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框架组合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62090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4 2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框架组合模,由直角四边形的模板框架和面板组成,模板框架设有四个用于支撑的转角,转角上设有用于相邻模板框架连接的框架连接孔,四个转角分别对应与一纵向框边梁和一横向框边梁固定连接,模板框架内设有数个加强梁,纵向框边梁、一横向框边梁和数个加强梁共同形成对所述面板的支撑,所述转角与相应纵向框边梁和/或横向框边梁通过螺纹紧固件形成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数个加强梁相同,数个加强梁相互平行地分布在纵向框边梁和横向框边梁形成的框架结构中,加强梁与纵向框边梁通过螺纹紧固件形成可拆卸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便于运输和储存,可有效减少库房容量和运力,利于降低成本,且适用范围广、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模板,特别涉及一种由框架和模板组合形成的框架组合模
技术介绍
建筑模板是混凝土构筑物在浇筑前形成浇筑模腔的主要构件,模板通常还通过支撑件形成稳定支撑结构,以便在浇筑混凝土时,模板不产生移位模腔和不发生变形。特别是用于形成楼地板或梁的模腔时,模腔的底模板必然要由支撑柱或脚手架支撑。其模板通常采用直角四边形的框架结构的框架组合模,框架组合模是由一模板框架和覆盖在框架上的面板组成,由于框架内可设置多条纵横交错的加强肋板,因此,其面板可采用轻金属或塑料、木板、胶合板等非金属材料制作,以有效减轻模板重量,从而降低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由框架模板和支撑柱构成的支撑体系可形成早拆或非早拆体系,而由脚手架与模板形成的支撑体系则通常是非早拆体系。由框架模板和支撑柱构成的早拆体系是在支撑柱顶端设有 顶板,支撑柱上端设有早拆机构,框架模板的四角分别支撑在四个支撑柱的早拆机构的支撑结构上,框架模板顶端的四角设有与顶板形成互补的缺口,模腔的底模板由框架模板和支撑柱上的顶板拼接形成,在浇筑完成后的混凝土固化到一定强度后,通过早拆机构先拆除框架模板,利用支撑柱上的顶板继续支撑楼地板或梁,从而达到模板早拆实现快速周转的目的。由于这种支撑体系具有模板周转速度快的优点,从而可减少模板投入量,降低建筑施工成本,已成为发展的一种趋势。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1591973A,公开日期2009年12月2日,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一种用于楼板含梁、板和柱结构建筑的早拆模板体系”,其公开了这种早拆体系的结构,其早拆机构的支撑结构设有分布在四角的小支柱,相邻四个模板的通过模板设由的转角分别支撑在一个小支柱上,相邻模板通过转角上设有的连接孔由螺纹紧固件形成固定连接,不需在模板侧部的其余部位设置连接孔,减少了连接孔数量,从而减少了模板制造和搭建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制造和使用成本。当支撑柱上不设置早拆机构时,支撑结构固定连接在支撑柱上时,即可形成非早拆体系。当然,作为非早拆结构,其支撑柱上端也可不设置顶板,相应框架模板的四角不设置缺口,模腔底板直接由框架模板相互拼接形成。然而前述框架组合模和现有其他框架组合模的金属框架都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一起的,其所形成的框架为焊接的刚性结构,存在转运、存放占用空间大,造成运输和存放不方便和成本高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运输和存放成本低、使用方便的框架组合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框架组合模,由直角四边形的模板框架和面板组成,模板框架设有四个用于支撑的转角,转角上设有用于相邻模板框架连接的框架连接孔,四个转角分别对应与一纵向框边梁和一横向框边梁固定连接,四个转角与两纵向框边梁和两横向框边梁形成的框架结构内设有数个加强梁,纵向框边梁、一横向框边梁和数个加强梁共同形成对所述面板的支撑,所述转角与相应纵向框边梁和/或横向框边梁通过螺纹紧固件形成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数个加强梁相同,数个加强梁相互平行地分布在纵向框边梁和横向框边梁形成的框架结构中,加强梁与纵向框边梁通过螺纹紧固件形成可拆卸固定连接。