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梯智能化技术,具体是一种智慧电梯救援监示及炫动传媒平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电梯在使用过程中维保工作模式落后、安全事故应急救援能能力差、缺少电梯公共媒体信息动态发布功能、以及电梯监管模式落后的问题。智慧电梯救援监示及炫动传媒平台包括电梯、电梯物联智能传媒装置、智能维保云终端、智能电梯系统、无线通信网络、数据中心、以及PC登录管理系统;其中,电梯物联智能传媒装置安装于电梯轿厢内;电梯物联智能传媒装置、智能维保云终端、智能电梯系统均连接无线通信网络;数据中心连接电梯物联智能传媒装置;PC登录管理系统连接智能电梯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基于全新的技术架构,适用于各类电梯。(*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梯智能化技术,具体是一种智慧电梯救援监示及炫动传媒平台。
技术介绍
传统的电梯办理注册使用流程为首先,电梯使用单位采购具有设计、生产许可证的正规厂家的电梯,并向监督检验部门申请安装监督检验。检验验收合格后,由当地特检所发放检验合格证。根据《电梯使用管理与日常维护保养规则》,电梯使用单位还要雇佣有资质的维修保养单位按照相关国家或地方准则对所使用的电梯进行常规维修保养。按照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特种设备每年必须由特检部门进行年检,检验合格证在每次检验合格后进行更新更换,同时特种设备更换使用单位或是更换使用场地、保费保修都要向监督检验部门提交相关资料、办理手续。·电梯进行常规维修保养时,由拥有国家颁发的资格证的从业人员现场进行。每次维保工作结束后,要将其所进行的操作记录填写在纸质印刷的维保记录登记表上,最后由电梯使用单位负责人签字确认。此种工作模式下,监管部门不能及时准确地了解某一台电梯的某一次维保记录,电梯管理中的数据成为了静态存储,存在着查询难、更新难、存储难等多种问题。另外,实际上多数维保单位并没有按期进行维保,或是没有将每次维保记录即时填写在登记表上,而是在监管部门查验之前一次性将维保记录随便填写,促使维保记录失去了其真实性。更有甚者,模仿电梯使用单位负责人的签字以应付相关部门的监察,屏蔽了使用单位的监督权。有些情节严重的电梯使用单位和维保单位不按照特种设备维修保养的规定将在用电梯按期报检,延期、甚至拒绝检验机构进行定期检验,致使设备带病运行和安全隐患严重。不论是监管部门、使用单位或是维保单位,对电梯的管理都还停留在较落后的方法上,相关部门的管理理念也比较传统,不能充分认识电梯管理的急迫性和必要性,导致在传统的电梯管理中没有将监管部门的促进引导作用体现出来,使用单位、维保单位的作用完全没有体现,在电梯的维保管理中各自的责任划分不是非常明确,电梯用户是电梯的直接用户却无法了解自身所使用电梯的安全运行状况,不能直接参与电梯的管理工作也不能行使自身的知情权。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还规定电梯使用单位和维保单位必须设立电梯安全应急响应机制,并组建现场救援队伍,电梯管理人员也必须经过特检所的培训获得相关职业证书才能上岗。然而实际的电梯使用过程中,电梯使用单位没有应急救援预案、电梯管理人员没有参加培训或获得资质的现象普遍存在,有些情节严重的使用单位或维保单位甚至根本没有现场救援队伍和应急救援能力。这些问题导致了实际生活中使用的电梯应急救援能力远远没有达到要求,当有事故发生时不仅不能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且大大增加了经济损失。电梯安全事故应急救援能能力亟待提高,加大电梯安全运行保证和事故预警能力成了电梯用户的迫切需求。实际生活中使用的电梯,其使用环境往往被各种广告占据。粘贴在轿厢内的各类广告信息很容易模糊用户的焦点,本应在乘坐电梯时首先让乘客了解电梯本身运行、检验状态、乘坐公告等信息,但是各类广告随意粘贴在轿厢的明显位置,使得轿厢内部非常不美观,有些广告牌甚至非常容易掉落砸伤用户。因此导致电梯的媒体信息管理不规范。综合上述分析,目前电梯在使用过程中主要存在四大问题其一,电梯维保工作模式普遍落后,导致电梯维保管理水平较低。其二,电梯安全事故应急救援能能力较差。其三,缺少电梯公共媒体信息动态发布功能,导致电梯的媒体信息管理不规范。其四,电梯监管模式落后,导致电梯监管力度不够。基于此,有必要专利技术一种全新的应用于电梯的智能系统,以解决现有电梯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电梯在使用过程中维保工作模式落后、安全事故应急救援能能力差、缺少电梯公共媒体信息动态发布功能、以及电梯监管模式落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智慧电梯救援监示及炫动传媒平台。 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智慧电梯救援监示及炫动传媒平台,包括电梯、电梯物联智能传媒装置、智能维保云终端、智能电梯系统、无线通信网络、数据中心、以及PC登录管理系统;其中,电梯物联智能传媒装置安装于电梯轿厢内;电梯物联智能传媒装置、智能维保云终端、智能电梯系统均连接无线通信网络;数据中心连接电梯物联智能传媒装置;PC登录管理系统连接智能电梯系统。