技术,印刷出小方块形状的银浆栅格。这种印刷图案,只有在方块之间的缝隙处光线才能透过,导致用此方法制成的光伏建筑一体化产品的光线透过率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光线透过率高的光伏建筑一体化产品O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产品,包括平面透明衬底、透明导电层、发电层、背电极层、银浆栅格、保护层和背板层;所述透明导电层镀在平面透明衬底上;所述透明导电层上刻有第一绝缘槽;所述发电层镀在刻有第一绝缘槽的透明导电层上;所述发电层上刻有第二绝缘槽;所述背电极层镀在刻有第二绝缘槽的发电层上;所述银浆栅格为母子线形状,并印刷在背电极层上;所述背电极层上位于两个银浆栅格之间的位置刻蚀有激光线槽;所述保护层封装在背电极层和银浆栅格上;所述背板层封装在保护层上。所述银浆栅格通过丝网印刷技术印刷在背电极层上。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银浆栅格为母子线形状,这种结构有效提高了光伏建筑一体化产品的光线透过率,同时单个组件的银浆使用量更少,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母子银浆栅格的平面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号为平面透明衬底I、透明导电层2、第一绝缘槽21、发电层3、第二绝缘槽31、背电极层4、激光线槽41、银浆栅格5、保护层6、背板层7。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I)见图1,本实施例包括平面透明衬底I、透明导电层2、发电层3、背电极层4、银浆栅格5、保护层6和背板层7。透明导电层2镀在平面透明衬底I上。透明导电层2上刻有第一绝缘槽21。发电层3镀在刻有第一绝缘槽21的透明导电层2上。发电层3上刻有第二绝缘槽31。背电极层4镀在刻有第二绝缘槽31的发电层3上。见图2,银浆栅格5为母子线形状,并通过丝网印刷技术印刷在背电极层4上。背电极层4上位于两个银浆栅格5之间的位置刻蚀有激光线槽41。保护层6封装在背电极层4和银浆栅格5上。背板层7封装在保护层6上。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平面透明衬底(I)、透明导电层(2)、发电层(3)、背电极层(4)、银浆栅格(5)、保护层(6)和背板层(7);所述透明导电层(2)镀在平面透明衬底(I)上;所述透明导电层(2)上刻有第一绝缘槽(21);所述发电层(3)镀在刻有第一绝缘槽(21)的透明导电层(2)上;所述发电层(3)上刻有第二绝缘槽(31);所述背电极层(4)镀在刻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士磊周有良金琳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武进汉能光伏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