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62267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4 2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梯,特别是一种具有现代家居生活中登高取物和便捷健身功能的多功能梯。包括2根前纵支撑杆、2根后纵支撑杆和2根横支撑杆,2根前纵支撑杆之间从下往上依次安装有踏板Ⅰ和踏板Ⅱ,2根横支撑杆通过前连接轴安装在2根前纵支撑杆外侧,2根横支撑杆之间固定安装有踏板Ⅲ,2根横支撑杆的横杆通过后连接轴安装在2根后纵支撑杆内侧,2根前纵支撑杆和2根后纵支撑杆下端之间分别铰接有2根弹簧伸缩杆;该多功能梯处于梯子状态时,横支撑杆的斜杆位于后纵支撑杆内侧并通过插销定位固定在后纵支撑杆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实现三步梯功能以及健腹功能,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紧凑,占用空间少,重量较轻,适合广大家庭备用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梯,特别是一种具有现代家居生活中登高取物、便捷健身、物品收纳等功能的多功能梯。
技术介绍
梯子是我们日常家庭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登高,比如更换灯管、高柜取放衣物,清洁打扫高处等,都需要使用到梯子,因此为了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基本上每个家庭中都会在家中准备梯子。而对于快节奏的现代都市生活,生活富裕了但户外运动时间却在减少,大多数人都存在超重和出现啤酒肚的现象。随着大家对健康越来越重视,很多家庭都会考虑购买一些方便适用的室内健身器材来进行体育锻炼,以提高生活质量。 由于房价的高企,现代的城市家庭一般住房面积都较为有限,如果要同时购买梯子和健身器材这两样东西,一则占用空间,再则会增加购买成本。因此,研制一个既可以实现梯子的功能又可以变身成为健身器材,同时还有一定物品收纳功能的产品,能够满足现代城市家庭日常生活的需求,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拥有三步梯以及健腹机的双重结构,能实现三步梯功能以及健腹功能,其结构简单紧凑,占用空间少的多功能梯,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进一步技术问题是使该多功能梯具有物品收纳的功能。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梯,包括2根前纵支撑杆、2根后纵支撑杆和2根横支撑杆,横支撑杆是由横杆和连接在横杆后端的斜杆构成,2根前纵支撑杆之间从下往上依次安装有踏板I和踏板II,踏板I和踏板II的两侧前端分别与2根前纵支撑杆铰接,踏板I和踏板II之间分别通过2块连接板连接,连接板底端铰接在踏板I侧面上,连接板顶端铰接在踏板II侧面上,踏板II两侧中部与2根前纵支撑杆顶端分别通过2块滑动连接板I连接,滑动连接板I上开有滑槽I,滑动连接板I底端通过位于滑槽I内的销轴I与踏板II铰接,滑动连接板I顶端通过套装在前连接轴上安装在2根前纵支撑杆顶端之间,2根横支撑杆通过前连接轴安装在2根前纵支撑杆外侧,2根前纵支撑杆顶端与2根横支撑杆的横杆前端铰接,2根横支撑杆的横杆之间固定安装有踏板III,2根横支撑杆的横杆通过后连接轴安装在2根后纵支撑杆内侧,2根后纵支撑杆顶端与2根横支撑杆的横杆后端铰接,2根前纵支撑杆和2根后纵支撑杆下端之间分别铰接有2根弹簧伸缩杆;该多功能梯处于梯子状态时,横支撑杆的斜杆位于后纵支撑杆内侧并通过插销定位固定在后纵支撑杆上。所述的2根后纵支撑杆之间通过2块滑动连接板II安装有物品收集槽,滑动连接板II上开有滑槽II,滑动连接板II底端通过位于滑槽II内的销轴II与物品收集槽侧面铰接,滑动连接板II顶端铰接在后纵支撑杆上,物品收集槽两侧后端分别铰接在2根后纵支撑杆上。所述的弹簧伸缩杆包括后端设置有圆凸台的实心杆、前端开有通孔的空心杆、弹簧和2个铰接座,实心杆后段穿过空心杆的通孔套装在空心杆内,实心杆前端和空心杆后端分别安装在2个铰接座上,弹簧安装在空心杆内位于实心杆圆凸台和与空心杆连接的铰接座之间,实心杆圆凸台的直径大于空心杆通孔的直径。所述的横支撑杆的横杆和斜杆之间形成的角度a为105 110°。所述的连接板中部开有凹槽,该多功能梯处于健腹机状态时,凹槽位于踏板II与前纵支撑杆的铰接处。 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本专利技术之多功能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I.本专利技术拥有梯子和健腹机的双重结构。本专利技术由固定杆系、活动杆系以及弹簧伸缩组件组成,通过合理设置各杆件的不同组合关系,巧妙实现三步梯和健腹机功能。本专利技术部件之间基本上是采用铰接的方式连接,通过简单的转动,就可以改变各部件间的相对位置,能够使本专利技术形成梯子状态或者健腹机状态,即可以用于高处取物,也可以用于健腹锻炼。2.本专利技术作为健腹机时,健身效果好。