所述电梯物联智能传媒装置、智能电梯系统、数据中心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实现的结构,可以有多种结构变形。所述智能维保云终端、PC登录管理系统为现有公知结构。工作时,PC登录管理系统分别安装于电梯使用单位、维保单位和监管部门。基于电梯物联智能传媒装置、智能维保云终端、智能电梯系统、无线通信网络、数据中心、PC登录管理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本技术所述的智慧电梯救援监示及炫动传媒平台实现了电梯智能信息化监管、电梯智能维保、电梯安全事故智能应急救援、电梯公共信息互动动态发布四大功能。具体实现过程如下一、电梯智能信息化监管电梯物联智能传媒装置安装于电梯轿厢内,其内部记录着电梯的所有自然属性(设备相关参数)的电子信息,还保存了电梯所涉及的设计、生产、安装、使用和维保单位的必然属性(如地址、联系人及方式、资质信息等电子信息),藉此为电梯建立了“电梯电子档案”。电梯物联智能传媒装置内还存储了电梯的使用单位电子档案表“使用单位登记表”。电梯物联智能传媒装置内的数据能够通过无线通信网络、智能电梯系统、PC登录管理系统实时传递给使用单位、维保单位和监管部门,由此在使用单位、维保单位和监管部门之间建立了实时交互的“三方信息”交流平台。通过该平台,使用单位能够随时查看自家电梯运行状态、维保状态,实现其知情权和监督权。通过该平台,维保单位能够查看自家维保的电梯的电子档案、维保记录,还能够管理与自家签定维保合同的维保人员的资质及维保业绩等。通过该平台,监管部门除了可以实时查看上述信息,还可以直接监管所有电梯的维保数据、运行状态和维保人员的相关资质,由此将传统的人力监管模式转变为智能信息化监管模式,提高了电梯监管力度。二、电梯智能维保电梯进行常规维修保养时,维保人员随身携带智能维保云终端。每次维保作业结束后,维保人员将常规维保数据(维保时间、维保人员、维保内容)记录在智能维保云终端,并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将维保数据上传至电梯物联智能传媒装置,最后由电梯使用单位负责人通过电梯物联智能传媒装置进行电子确认,由此,监管部门能够通过PC登录管理系统、智能电梯系统、无线通信网络及时准确地了解某一台电梯的某一次维保记录,加大了监管部门对电梯维保的监管力度,有利于落实维保责任,提高维保到位率。三、电梯安全事故智能应急救援电梯物联智能传媒装置对电梯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结合智能电梯系统,实现了对电梯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并排除电梯安全隐患,有效保障电梯运行安全。当电梯困人发生时,电梯物联智能传媒装置第一时间自 动监测到困人状态,同时通过数据中心、无线通信网络、智能电梯系统自动启动一系列紧急救援服务。同时,被困人员还可以通过电梯物联智能传媒装置实时发出求救,由此实现了电梯安全事故智能应急救援。四、电梯公共信息互动动态发布智能电梯系统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向电梯物联智能传媒装置进行电梯公共信息互动动态发布。电梯用户通过电梯物联智能传媒装置可以了解和查询电梯安全知识、电梯的运行状况、政策法规、紧急自救常识、天气预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慧电梯救援监示及炫动传媒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梯(I)、电梯物联智能传媒装置(2)、智能维保云终端(3)、智能电梯系统(4)、无线通信网络(5)、数据中心(6)、以及PC登录管理系统(7 );其中,电梯物联智能传媒装置(2 )安装于电梯(I)轿厢内;电梯物联智能传媒装置(2)、智能维保云终端(3)、智能电梯系统(4)均连接无线通信网络(5);数据中心(6)连接电梯物联智能传媒装置(2) ;PC登录管理系统(7)连接智能电梯系统(4)。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智慧电梯救援监示及炫动传媒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物联智能传媒装置(2)包括RFID自动识别模块、运行数据采集监控传感模块、数字媒体模块、以及通信模块;所述RFID自动识别模块包括RFID电梯电子登记证、RFID电梯检验合格证、维保人员资质卡、业主电子签名卡、以及读卡端;所述运行数据采集监控传感模块包括运行状态传感模块、环境参数传感模块、音视频采集模块、以及一键救援按钮;所述数字媒体模块包括媒体数字显示屏、以及信息互动终端;所述通信模块包括固定通信网络模块、移动通信网络模块、以及WiFi网络模块;所述数据中心(6)包括特种设备云计算中心、智能电梯数据中心、救援呼叫中心、实时监察中心、客户服务交流中心、地理信息中心、以及技术支持中心;其中,维保人员资质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红墙,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中特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