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殖螺旋藻大棚的移动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59092 阅读:2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4 00:16
一种养殖螺旋藻大棚的移动密封结构,包括拱形顶部、二侧面和正面部分,其特征在于:拱形顶部前后两面下部通过两侧的支杆和移动杆连接成矩形的双层结构,支杆和移动杆之间挂有固定的纱窗布,移动杆上卷绕可以上下移动的高透光性的塑料布;在矩形的双层结构下方正面开有进出口门;大棚的拱型顶部、二侧面和正面采用高透光性的塑料布密封覆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密闭与通风的矛盾,既能够使大棚密闭,以保持适宜的相对恒定温度条件,减少了蚊蝇等昆虫的进入,防止雨雪等外界不良气候影响;又能够通风进行充分的气体交换,以提供螺旋藻生长需要充足的碳源溶解到培养液,适用于多种形式养殖螺旋藻。(*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大棚的移动密封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养殖螺旋藻大棚的移动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大棚养殖螺旋藻已经成为目前先进的螺旋藻培养方式,开放式养殖螺旋藻占据主要的养殖模式,投入低,经济效益显著。但是由于露天养殖,不能控制蚊蝇等昆虫的进入,产品的质量不能完全保证;气候变化包括雨水的进入,使养殖的时期受限制,产量不高。大棚养殖往往出现三大矛盾,其一是大棚中需要保持适宜的相对恒定温度条件,高温引起水分的蒸发到顶棚,形成大量水滴在顶棚凝集,导致遮光效益及水滴携带原生动物进入养殖池。其二是培养过程中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产生,高温、高湿的条件容易吸引蚊蝇等昆虫在大棚生长与发育,影响产品的形象及食用安全问题,需要密封而与生产过程中需要充分的气体 交换形成明显的矛盾;其三是不同时期需要高温强光,而生产过程中需要连续气体交换,以提供螺旋藻生长需要充足的碳源溶解到培养液,带走培养液中的氧气,形成明显的矛盾,而适宜的温度的获得往往需要相对封闭的环境,必然引起遮光效应的发生。总之,养殖大棚存在着通风与密封的协调问题。公开号为CN1786146,名称为“一种密闭式螺旋藻养殖装置”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密闭式螺旋藻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养殖螺旋藻大棚的移动密封结构,包括拱形顶部、二侧面和正面部分,其特征在于拱形顶部前后两面下部通过两侧的支杆和移动杆连接成矩形的双层结构,支杆和移动杆之间挂有固定的纱窗布,移动杆上卷绕可以上下移动的高透光性的塑料布;在矩形的双层结构下方正面开有进出口门;大棚的拱型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青山骆其君马斌严小军谭应宏彭友邻殷丽川屈桂华
申请(专利权)人:丽江程海保尔生物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