采用前述技术方案的本专利技术,由于组成模板框架的转角、纵向框边梁、横向框边梁和加强梁形成了可拆卸的组合结构,因此,在存储和转运前可将模板框架拆成转角、纵向框边梁、横向框边梁和加强梁散件,或者拆成纵向框边梁和横向框边梁的任一端与转角形成焊接或铆接的固定连接的组合部件以及强梁的散件,以及采用纵向框边梁和横向框边梁中任一件两端分别通过焊接或铆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两个转角,纵向框边梁和横向框边梁中另一件两端与转角通过螺纹紧固件形成可拆卸固定连接,以方便存储和运输,可有效节省存储和运输空间,減少库房容量和运力,从而降低存储和运输成本,且使用方便;当需要多种规格的模板时,只需预制多种长度规格的横向框边梁和加强梁即可组合成矩形或正方形的框架组合模,其现场适用性強。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转角呈整体结构,包括竖向设置的阴角方向朝向所述模板框架内部的上角铁和下角铁,上角铁和下角铁由水平设置的用于所述模板框架支撑的支撑板连接,上角铁的至少ー侧壁上设有框边梁连接孔,转角通过上角铁的框边梁连接孔与所述纵向框边梁或横向框边梁的角铁竖直边一端形成可拆卸固定连接;在上角铁的上端形成有一上端板,上端板由上角铁的外侧面向外延伸,上端板用干支撑纵向框边梁和横向框边梁的角铁水平边的相应端,纵向框边梁和横向框边梁的相邻端部形成平面互补结构;所述框架连接孔设在下角铁的两角铁边上。可确保组合模支撑和连接稳固、可靠。进ー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板与上端板之间还连有竖向筋板,竖向筋板外端部设有用于可对所述模板框架形成第二支撑的第二支撑面。进ー步提高组合模支撑的可靠性。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转角呈分体结构,包括整体结构的转角本体和补遗部件组成,转角本体由竖向设置的阴角朝向相反的上部角铁和下部角铁,下部角铁阴角朝向所述模板框架内部,上部角铁和下部角铁由水平设置的用于所述模板框架支撑的连接板连接,在上部角铁的两角铁边上水平伸出有支撑角铁,支撑角铁的水平边位于上部角铁的上端部,至少ー支撑角铁的竖直边上设有框边梁连接孔,转角通过支撑角铁的框边梁连接孔与所述纵向框边梁和/或横向框边梁的角铁竖直边一端形成可拆卸固定连接;两支撑角铁的水平边上平面分别用于支撑纵向框边梁和横向框边梁的角铁水平边一端;所述框架连接孔设在下部角铁的两角铁边上;所述补遗部件包括填补在上部角铁上端阴角部位的补遗块,补遗块上端面与上部角铁的上端面位于同一平面内,补遗块下端面上焊接固定有竖板,ネト遗块通过竖板与上部角铁由螺纹紧固件形成可拆卸固定连接,上部角铁上端面还与所述面板上端面位于同一平面内,面板的四角设有与上部角铁上端外部相适应的缺角。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框架组合模,在拆除补遗部件后可作为早拆模板使用,其适用范围广,组合模支撑和连接稳固、可靠。进ー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补遗块的下端面上还焊接固定有竖筋板,竖筋板还与所述竖板焊接固定,竖筋板外端部设有用于可对所述模板框架形成辅助支撑的辅助支撑面。进一步提高组合模支撑的可靠性。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纵向框边梁和横向框边梁均由板材弯折成断面形状和断面结构尺寸相同的结构,纵向框边梁和横向框边梁的主体呈不等边角铁状,纵向框边梁和横向框边梁的角铁竖直边长度大于水平边长度,纵向框边梁和两横向框边梁的角铁水平边上设有用于面板定位的上翻边,翻边高度与所述面板的厚度相等,纵向框边梁和横向框边梁通过其竖直边与转角连接,纵向框边梁和横向框边梁与转角连接的部位设有加强结构;所述加强梁由板材弯折形成,加强梁的主体结构呈槽钢状,加强梁的槽形呈水平方向设置,力口强梁两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上设有螺纹孔,螺纹孔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加强梁通过连接块的螺纹孔由螺栓与所述纵向框边梁连接。