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鲁波专利>正文

泡沫混凝土自保温模壳墙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62018 阅读:3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4 20:50
泡沫混凝土自保温模壳墙体是由墙体模壳砌块、承重柱、承重梁构成,墙体模壳砌块间由聚氨酯发泡胶砌筑,纵向设立承重柱模具,承重柱模具中的钢筋筋骨与承重梁的钢筋筋骨连接焊固,在承重柱和承重梁中浇筑高性能混凝土,在墙体模壳砌块网格形态的内部结构空隙内的其余孔道里浇筑保温泡沫混凝土构成墙体。具有体轻、保温、隔热、隔音、承重、抗震等性能,利用废旧苯版颗粒、粉煤灰、矿粉、等降低成本,节约能源、消除环境污染。保温墙体建造成本低、使用寿命长久,体轻,减少承重梁、柱的截面,满足节能65%及更高的对墙体材料物理性能要求,提高建设速度,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与现有节能建筑保温施工工法容易对接,施工方法的改革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节能领域,尤其是泡沫混凝土自保温模壳墙体
技术介绍
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节能建筑,降低建筑能耗,要求建筑节能达到50% 65%标准。目前,我国在节能建筑的方法大多采用粘土砖砌筑墙体,外粘苯板、挤塑板、岩棉等外保温材料,或采取框架结构砌筑空心砖、加气混凝土砌块,外粘保温板建造的方法。此种建造方法在材料选择上存在着诸多缺点,生产烧结能耗高、二次能源利用率低,外挂苯板、岩棉等保温材料存在着防火、施工难度大等问题,保温隔热、隔音均达不到现行节能标准。最根本的是选用现有的材料进行节能建筑,依然依附于传统的建造方法,致使新型高效节能保 温材料的推广、应用受到阻碍。因此研究一次成型框架结构与墙体自保温结构的建造方法,充分利用新型高效节能保温墙体材料,达到65%,甚至更高的节能标准。形成具有安全防火、承重、抗震、隔音、保温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绿色住宅建筑体系。并为新型的节能墙体材料在研发、推广、应用提供广阔的发展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传统砌块建造方法存在的诸多缺点和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泡沫混凝土自保温模壳墙体。使用模壳砌块砌筑,具备承重、抗震、保温、防火、隔音等多功能为一体的节能建筑墙体建筑施工简便、快捷、施工工期短、劳动强度低的特点。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由墙体模壳砌块、承重柱、承重梁组成,墙体模壳砌块由两块相同模壳基板组成,两块模壳基板上的梯形凸台相对粘合,墙体模壳砌块间由聚氨酯发泡胶砌筑,根据设计距离在网格形态的内部结构空隙间纵向设立承重柱模具,承重柱模具中的钢筋筋骨与承重梁的钢筋筋骨连接焊固,在承重柱和承重梁中浇筑高性能混凝土,在墙体模壳砌块网格形态的内部结构空隙内的其余孔道里浇筑保温泡沫混凝土或高性能混凝土构成墙体,墙体模壳砌块由两块相同的模壳基板相对粘接成型,以其中一块为例,构成模壳基板的物料和组分是由水泥300kg/m3 400kg/ m3,轻骨料如EPS颗粒15kg/ m3 20kg/ m3,胶粉界面剂 2kg/ m3 5kg/ m3,水 85kg/ m3 IlOkg/ m3,聚羧酸盐高效减水剂按水泥重量的0. 5% 1%添加,PP纤维等适量,按组成配方将胶粉界面剂3kg与85kg水、IOOkg水泥混合成水泥浆料,倒入EPS颗粒进行搅拌,形成具有水泥外壳的EPS颗粒,再倒入水泥200kg,聚羧酸盐高效减水剂I. 5kg,适量的PP纤维混合均匀,倒入模具内,经养护成型,模壳基板一面为平面,另面模壳基板上均布有梯形凸台,模壳基板和梯形凸台一次成型,两块模壳基板有梯形凸台的一面梯形凸台相对,由聚氨酯发泡胶粘合构成墙体模壳砌块,墙体模壳砌块梯形凸台间有六边形空隙,墙体模壳砌块与墙体模壳砌块间由聚氨酯发泡胶胶粘合砌筑成墙体,承重柱模具为空心钢管,墙体模壳砌块梯形凸台间的六边形空隙中设立承重柱模具,钢筋绑扎筋骨垂直下入承重柱模具空心中,墙体上方横向设立承重梁模具,承重梁模具中放入钢筋筋骨,承重柱模具中的钢筋筋骨两端与上下承重梁模具中的钢筋筋骨连接焊固,在承重柱模具管内和承重梁模具中浇筑大流动高性能钢筋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由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矿渣粉、硅灰、水、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砂石配制的大流动度、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在墙体模壳砌块中的其他空隙浇注保温泡沫混凝土,保温泡沫混凝土由水泥、粉煤灰、轻集料、泡沫剂、外加剂等按导热系数、干密度、抗压强度等技术要求,配制不同等级的保温泡沫混凝土。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具有体轻、保温、隔热、隔音、承重、抗震等多种性能,形成了独具特色建筑体系,生产中利用废旧苯版颗粒、粉煤灰、矿粉、等废弃物具有降低成本,改善产品性能,节约能源、消除环境污染。