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管材连接的三通方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62941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4 2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管材连接的三通方接头,包括三通接头本体,所述三通接头本体设有三段用于连接所述管材的方接头,所述三通接头本体外侧沿三条长棱边包覆有延伸至三段方接头的整体式金属板。该用于管材连接的三通方接头具有结构简单、制做方便、连接强度高、承载能力和抗弯抗挠能力大大提升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管材组装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管材连接的三通方接头
技术介绍
现有三通接头大多是采用尼龙材料制作,这种材制的三通接头长期使用后容易产生老化,老化严重时将会造成相邻三段边框的脱离,如果将采用这种三通接头用于窗体防护网,将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同时,这种材料制作的三通接头耐高温能力差,被火烧烤就容易软化、熔化,了解这一缺陷的不法分子可以很轻松的对采用这种三通接头的防护网进行破坏,这种防护网的防盗能力很差;现有三通接头还有采用金属材料或是其它新型抗老化、耐高温材料制作的,这种三通接头虽然不易老化,且耐火性好,但是其韧性差,用作防护网的边框连接时,边框易松动,并且这种材料都是贵重材料,增加了三通接头和防护网的生产成本,不便广泛应用到产生当中。为了解决现有三通接头存在的上述问题,目前市面上出现了以尼龙三通接头为基础、在其中加入金属板的三通接头,这种三通接头不仅强度和安全性大大提高,而且成本适中,边框不易松动,已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这种三通接头由于金属板的设置方式比较简单,其强度和承载能力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做方便、连接强度高、承载能力和抗弯抗挠能力大大提升的用于管材连接的三通方接头。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管材连接的三通方接头,包括三通接头本体,所述三通接头本体设有三段用于连接所述管材的方接头,所述三通接头本体外侧沿三条长棱边包覆有延伸至三段方接头的整体式金属板。所述整体式金属板由一件基础板和两件折叠板构成,所述基础板和折叠板在各自的平面内均呈L形,两件折叠板分别沿三通接头本体外侧的两条长棱边相对于基础板弯折,两件折叠板沿三通接头本体外侧的另一条长棱边贴合。所述两件折叠板的贴合边设有齿状咬合部。所述整体式金属板所述整体式金属板由两件基础板和两件折叠板构成,所述两件基础板在各自的平面内均呈L形,两件基础板沿三通接头本体外侧的一条长棱边相对弯折,两件折叠板分别沿三通接头本体外侧的另两条长棱边相对于基础板弯折。所述两件折叠板在同一平面内以一对接缝对接。所述整体式金属板于三条棱边交合处开设有折弯避让工艺孔。所述整体式金属板外侧包覆有壳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管材连接的三通方接头,整体式金属板延伸至三段方接头处,并沿三通接头本体外侧三条长棱边包覆,使整体式金属板对三通方接头的加强效果倍增,大大提升了连接强度、承载能力和抗弯抗挠能力;同时,本专利技术的三通方接头结构简单,整体式金属板可采用冲压设备冲压成形,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本专利技术可进一步在整体式金属板上三条棱边交合处开设有折弯避让工艺孔,使冲压弯制成形更加方便,成形精度更高。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A — A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整体式金属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B —B剖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中整体式金属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号表不 I、三通接头本体;2、管材;3、整体式金属板;4、壳体;11、方接头;31、基础板;32、折叠板;33、折弯避让工艺孔;34、对接缝;35、齿状咬合部。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至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管材连接的三通方接头实施例,该三通接头包括三通接头本体I,三通接头本体I设有三段用于连接管材2的方接头11,各方接头11设有可供管材2插入的内孔,三通接头本体I外侧沿三条长棱边包覆有延伸至三段方接头11的整体式金属板3,安装时将管材2插入方接头11的内孔中,再通过紧固件将整体式金属板3、三通接头本体I和管材2连接紧固,本专利技术中整体式金属板3对三通方接头的加强效果倍增,大大提升了连接强度、承载能力和抗弯抗挠能力;同时,本专利技术的三通方接头结构简单,整体式金属板3可采用冲压设备冲压成形,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本实施例中,整体式金属板3由一件基础板31和两件折叠板32构成,基础板31和折叠板32在各自的平面内均呈L形,两件折叠板32分别沿三通接头本体I外侧的两条长棱边相对于基础板31弯折,两件折叠板32沿三通接头本体I外侧的另一条长棱边贴合。整体式金属板3于三条棱边交合处开设有折弯避让工艺孔33,可避免冲压时整体式金属板3三条棱边的交合角部相互挤压,使冲压弯制成形更加方便,成形精度更高;两件折叠板32的贴合边设有齿状咬合部35,通过齿状咬合部35咬合连接后,其连接强度更高。另外,由于本专利技术中的整体式金属板3沿三通接头本体I外侧的三条长棱边进行包覆,具备较好的外观视觉效果,因此,可以不再加设外壳,管材2可直接插入三通接头本体I的方接头11中,使其具有更长的插接深度,大大提高了连接强度和密封效果;同时,这种连接方式仅对管材的外形尺寸有限制,对管材的壁厚、内部尺寸都没有限制,因此,可适用于更多种类的管材连接;最后,在加工整体式金属板3时,可预先在整体式金属板3上批量加工紧固件安装孔,使紧固件的安装更加方便,并且可有效提高组装效率。对本实施例的整体式金属板3和现有技术中的组合式金属板作力学性能对比实验,两种金属板选用相同的金属材料,以相同大小、相同方向的力分别施加在两种金属板上(每平方毫米施加I牛),测得本实施例中整体式金属板3的最大位移量为O. 0001692mm,现有技术中的组合式金属板的最大位移量为O. 0025140mm,由此计算,本实施例的整体式金属板3的强度提高了 14. 9倍。图5至图8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用于管材连接的三通方接头实施例,本实施例与上一实施例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整体式金属板3的结构有所区别,本实施例中,整体式金属板3由两件基础板31和两件折叠板32构成,两件基础板31在各自的平面内均呈L形,两件基础板31沿三通接头本体I外侧的一条长棱边相对弯折,两件折叠板32分别沿三通接头本体I外侧的另两条长棱边相对于基础板31弯折,两件折叠板32在同一平面内以一对接缝34对接;另外,本实施例中整体式金属板3外侧包覆有壳体4,安装壳体4后,使三通方接头的外形更为统一、美观。对本实施例的整体式金属板3和现有技术中的组合式金属板作力学性能对比实验,两种金属板选用相同的金属材料,以相同大小、相同方向的力分别施加在两种金属板上(每平方毫米施加I牛),测得本实施例中整体式金属板3的最大位移量为O. 0011370mm,现 有技术中的组合式金属板的最大位移量为O. 0025140mm,由此计算,本实施例的整体式金属板3的强度提高了 2. 2倍。上述只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专利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专利技术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管材连接的三通方接头,包括三通接头本体(I),所述三通接头本体(I)设有三段用于连接所述管材(2 )的方接头(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接头本体(I)外侧沿三条长棱边包覆有延伸至三段方接头(11)的整体式金属板(3)。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管材连接的三通方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式金属板(3 )由一件基础板(31)和两件折叠板(32 )构成,所述基础板(31)和折叠板(32 )在各自的平面内均呈L形,两件折叠板(32)分别沿三通接头本体(I)外侧的两条长棱边相对于基础板(31)弯折,两件折叠板(32)沿三通接头本体(I)外侧的另一条长棱边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管材连接的三通方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件折叠板(32)的贴合边设有齿状咬合部(35)。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管材连接的三通方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式金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斌泉许又配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金为型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