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厚高压缩泥炭土层结构灌注桩钢筋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62865 阅读:3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4 2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厚高压缩泥炭土层结构灌注桩钢筋笼,包括圈筋、主筋、螺旋筋和耳筋,耳筋沿钢筋笼纵向每隔2m间距设置四个,耳筋与主筋焊接连接,它还包括架立钢筋、铁丝网、土工布和外包螺旋筋,沿钢筋笼纵向每两个耳筋中部竖直设有架立钢筋,外包螺旋筋、土工布和铁丝网从外到里依次包裹于钢筋笼外部;耳筋和架立钢筋一一对应间隔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施工,降低了浇筑混凝土的损耗量,节约了灌注桩的施工成本。(*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钢筋笼,具体的说是超厚高压缩泥炭土层结构灌注桩钢筋O
技术介绍
泥炭土层处的泥炭土的承载カ比较低,在泥炭土层中进行冲击成孔灌注桩时,在泥炭土层范围内的桩身有时出现混凝土保护层不够,甚至有时出现无混凝土保护层的现象。 另外,在泥炭土层中进行冲孔灌注桩施工时,由于泥炭土承载カ比较低,泥炭土层较厚,成孔极容易产生扩孔现象,浇注的混凝土量大大的超出了理论计算值,充盈系数比较大,造成混凝土的严重浪费。或由于泥炭土层在成孔过程中与附近的河道贯通,导致成孔的泥浆漏掉,也导致了浇筑的混凝土量大大的増加,充盈系数达到了 3,造成了混凝土的极大的浪费。为解决这ー问题,一般直接采用加长钢护筒,穿透整个泥炭层,当浇注混凝土后无法回收整个护筒,导致下沉护筒増加了工程造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g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超厚高压缩泥炭土层结构灌注桩钢筋笼,降低了浇筑混凝土的损耗量,节约了灌注桩的施工成本。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超厚高压缩泥炭土层结构灌注桩钢筋笼,包括圈筋、主筋、螺旋筋和耳筋,耳筋与主筋焊接连接,其特征在干它还包括架立钢筋、铁丝网、土工布和外包螺旋筋,沿钢筋笼纵向每两个耳筋中部竖直设有架立钢筋,外包螺旋筋、土工布和铁丝网从外到里依次包裹于钢筋笼外部。所述的超厚高压缩泥炭土层结构灌注桩钢筋笼,其特征在于所述耳筋和架立钢筋对应间隔设置。所述的超厚高压缩泥炭土层结构灌注桩钢筋笼,其特征在干耳筋沿钢筋笼纵向每隔2m间距设置四个。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施工,减小了灌注桩混凝土的充盈系数,避免了混凝土的浪费,节约了灌注桩的施工成本,加快了灌注桩施工速度,节约了灌注桩施工エ期,提高了腐蚀地区灌注桩混凝土防腐的能力。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ー步的详细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I的俯视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图2、图3所示一种超厚高压缩泥炭土层结构灌注桩钢筋笼,包括圈筋I、主筋2、螺旋筋3和耳筋4,耳筋4与主筋2焊接连接,它还包括架立钢筋5、铁丝网6、土工布7和外包螺旋筋8,沿钢筋笼纵向每两个耳筋4中部竖直设有架立钢筋5,外包螺旋筋8、土工布7和铁丝网6从外到里依次包裹于钢筋笼外部;耳筋4和架立钢筋5 —一对应间隔设置;耳筋4沿钢筋笼纵向每隔2m间距设置四个。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施 工,减小了灌注桩混凝土的充盈系数,避免了混凝土的浪费,节约了灌注桩的施工成本,加快了灌注桩施工速度,节约了灌注桩施工エ期,提高了腐蚀地区灌注桩混凝土防腐的能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厚高压缩泥炭土层结构灌注桩钢筋笼,包括圈筋、主筋、螺旋筋和耳筋,耳筋与主筋焊接连接,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架立钢筋、铁丝网、土工布和外包螺旋筋,沿钢筋笼纵向每两个耳筋中部竖直设有架立钢筋,外包螺旋筋、土工布和铁丝网从外到里依次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奇崔松明贺志平王磊廖鹏程张智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