保温墙体建造成本低、使用寿命长久,体轻,减少承重梁、柱的截面,满足节能65%及更高的对墙体材料物理性能要求,提高建设速度,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与现有节能建筑保温施工工法容易对接,对传统的节能建筑设计、施工方法的改革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附图说明 附图对说明书进一步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结构主视 图2.为本专利技术墙体模壳砌块结构主视 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2的A-A剖视俯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是由墙体模壳砌块、承重柱、承重梁构成,墙体模壳砌块I由两块相同模壳基板组成,两块模壳基板的梯形凸台相对粘合,墙体模壳砌块I间由聚氨酯发泡胶7砌筑,根据设计距离在墙体模壳砌块I网格形态的内部结构空隙间纵向设立承重柱模具4,承重柱模具4中的钢筋筋骨3与承重梁5的钢筋筋骨连接焊固,在承重柱和承重梁中浇筑高性能混凝土,在墙体模壳砌块网格形态的内部结构空隙内的其余孔道里浇筑保温泡沫混凝土或高性能混凝土构成墙体,参照图I、图2、图3,墙体模壳砌块I由两块相同的模壳基板相对粘接成型,以其中一块为例,构成模壳基板的物料和组分是由水泥300kg/m3 400kg/m3,轻骨料如EPS颗粒15kg/ m3 20kg/ m3,胶粉界面剂2kg/ m3 5kg/ m3,水85kg/ m3 IlOkg/ m3,聚羧酸盐高效减水剂按水泥重量的0. 5% 1%添加,PP纤维等适量,按组成配方将胶粉界面剂3kg与85kg水、IOOkg水泥混合成水泥浆料,倒入EPS颗粒进行搅拌,形成具有水泥外壳的EPS颗粒,再倒入水泥200kg,聚羧酸盐高效减水剂I. 5kg,适量的PP纤维混合均匀,倒入模具内,经养护成型,模壳基板I 一面为平面,另面模壳基板I上均布有梯形凸台2,模壳基板I和梯形凸台2 —次成型,两块模壳基板有梯形凸台2的一面梯形凸台2相对,由聚氨酯发泡胶6粘合构成墙体模壳砌块,墙体模壳砌块梯形凸台2间有六边形空隙8,墙体模壳砌块与墙体模壳砌块间由聚氨酯发泡胶胶7粘合砌筑成墙体,承重柱模具4为空心钢管,墙体模壳砌块梯形凸台2间的六边形空隙8中设立承重柱模具4,钢筋绑扎筋骨3垂直下入承重柱模具4空心中,墙体上方横向设立承重梁5模具,承重梁5模具中放入钢筋筋骨,承重柱模具4中的钢筋筋骨3两端与上下承重梁5模具中的钢筋筋骨连接焊固,在承重柱模具4管内和承重梁模具中浇筑大流动高性能钢筋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由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矿渣粉、硅灰、水、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砂石配制的大流动度、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在墙体模壳砌块I中的其他空隙8浇注保温泡沫混凝土,保温泡沫混凝土由水泥、粉煤灰、轻集料、泡沫剂、外加剂等按导热系数、干密度、抗压强度等技术要求,配制不同等级的保温泡沫混凝土。如果采用市售的岩棉夹心保温板、酚醛夹心保温板、挤塑板夹心保温板、稻壳夹心保温板等具有特征的保温材料生产墙体模壳砌块1,将已有成品经工厂化处理,预留连接固定孔、制作双面合模对接保温柱体、孔道连接套、固定螺栓、连接板等附属件,经组装制成形 成具有网格形态的内部结构的墙体模壳砌块1,也可实现保温模壳砌筑墙体的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泡沫混凝土自保温模壳墙体是由墙体模壳砌块、承重柱、承重梁构成,其特征在于,墙体模壳砌块由两块相同模壳基板组成,两块模壳基板的梯形凸台相对粘合,墙体模壳砌块间由聚氨酯发泡胶砌筑,根据设计距离在网格形态的内部结构空隙间纵向设立承重柱模具,承重柱模具中的钢筋筋骨与承重梁的钢筋筋骨连接焊固,在承重柱和承重梁中浇筑高性能混凝土,在墙体模壳砌块网格形态的内部结构空隙内的其余孔道里浇筑保温泡沫混凝土或高性能混凝土构成墙体。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泡沫混凝土自保温模壳墙体,其特征是,墙体模壳砌块由两块相同的模壳基板相对粘接成型,构成模壳基板的物料和组分是由水泥300kg/m3 400kg/m3,轻骨料如EPS颗粒15kg/ m3 20kg/ m3,胶粉界面剂2kg/ m3 5kg/ m3,水85kg/ m3 IlOkg/ m3,聚羧酸盐高效减水剂按水泥重量的0. 5% 1%添加,PP纤维等适量,按组成配方将胶粉界面剂3kg与85kg水、IOOkg水泥混合成水泥浆料,倒入EPS颗粒进行搅拌,形成具有水泥外壳的EPS颗粒,再倒入水泥200kg,聚羧酸盐高效减水剂I. 5kg,适量的PP纤维混合均匀,倒入模具内,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鲁波赵啸宇白光
申请(专利权)人:赵鲁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