在确保组合模具有足够支撑强度的前提下,可减小板材厚度,减少资源消耗、降低模板组合和模板转场时装卸车的劳动强度,同时节省转场的运力,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使用成本;连接块可设置成一个或两个、三个,设置成一个时,在其上设置至少两个螺纹孔,设置成多个时,在每一个上设置一个螺纹孔,根据加强梁的结构尺寸大小确定,设置成两个或三个时,可进一步减轻模板框架重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框架组合摸,由直角四边形的模板框架和面板(I)组成,模板框架设有四个用干支撑的转角(2),转角(2)上设有用于相邻模板框架连接的框架连接孔(2a),四个转角(2)分别对应与ー纵向框边梁(3)和一横向框边梁(4)固定连接,四个转角(2)与两纵向框边梁(3)和两横向框边梁(4)形成的框架结构内设有数个加强梁(5),纵向框边梁(3)、横向框边梁(4)和数个加强梁(5)共同形成对所述面板(I)的支撑,其特征在干所述转角(2)与相应纵向框边梁(3)和/或横向框边梁(4)通过螺纹紧固件形成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数个加强梁(5)相同,数个加强梁(5)相互平行地分布在纵向框边梁(3)和横向框边梁(4)形成的框架结构中,加强梁(5)与纵向框边梁(3)通过螺纹紧固件形成可拆卸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框架组合模,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角(2)呈整体结构,包括竖向设置的阴角方向朝向所述模板框架内部的上角铁(21)和下角铁(22),上角铁(21)和下角铁(22)由水平设置的用于所述模板框架支撑的支撑板(23)连接,上角铁(21)的至少ー侧壁上设有框边梁连接孔(21a),转角(2)通过上角铁(21)的框边梁连接孔(21a)与所述纵向框边梁(3)或横向框边梁(4)的角铁竖直边一端形成可拆卸固定连接;在上角铁(21)的上端形成有一上端板(24),上端板(24)由上角铁(21)的外侧面向外延伸,上端板(24)用于支撑纵向框边梁(3)和横向框边梁(4)的角铁水平边的相应端,纵向框边梁(3)和横向框边梁(4)的相邻端部形成平面互补结构;所述框架连接孔(2a)设在下角铁(22)的两角铁边上;所述面板(I)呈完整的直角四边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组合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3)与上端板(24)之间还连接有竖向筋板(25),竖向筋板(25)外端部设有用于可对所述模板框架形成第二支撑的第二支撑面(25a)。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框架组合模,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角(2)呈分体结构,由整体结构的转角本体和补遗部件组成,转角本体由竖向设置的阴角朝向相反的上部角铁(26)和下部角铁(27),下部角铁(27)阴角朝向所述模板框架内部,上部角铁(26)和下部角铁(27)由水平设置的用于所述模板框架支撑的连接板(28)连接,在上部角铁(26)的两角铁边上水平伸出有支撑角铁(29),支撑角铁(29)的水平边位于上部角铁(26)的上端部,至少ー支撑角铁(29)的竖直边上设有框边梁连接孔(29a),转角(2)通过支撑角铁(29)的框边梁连接孔(29a)与所述纵向框边梁(3)和/或横向框边梁(4)的角铁竖直边一端形成可拆卸固定连接;两支撑角铁(29)的水平边上平面分别用于支撑纵向框边梁(3)和横向框边梁(4)的角铁水平边一端;所述框架连接孔(2a)设在下部角铁(27)的两角铁边上;所述补遗部件包括填补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健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普瑞玛模板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