当本专利技术变换为健腹机状态时,通过横支撑杆的斜杆支撑,使作为坐垫的踏板III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相对于现有健腹机水平的坐垫结构,本专利技术更利用使用者向后施力,能够达到较好的健腹效果。3.本专利技术还具有物品收纳功能。本专利技术在后纵支撑杆上设置有物品收集槽,可用于收纳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小物品,如鞋子,方便实用。且该物品收集槽与后纵支撑杆也是采用铰接的方式连接,能够通过简单的调节改变位置,不会影响本专利技术在梯子和健腹机之间转变。另外,本专利技术设置有的前、后连接轴,可以在上面挂小勾用来挂东西,如雨伞。故本专利技术也可作为鞋伞置物架使用。4.本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紧凑,占用空间少,重量较轻,适合广大家庭备用。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之多功能梯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I 图3 :本专利技术之多功能梯结构示意图(处于梯子状态)。图I :立体图,图2 :主视图,图3 :右视图。图4 图6 :本专利技术之多功能梯结构示意图(处于健腹机状态)。图4 :立体图,图5 :主视图,图6 :右视图。图7 :本专利技术之处于健腹机状态的多功能梯受压后结构示意图。图8 :本专利技术之弹簧伸缩杆结构示意图。图中I-前纵支撑杆,2-踏板I,3-连接板,31-凹槽,4_踏板II,5_滑动连接板I,51-滑槽I,6-横支撑杆,61-横杆,62-斜杆,7-前连接轴,8-踏板III,9-插销,10 -后纵支撑杆,11-物品收集槽,12-滑动连接板II,121-滑槽II,13-弹簧伸缩杆,131-铰接座,132-实心杆,133-圆凸台,134-空心杆,135-弹簧,14-后连接轴。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一种多功能梯,能够变换为梯子状态或健腹机状态,该多功能梯包括2根前纵支撑杆1、2根后纵支撑杆10和2根横支撑杆6,横支撑杆是由横杆61和连接在横杆后端的斜杆62构成,横杆61和斜杆62之间形成的角度α为108°,2根前纵支撑杆之间从下往上依次安装有踏板I 2和踏板II 4,踏板I和踏板II的两侧前端分别与2根前纵支撑杆铰接,踏板I和踏板II之间分别通过2块连接板3连接,连接板3中部开有凹槽31,连接板底端铰接在踏板I侧面上,连接板顶端铰接在踏板II侧面上,踏板II两侧中部与2根前纵支撑杆顶端分别通过2块滑动连接板I 5连接,滑动连接板I上开有滑槽I 51,滑动连接板I底端通过位于滑槽I内的销轴I与踏板II铰接,销轴I可在滑槽I内上下滑动以带动踏板II转动改变其相对位置,滑动连接板I顶端通过套装在前连接轴7上安装在2根前纵支撑杆顶端之间,2根横支撑杆通过前连接轴安装在2根前纵支撑杆外侧,2根前纵支撑杆顶端与2根横支撑杆的横杆前端铰接,前纵支撑杆、横支撑杆和滑动连接板I可绕前连接轴7转动。2根横支撑杆的横杆61之间固定安装有踏板III8,2根横支撑杆的横杆通过后连接轴14安装在2根后纵支撑杆内侧,2根后纵支撑杆顶端与2根横支撑杆的横杆后端铰接,后纵支撑杆和横支撑杆可绕后连接轴14转动。2根前纵支撑杆和2根后纵支撑杆下端之间分别铰接有2根弹簧伸缩杆13。所述的弹簧伸缩杆包括后端设置有圆凸台133的实心杆132、前端开有通孔的空心杆134、弹簧135和2个铰接座131,实心杆后段穿过空心杆的通孔套 装在空心杆内,实心杆前端和空心杆后端分别安装在2个铰接座上,弹簧安装在空心杆内位于实心杆圆凸台和与空心杆连接的铰接座之间,实心杆圆凸台133的直径大于空心杆通孔的直径,以保证实心杆后段能在空心杆内来回移动而不脱出空心杆,如图8所示;弹簧伸缩杆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梯,其特征在于包括2根前纵支撑杆(1)、2根后纵支撑杆(10)和2根横支撑杆(6),横支撑杆是由横杆(61)和连接在横杆后端的斜杆(62)构成,2根前纵支撑杆之间从下往上依次安装有踏板I (2)和踏板II (4),踏板I和踏板II的两侧前端分别与2根前纵支撑杆铰接,踏板I和踏板II之间分别通过2块连接板(3)连接,连接板底端铰接在踏板I侧面上,连接板顶端铰接在踏板II侧面上,踏板II两侧中部与2根前纵支撑杆顶端分别通过2块滑动连接板I (5)连接,滑动连接板I上开有滑槽I (51),滑动连接板I底端通过位于滑槽I内的销轴I与踏板II铰接,滑动连接板I顶端通过套装在前连接轴(7)上安装在2根前纵支撑杆顶端之间,2根横支撑杆通过前连接轴(7)安装在2根前纵支撑杆外侧,2根前纵支撑杆顶端与2根横支撑杆的横杆前端铰接,2根横支撑杆的横杆(61)之间固定安装有踏板III (8),2根横支撑杆的横杆通过后连接轴(14)安装在2根后纵支撑杆内侧,2根后纵支撑杆顶端与2根横支撑杆的横杆后端铰接,2根前纵支撑杆和2根后纵支撑杆下端之间分别铰接有2根弹簧伸缩杆(13);该多功能梯处于梯子状态时,横支撑杆的斜杆(62)位于后纵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晓华王富春韦林龙佳庆张晓林邓益民韦华南梁云陈胜裕陈超山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